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流浪歌手创建北京“工人大学” 培养200余名学员

2015-04-15 10:13:11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
字号:

  这恐怕是北京市最简陋的一所“大学”了。

  这所被称为“工人大学”的学校,隐藏在繁华闹市数十公里外的平谷区张辛庄小学里。杂草和学生种的葱点缀着这十几亩的废弃校园,操场的水泥地上只有孤零零的一座篮球架。村里广播中的流行歌曲,常常不合时宜地飘进正在上课的教室。

  低矮屋子里坐着的19名同学,是学校的全部学生。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打工者。除了1名大专毕业生和4名高中生外,其余人只有初中和小学的学历。

  在为期6个月的时间里,这些“工人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电脑维修和软件使用等知识,还要学习包括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文化课程。截至目前,工人大学已培养200余名学员。

  “学校通过每天的课程、劳动、分享,让工友们看到更多可能性,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有尊严地活着。”工人大学的创办者孙恒告诉中国青年报社记者,“同时希望学员能把公益精神发扬光大。”

  他们看不到出路很痛苦,只有选择逃避

  村里的广播在6:50分准时响起。校园生活从此开始。半个小时的晨跑结束后,就是一天的课程。

  4月10日的第一堂课,由孙恒讲“社会资源”。黑板上写满矿、树林、水等各种物质资源。临近尾声,他转身写下两个大字:思想。

  “什么是思想?什么是精神?人和人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区别就在于思想。”孙恒缓缓地说,“现在是一个精神信仰缺失的时代,所以你要问问自己,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么?”

  不过,学员对此并无太多反应,有几个学员只是点点头。

  孙恒给学员提出的,是一个颇让人尴尬的问题。

  学者吕途对此深有感触。她访谈过上百名打工者,也在两家工厂体验过。她发现,孙恒提出的问题,不少打工者甚至都没有概念。打工者往往把大量的休息时间,用在游戏、煲电话粥上。

  “现代社会看起来好像给了新生代打工者更多的自由,但他们只有从这个工厂到那个工厂的自由,他们看不到出路很痛苦,可是人总得要过啊,于是就只有选择逃避痛苦。”吕途说,“不是大家不去想,而是社会不给他们机会。”她把自己访谈的内容,整理成了一本书,名字就叫《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吕途是孙恒的妻子,也是工人大学一名研究者。她把讲述打工者历史的课程带进教室,并鼓励大家写下打工过程中的感受。

  大小各异的纸片呈上来,几乎全是苦闷。

  “上学的时候教科书总是说,中国工人农民最光荣,步入社会的时候,社会现实总是说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是弱势群体。光荣的工人怎么会沦落到弱势群体?”一位同学写道。

  孙恒也有如此苦闷。1998年,23岁的孙恒辞去河南一所中学的音乐老师教职,带着吉他,卷上铺盖,坐着农民工专列到北京闯荡。

  他做过推销员,当过搬运工、送水工。当他鼓起勇气,到唱片公司推销自己的歌曲时,遭到嘲笑。后来,他就四处流浪,以唱歌为生。在行走中,这名“打工歌手”渐渐明白了现实的残酷。

  这正是孙恒创办工人大学的起点。他将中国庞大的打工者群体,称为“新工人”。他“希望搭建一个文化教育平台”,让新工人在平台上能清醒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大家对这个称呼特别喜欢,过去成为工人是一种梦想,加了一个新之后,带了过去美好的东西,又代表在新时代,要创造新的东西。”吕途说,“‘农民工’给人一种永世不得翻身的感觉。”

  2010年,富士康发生14连跳事件,对孙恒触动很大。他演讲时,总是喜欢在幻灯片里放上一张跳楼事件发生后,工厂在职工宿舍楼外加防跳网的照片。

  “问题发生后,人们总是从外部寻求补救措施,甚至求神拜佛,却没有人关心工人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孙恒语气中带着愤怒。

  为了让工人更好地了解自己,在设置课程时,孙恒有意增加了关于共和国历史和打工者历史的内容,还包括介绍团结经济工人合作社的课程。

  除此之外,工人大学的招生简章里,“师资力量”一栏已经列出了一串长长的名单,除了孙恒和吕途教授的课程外,中国乡村建设规划院院长李昌平,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刘忱,以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梁鸿在内的专家学者,也会偶尔来到这所看起来荒凉的校园。

  改变不利现实,首先需要工人自身意识到

  4月的一个早上,教室里有些昏暗,阳光还没有照进来。学员们已早早坐在教室,等候讲师的到来。

  这堂课的讲师,是北京大学一名志愿者。他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带进课堂,试图让这些工人明白什么是商品、货币、价值、可变资本。

  一系列复杂的概念让学生们不知所措。但当志愿者提问“老板会用什么方式让你们多干活”时,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

  “把工作时间定得很长”,“生产线上不让说话”,“把基本工资压得很低,让你不得不加班”……学生们开始分享自己的打工经历。

  志愿者很快在凸凹不平的黑板上画了一个图。“加班看似多给你工资,但是你还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所以工资等于没变。”他解释道。

  像这样的“启蒙课”还有很多。

  在工人大学毕业一年以后,黄林峰仍然能记得吕途在上课时讲过的亲身经历。

  那时她在一家台资工厂体验工作,劳务派遣公司的人从来没有做过自我介绍,“随便是谁都可以吆喝我们”。到了车间以后,“车间主任挑人的时候,感觉自己像是集市上的商品,让别人看看新鲜不新鲜,形状合适不合适”,“工具只要能用就可以,只需要知道品种,没有具体的名字”。

  “这是一个没有名字的世界。”吕途总结。

  黄林峰深受启发。“以前在工厂里边管理者总是不喊我的名字,我都习以为常了,现在吕途老师说了,这是对我故意的贬低。”他说。

  毕业回到深圳后,黄林峰再次成为流水线上的工人。

  这是一个他曾经无比厌恶的地方。“感觉自己不像个人,没有自己的思想,想和旁边的人说说话,都不允许”。除了机械的手部动作,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在心里唱歌给自己听。

  但现在,他不一样了。

  2014年年底,黄林峰希望辞去工厂工作回家休息一段时间。按照惯例,他首先需要车间主管开出辞工单,才可以办理后续手续。当时正值年底用人紧张之时,辞工单被主管扣着不发。

  “在工人大学那里我才知道,辞工单可以自己写。工厂说没有收到辞工单,我就用快递寄给他。”他回忆道。

  于是,他就越过车间主管,自己写好辞职单并用快递发给公司有关部门,顺利辞职。

  车间主管很生气,“都像你这样工厂还怎么开”?但黄林峰想着要把这个点子告诉更多工友。

  “现在的打工者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家乡已经很难回去,待在城市里又必须不断地打工,很痛苦。”站在工人大学破败的教室外面,孙恒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是一个不利的现实,但改变它首先需要工人自身意识到,如果自身都不觉得有问题,就只能一直忍受下去。”

  行动才是最有力的武器

  上午将近3个小时的讲授后,孙恒决定做一场测试,“看看大家会不会发现问题,并利用手头的资源解决问题”。

  19个人的班级被分为两个小组,要求找出校园内存在的一个问题,并解决它。

  其中一组把目光锁定在厨房门前的泔水桶和满地的垃圾上,他们找来铁锨和扫帚,开始清扫。另一组的同学则着手整理杂乱不堪的图书室。

  “你们做的这些都是非常微不足道的小事儿,但是要记住,行动才是最有效的武器。”一个小时的测试结束,孙恒总结道,“我们现在只是改变一个小的世界,但大的世界不就是无数个小的环境组成的吗?”

  在工人大学,小的改变一直在发生。

  盘成芬是第一期毕业生。出生于1986年的他刚满18岁就到深圳打工,梦想着工作15年,交齐社保后留在这座城市。

  这个来自湖南永州的小伙子“总是觉得工厂不好”,换了许多工作,仍看不到出路。2009年,他被工厂辞退,再没找到其他工作。梦想破灭了。他想回到家乡,但家乡的房子倒了,只好在城市里待着,“看有什么机会”。就在这时,他看到了工人大学的宣传,决定北上学习。

  在这里,他听到了孙恒创作的歌曲《打工打工最光荣》。歌中唱到:“我们是新时代的劳动者,我们是新天地的开拓者,手挽起手来肩并着肩,顶天立地做人……”

  “以前我一直很自卑,拼命想反抗却不知道怎么办。”盘成芬说,“后来我明白,高楼是我修的,这条路也是我修的。即使老板不给我工资,我也知道城市里有我创造的价值。”

  除此之外,他还在工人大学接触到全国各地服务工友的机构、志愿者,“有时候很开心,有时候想哭”。

  在吕途讲授的“社区调查方法”课上,盘成芬第一次知道工人的生活可以用一些方法记录下来,传递下去。“整个人好像展开了一样,以前是个只会干活的人,现在会思考,不只思考自己,还思考整个工人群体是怎么样的。”盘成芬说。

  23岁的黄林峰,在听了社区调查的课程后,奔赴佛山,调查当地留守儿童现状。“以前觉得父母出去打工,孩子留在家很正常啊,现在才知道原来留守儿童也有很多心理问题需要解决。”出生在江西赣州的黄林峰告诉记者。

  “现在的工人群体面临很多问题,我们往往首先想到希望国家和社会作出改变,但每一个个体都是有选择的,你应该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吕途说,“没有个体的觉醒就没有群体的觉醒。如果更多人去实践和创造的话,可能从底层有一种反作用。”

责编:庞晟

关键词:工人大学,孙恒,留守儿童,学员,1986年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