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舆论高度关注习主席这次美国之行,期盼两国元首能就中美关系凝聚更多新共识、取得更多具体成果。“习奥会”将为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确立更多指导性原则,可能在军控和网络安全等领域签订新的协议,可能取得类似于“互相给予签证优惠”等直接惠及两国人民的具体成果。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中美两国对“新型大国关系”存在认知差异,推进中美关系良性发展是个长期工程,不能期待一蹴而就。
由于中美双方立场与利益关切不同,中美两国决策高层对双边关系的关注点各有侧重。其中, “两个秩序”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美方关注中国对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构成的挑战——怀疑中国要将美国“挤出亚洲”;中方重点关注的是如何防止美国破坏中国的国内秩序。由此延伸,中美在网络安全、国际机制创制和南海问题等诸多问题上频频交锋。笔者认为,对于此次“习奥会”,比达成具体成果更为重要的是塑造中美关系的战略默契。
首先,期待中美对新型大国关系多一些政策举措。中国首倡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表露出无意挑战美国世界领导地位的诚意;美国虽然质疑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和“操作性”,但是“原则上接受”这一提法。但是,美国政府担心由中国界定中美关系遭到指责而选择低调回应中国倡议。不过,从美国对华政策来看,美国也在一直落实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和指导性原则。因而,“习奥会”若能针对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出具体政策举措,更有助于未来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
其次,两国多接受中美关系的现实复杂性,少一些理想主义期待。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既有密切合作、以“准盟友”姿态应对第三方挑战的“蜜月期”,也曾经历“剑拔弩张”的“坚冰期”。 “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里去”。邓小平的这一论断睿智地揭示中美关系的现实复杂性。在当前全世界大都以“老大”和“老二”称呼美国和中国的时候,“习奥会”更要有降低对中美关系期望值的默契——着眼现实复杂性、吸取历史智慧,谨慎处理两国关系面临的问题。
再次,期待中美初步达成危机共管的默契,避免第三方的“挑拨离间”。美国还尚未从心理上接受中国崛起的事实,希望联合“盟友和安全伙伴”,平衡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由此,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司令巡视南海”等行为被中国解读为“遏制”,而这些行为也确实给菲律宾等国壮了胆,并陷中美关系于“非本意冲突”的险地。为此,在本次“习奥会”上,中美应该认真讨论如何管控地区潜在风险,避免两国被拖入对双方均有损害的冲突之中。
此次“习奥会”若能够推动中美达成初步的战略默契,比在某一领域取得具体成果意义更大,会成为维系中美关系稳定的“新缆索”,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夯实基础。(陈永)
责编:侯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