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日媒:安倍经济学或因油价过低而终结

2015-09-28 12:46:07来源:参考消息 分享:
字号:

  【日本《朝日周刊》9月25日一期文章】题:安倍经济学或因油价过低而终结

  原编者按 由于中国等新兴国家的经济减速,世界经济正在迎来新的局面,原油价格也出现暴跌。油价走低对日本来说是重大利好,但在通过量化宽松谋求日元贬值的安倍经济学主导下,国民并未享受到由此带来的实惠。安倍政权的经济运作正在陷入两难境地。

  能源价格抵消通胀

  今年夏天出现了食品价格上涨的高峰。

  7月,山崎、富士、敷岛三家面包生产企业的涨价幅度在1%到7%。在点心糖果类生产企业中,乐天于7月14日将巧克力等8种商品的价格提高了10%,这也是Ghana牛奶巧克力自1974年以来首次涨价。明治的涨幅在10%到20%,或者是减量不减价。森永制果的部分产品也涨价了5.9%到10%。

  食品涨价的势头在进入9月后也没有停止。

  朝日啤酒从9月1日起上调国产威士忌和进口洋酒、红酒的出厂价。

  电视台的街头采访中也可以听到很多人说:“收入没有增长但是物价却涨了。”很多国民都竭力控制着日常开销。或许只有安倍晋三首相一人在对这样的状况暗自开心。因为他在力争实现2%的物价上涨率。

  但是7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除去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的生鲜食品外,同比增幅竟然是零。自前年6月以来持续上升的CPI在时隔两年零两个月后出现了持平的情况。

  导致这一结果的最大原因是能源相关产品价格的大幅下降。汽油价格同比下降15.2%,燃气价格下降6.6%,电费下降3.8%。

  能源产品降价源自油价的下跌。正好抵消了食品等价格的上涨。

  基调转变油价难涨

  眼下,油价低迷正在让全球金融人士胆战心惊。

  纽约基准原油WTI期货合约一度跌至37美元/桶,创下六年半以来新低。由于油价在去年6月中下旬还曾达到107美元/桶,从而引发油价暴跌或许是全球性恐慌到来的先兆这种说法甚嚣尘上。

  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15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3%。顺带说一句,IMF还将日本2015年0.8%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了0.2个百分点。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油价下跌?经济评论家斋藤满指出,油价低迷没有导致经济恶化,而是因为经济疲软导致需求减少才引发的油价下落。

  他还说:“中国在2008年经济危机后出台了4万亿规模的刺激措施,但是引发工厂、生产设备和房地产投资过剩,供给过剩的局面至今未能得到缓解。压缩过剩设备减少库存的工作没能完成,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出口市场也不畅销,由此引发了整体经济的恶化。通缩基调在全球范围蔓延。”

  瑞穗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高田创也认为新兴国家经济形势的恶化是导致油价走低的原因。

  “从2005年开始的十年时间里,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经济低迷,另一方面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势头强劲。多亏如此才没有发展成全球范围的大恐慌。这期间爆发了资源热潮,油价飙升。虽然日美欧开始渐渐复苏,但新兴国家开始进入所谓‘资产负债表调整’的阶段,曾经大口吞噬石油的中国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需求旺盛了。从预测经济走势的角度出发,油价就像是煤矿里的金丝雀。”

  曾于2008年7月创下147美元/桶历史峰值的油价现在只有当时的三分之一。发生全球性恐慌或者说金融危机的不安难以消除。高田警告说,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模式上的转变:

  “我们正在迎来崭新的局面,在新兴国家经济开始出现衰退迹象的同时,日美欧正在稳步进入复苏基调。不能再像迄今为止那样过度依赖对中国的出口。从这个意思上说,我们需要转变意识。今年全球经济的脆弱性看起来只能依靠美国经济的恢复了。虽然这种期待来自于排除法,但是美国也仍然处于刚刚结束资产负债表调整的大病初愈阶段。由于中国政府公布的GDP等统计数据不足为信,中国经济究竟恶化到何种程度正在世界范围内引发怀疑。”

  作为美国经济复苏的象征,市场上对是否会加息已经议论了很长时间。美联储也希望早日摆脱零利率、为下一次金融危机的到来预先做好准备。但是一旦美国加息,此前通过量化宽松投放到市场上的巨大流动性就会被美联储回收,很有可能造成作为投资目的地的新兴国家本币和油价进一步大幅下跌。

  结构改革方为根本

  让我们把话题拉回到油价暴跌对日本的影响上来。当然,政府和央行[微博]也对油价下跌给予了严重关切。因为要实现摆脱通缩这一日本经济的最重大课题,必须实现物价稳步上涨。

  安倍首相在8月24日的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回答民主党议员小川敏夫的质询时说:“(关于央行的金融政策)在油价暴跌的背景下,无法完成2%的物价稳定目标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另一方面首相也指出:“(油价下跌)也给经济带来了积极影响。”

  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下半叶进入通货紧缩。日本银行在2013年3月就任行长的黑田东彦领导下旨在实现2%的物价上涨目标,并推出了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措施。以此为契机加速日元贬值,从而导致进口燃料、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电力开支和食品价格也相继增加。

  终于,日本在前年6月实现了CPI由负转正,看到了摆脱通缩的可能性。迄今为止,央行在安倍政权治下一共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量化宽松。

  正如安倍首相也承认的,如果难以完成物价上涨2%的目标,央行有可能出台第三波量化宽松措施。日本银行的金融政策正在受到密切关注。

  大藏省(现为财务省和金融厅———本报注)官僚出身、曾在民主党政权执政期间担任国家战略担当大臣的古川元久众议员认为:“黑田对市场动向非常敏感。市场出于贪欲已经发出了‘进一步宽松’的信号。由于不能放弃2%的目标,或许将不得不推出第三次量化宽松。安倍政权的命运与股指密切相关,如果股市下跌,央行就会收手。但是政府和自民党也认识到如果日元继续下跌,负面效应将会增大。”

  日经指数在9月8日跌破18000点大关,创7个月以来新低。对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令年初以来的增长消失殆尽。

  物价的持续下跌正在引发通缩,但下跌本身并不是原因。真正的通缩是需求不足,也就是大家都不买东西,如果企业也不增加设备投资,即便偶尔出现物价上涨,实际上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通缩。

  由于需求不足,国家还可以通过税收有计划地制造需求,不过这将导致财政赤字膨胀,因而操作起来也是有局限性的。

  古川议员批评安倍政权说:“从手法上来说,安倍经济学就是量化宽松和财政出动,但都是类似强心针一样暂时性的东西,效果难以持久。日本经济是长年积累的生活习惯病,要靠运动和严格的饮食疗法,必须进行痛苦的结构改革。安倍经济学现在是到处碰壁。”

  油价超低将促使黑田发起第三轮量化宽松攻势,但国民的生活水平仍将一如之前没有变化,日元贬值也只会让大企业得利。对国民来说,油价低迷虽然也有好处,但最终还是会被日元贬值所抵消。

  只要安倍首相抓住安倍经济学不放手,老百姓的日子就还会苦下去。正如高田创所说,世界经济已经迎来了崭新的局面,难道现在不该推出新的政策吗?(作者该刊记者横山涉)

责编:侯兴川

关键词:油价下跌,WTI,日媒,日美,通缩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