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资讯理论华人台湾香港澳门华媒视频丝路专题滚动|
海外频道
新加坡 日本 朝鲜 韩国 荷兰 德国 西班牙 法国 新西兰 澳大利亚 非洲 美国 加拿大 葡萄牙 意大利
海外网搜索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自创刊之日起,就始终与党和人民风雨同行。4月6日起,人民日报海外版推出“来这里打卡”专栏,让记者为您翻开那些经过岁月洗礼的人民日报版面和文字,走进历史深处,走到故事现场,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奋斗足迹,感受新时代的辉煌成就,展望灿烂美好的未来。

  • 【来这里打卡(48)】一颗“心”背后的健康答卷

    【来这里打卡(48)】一颗“心”背后的健康答卷

    1965年,上海长海医院为患者置换人造心脏瓣膜成功,揭开新中国心脏血管外科史的新篇章。如今,中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是全球进步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详细>

  • 【来这里打卡(47)】为“中国饭碗”铸实底座

    【来这里打卡(47)】为“中国饭碗”铸实底座

    海南南繁基地,袁隆平在这里取得杂交水稻育种关键突破。如今,南繁培育出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60%以上。详细>

  • 【来这里打卡(46)】“我能凭考试上大学了!”

    【来这里打卡(46)】“我能凭考试上大学了!”

    1977年,罗炳贵是广西百色县阳圩公社百背大队一名民办教师,10月21日那天,正在晨练的他听到大喇叭里的广播,不由顿住了脚,新闻里传来了恢复高考的好消息!这事犹如一记春雷,让成千上万的人激动不已。详细>

  • 【来这里打卡(45)】雷锋,从未离开我们

    【来这里打卡(45)】雷锋,从未离开我们

    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身着军装,头戴棉帽,手持钢枪,目视远方,昂然挺立——当年的拍摄者不会想到,这幅照片日后会成为新中国发行量最大的英模肖像。就连那顶带护耳的棉帽,都有了另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雷锋帽。详细>

  • 【来这里打卡(44)】“办大赛,中国自信得很!”

    【来这里打卡(44)】“办大赛,中国自信得很!”

    灯光亮起,北京工人体育馆内,一张斑驳的墨绿色乒乓球台静立在场地中央,却让记者感觉到强烈的气场。坐在看台上,似乎能听见乒乒乓乓的来回击球声,穿越时空,叩击心灵。详细>

  • 【来这里打卡(43)】北京站,见证“金名片”闪亮

    【来这里打卡(43)】北京站,见证“金名片”闪亮

    在很多人记忆里,北京站是北京的地标之一,北京站的钟楼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北京时间”。1959年9月14日,人民日报第六版刊发消息《我国最大客运车站建成》,并在同一版面配发通讯《首都的大门——北京车站》。详细>

  • 【来这里打卡(42)】“把‘两弹一星’精神传下去”

    【来这里打卡(42)】“把‘两弹一星’精神传下去”

    走出缅怀厅,外墙上一排大字让记者驻足良久:“热血扬洒,铸就千秋丰碑;精神永驻,化为卫国长剑。”光芒万丈的“两弹一星”精神,必将永远闪耀在中国大地上!详细>

  • 【来这里打卡(41)】守护好这颗“绿宝石”

    【来这里打卡(41)】守护好这颗“绿宝石”

    打开世界植被图,北回归线绵延的沙漠带上,鼎湖山宛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其中。65年前,中国在鼎湖山拉开了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序幕;65年间,“靠山吃山”逐渐变成了“靠山护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详细>

  • 【来这里打卡(40)】“蔡家崖号”开上快车道

    【来这里打卡(40)】“蔡家崖号”开上快车道

    “蔡家崖号”列车每日往返开行4趟,不仅方便了当地百姓出行,也送来四面八方的游客,拓宽了蔡家崖村的致富路。详细>

  • 【来这里打卡(39)】南泥湾,还是“陕北的好江南”

    【来这里打卡(39)】南泥湾,还是“陕北的好江南”

    从高空俯瞰黄土高原,是绵延不断、数以万计的山脊与沟壑。翻看地图,那些层层叠叠、又深又长的沟壑,几乎每一道都有名字:老虎沟、蚂蚁沟、崖窑沟、背湾沟……其中,有一个名字格外响亮:南泥湾。详细>

  • 【来这里打卡(38)】“东方红”奔驰在广袤田野上

    【来这里打卡(38)】“东方红”奔驰在广袤田野上

    1959年11月1日,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正式建成,开启了中国人“耕田不用牛”的时代。此后,一台台拖拉机从洛阳开往全国,“东方红”品牌家喻户晓,甚至登上1962年版的第三套1元面值人民币,成为几代中国人的记忆。详细>

  • 【来这里打卡(37)】井冈翠竹依然挺拔

    【来这里打卡(37)】井冈翠竹依然挺拔

    昔日“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的井冈山,已是拥有近16万人口的旅游城市,去年当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398元和12872元,均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井冈山上,漫坡遍野的毛竹焕发新的生机,映照着忠骨铮铮、青山巍巍,深深感染和震撼着每一个来到井冈山的人。详细>

  • 【来这里打卡(36)】追赶时间,“海鸥”展翅翱翔

    【来这里打卡(36)】追赶时间,“海鸥”展翅翱翔

    海鸥表博物馆内有一面“机芯墙”,200多块机芯全部是中国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远销海外。“海鸥一路追赶时间、展翅翱翔,集团正在打造民族品牌中国芯。”详细>

  • 【来这里打卡(35)】“为人民的宪法而由衷欢呼!”

    【来这里打卡(35)】“为人民的宪法而由衷欢呼!”

    1954年9月20日,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告诞生。第二天,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了新中国首部宪法全票通过的盛况: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伟大的文献的诞生而热烈欢呼,掌声和欢呼声持续了5分钟。详细>

  • 【来这里打卡(34)】造大船,开出国门去!

    【来这里打卡(34)】造大船,开出国门去!

    今天,中国船舶工业已然惊艳世界。2012年9月25日,国内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详细>

  • 【来这里打卡(33)】五星红旗,飘扬在地球之巅

    【来这里打卡(33)】五星红旗,飘扬在地球之巅

    跟此前相比,2020年珠峰测高有了更多新变化。伴随中国科技水平的飞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应用、国产仪器全面担纲、5G信号覆盖珠峰峰顶……8848.86米的珠峰新高度背后,中国印记愈发鲜明。详细>

  • 【来这里打卡(32)】“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来这里打卡(32)】“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贵州遵义红花岗区,有一个地方总是人流如织。游客们换上红军服在大门口合影,小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有序进入,还有人携家带口,赶来体验感受……这里,是遵义会议会址。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详细>

  • 【来这里打卡(31)】“有路的地方就有解放车”

    【来这里打卡(31)】“有路的地方就有解放车”

    迈入新时代,中国汽车工业前行的步履更加铿锵。一汽解放商用车开发院智能网联高级主任付盈介绍:“解放公司把自己定位为智慧交通运输解决方案提供者,致力于提供生产、销售、物流、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解放卡车产品也在不断实现技术突破,第7代解放卡车已实现了完全自主,整车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详细>

  • 【来这里打卡(30)】腾飞在辽阔的天空

    【来这里打卡(30)】腾飞在辽阔的天空

    1954年,中国人自己造出了第一架飞机。一部洪都公司发展史,折射出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奋进足迹>>详细>

  • 【来这里打卡(29)】三河村,两次“一步跨千年”

    【来这里打卡(29)】三河村,两次“一步跨千年”

    位于当时州府昭觉县的三河村,正是在民主改革中和其他彝族村落一起摆脱奴隶制枷锁,“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详细>

  • 【来这里打卡(28)】光影长河映射新中国巨变

    【来这里打卡(28)】光影长河映射新中国巨变

    上影厂成立70多年来,始终参与并见证了中国电影事业的腾飞。我们骄傲地看到,目前中国电影已进入一个快速且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详细>

  • 【来这里打卡(27)】黄河奔向“幸福河”

    【来这里打卡(27)】黄河奔向“幸福河”

    黄河治理迎来转折,是在1946年。那一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前身、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首次离京考察,他来到郑州黄河岸边,坐在小顶山上久久凝望,“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自此响彻全国。详细>

  • 【来这里打卡(26)】“共产党让平头百姓都能学文化”

    【来这里打卡(26)】“共产党让平头百姓都能学文化”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通惠河水静静流过高碑店,见证了轰轰烈烈开展扫盲运动的昨天,看到了社会各方助力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更将迎来中国建成教育强国的明天。详细>

  • 【来这里打卡(25)】“我们的第二次命是共产党给的!”

    【来这里打卡(25)】“我们的第二次命是共产党给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防疫事业成就斐然,成功消除天花、丝虫病、致盲性沙眼、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有效控制了传染病流行和蔓延,地方病严重流行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详细>

  • 【来这里打卡(24)】羊八井石峡,天路开通幸福来

    【来这里打卡(24)】羊八井石峡,天路开通幸福来

    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西藏,没有通汽车的路,一切运输靠人背畜驮。1953年,为解决驻藏部队粮食不足问题,西藏运输总队迅速组建并向各地征购骆驼。详细>

  • 【来这里打卡(23)】为你骄傲!“万里长江第一桥”!

    【来这里打卡(23)】为你骄傲!“万里长江第一桥”!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从此天堑变通途。现在,长江干流上已建成大桥超百座,世界十大梁桥半数以上是中国造。详细>

  • 【来这里打卡(22)】“中国第一展”打开一扇大门

    【来这里打卡(22)】“中国第一展”打开一扇大门

    越秀山下,人民北路和解放北路之间,藏着一栋老建筑——广州中苏友好大厦旧址。它始建于1955年,大厅高23米,6对大柱构成了宽阔的大门。详细>

  • 【来这里打卡(21)】“铁人精神,永远都不能丢!”

    【来这里打卡(21)】“铁人精神,永远都不能丢!”

    经过60多年开发建设,大庆油田已累计生产原油24.3亿吨,成为中国最大原油生产基地,全力保障着国家能源安全,并走出国门,创业海外。详细>

  • 【来这里打卡(20)】石河子有了新标签

    【来这里打卡(20)】石河子有了新标签

    70多年来,石河子城市建设脚步从未停歇,早已成为“半城绿树半城楼”的生态宜居之城,被誉为玛纳斯河畔的“戈壁明珠”。绿,是石河子闻名天山南北的又一个标签,城区绿地面积达343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2平方米。详细>

  • 【来这里打卡(19)】火车头,带我们驶向交通强国

    【来这里打卡(19)】火车头,带我们驶向交通强国

    黑色车身,大红车轮,车头大灯下方刻着红底白字的型号“JF2102”——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厂区里,记者终于见到了1952年问世的新中国第一台国产火车头“八一号”。详细>

  • 【来这里打卡(18)】樱桃红遍厉家寨

    【来这里打卡(18)】樱桃红遍厉家寨

    粉白色樱桃花漫山遍野,坐果不久的果纽子还等着雨水滋润,可大棚里的“红灯”和“美早”已挂了果。厉家寨的大樱桃远近闻名,网上“抢单”瞬间卖光,快递小哥来去匆匆。村子里的热腾劲儿,让人差点忘了这儿曾经是“十年就有九年歉”的穷山窝。详细>

  • 【来这里打卡(17)】“金珠玛米,让我们见到了光明”

    【来这里打卡(17)】“金珠玛米,让我们见到了光明”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在金沙江畔的岗托村打响昌都战役第一枪。雪域高原上最先升起五星红旗的岗托,成为“西藏解放第一村”。详细>

  • 【来这里打卡(16)】红色血脉,在湘西热土流淌

    【来这里打卡(16)】红色血脉,在湘西热土流淌

    湘西地区山多林密,历朝皆属统治薄弱区域,自宋代以来匪患不绝,民国时期为害尤烈。1949年,节节败退的国民党残余,勾结地方土匪,妄图在此建立反攻基地。同年9月,解放军挺进当地,拉开了湘西剿匪的序幕。详细>

  • 【来这里打卡(15)】“工业中国”奋起的缩影

    【来这里打卡(15)】“工业中国”奋起的缩影

    “43公斤级重轨,新中国头一次!”到鞍钢打卡,本报记者见到了96岁的任全德。回想68年前那一幕,老人挺激动:“看着12.5米长的重轨从最后一个孔型钻出,大家只顾着鼓掌,都没留意湿透的衣服滴了一地水!”详细>

  • 【来这里打卡(14)】雄赳赳!丹东英姿更昂扬

    【来这里打卡(14)】雄赳赳!丹东英姿更昂扬

    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详细>

  • 【来这里打卡(13)】“只有共产党把淮河治好了”

    【来这里打卡(13)】“只有共产党把淮河治好了”

    走进淮河边上的安徽省阜南县,一个个庄台吸引了记者目光。庄台,别处没有,是淮河流域行蓄洪区独特的村落形态。以前为了抵御洪水,村民在地势较高处用泥土垒筑高台,再将房屋建在高台上。可以说,跟洪水斗争,才有了庄台。详细>

  • 【来这里打卡(12)】幸福生活“铿铿”而来

    【来这里打卡(12)】幸福生活“铿铿”而来

    沱江大桥的钢梁已锈迹斑驳,却仍坚固如初,就像老一代筑路人磨不灭的意志。周孝武老人的话在记者耳畔再次响起:“历史不能忘,筑路精神不能丢,你们年轻人要把这种精神延续下去哟!”详细>

  • 【来这里打卡(11)】三亚,椰风海韵处处春

    【来这里打卡(11)】三亚,椰风海韵处处春

    5月3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作了报道:“海南前线人民解放军已于四月三十日解放琼南第一大港榆林和三亚以及琼西要港北黎,歼匪一个整师,胜利结束解放海南岛战役。”详细>

  • 【来这里打卡(10)】体育强国梦,从这儿开始

    【来这里打卡(10)】体育强国梦,从这儿开始

    褪去历史尘埃,曾经的国家体育场已变成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基地:有名的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前身是北京体工大队)就设在这里。详细>

  • 【来这里打卡(9)】“现在的日子,攒劲得很!”

    【来这里打卡(9)】“现在的日子,攒劲得很!”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这是新疆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也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祖国统一事业的一件大事。4天后,人民日报在头版报道了这则喜讯。详细>

  • 【来这里打卡(8)】看!这颗璀璨的“丝路明珠”

    【来这里打卡(8)】看!这颗璀璨的“丝路明珠”

    南北山下,黄河之滨,中欧班列正整装待发,即将开往远方的世界。从“联络四域、襟带万里”的古丝路重镇,到今天“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新时代的兰州迸射着越来越璀璨的光芒。这颗“丝路明珠”,没有辜负当年人民解放军的那场浴血奋战!详细>

  • 【来这里打卡(7)】 “新生活就从那时候开始”

    【来这里打卡(7)】 “新生活就从那时候开始”

    记者探访的总统府旧址,已被辟为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每天接待成千上万参观者,几乎每个人都要在一处打卡留影——胜利红旗高高飘扬过的那座门楼。详细>

  • 【来这里打卡(6)】功业长永,红旗自有后人擎

    【来这里打卡(6)】功业长永,红旗自有后人擎

    4月中旬的紫荆村,法桐青绿,桃花粉嫩,油菜花海金黄一片。记者站在高处眺望,纪念西府战役的红色文化广场上红旗招展,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千秋”的纪念碑巍然屹立。详细>

  • 【来这里打卡(5)】“阿拉幸福感老浓了!”

    【来这里打卡(5)】“阿拉幸福感老浓了!”

    改天换地的解放,让昔日“冒险家的乐园”真正变成“人民的路”。今天,在城市建设者的悉心守护下,作为上海地标的南京路历久弥新。详细>

  • 【来这里打卡(4)】北大荒,已成货真价实的北大仓

    【来这里打卡(4)】北大荒,已成货真价实的北大仓

    记者慕名走进当地的九三博物馆,巨大浮雕塑像上,成群的开拓者们正目视远方,踏荒而来。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奋斗史,先后有14万转业复员官兵、10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内地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一批批赶赴北国荒原,投身这人类垦殖史上惊天动地的拓荒。详细>

  • 【来这里打卡(3)】“赵光腚”们如今过得有滋有味!

    【来这里打卡(3)】“赵光腚”们如今过得有滋有味!

    在70多年前周立波的名著《暴风骤雨》里,这旮叫“元茂屯”,还有个不雅的诨号——“光腚屯”。村子穷,“赵光腚”们全家没一件完整衣衫,“冬天除了抱柴、挑水、做饭外,一家三口都不下炕”。详细>

  • 【来这里打卡(2)】这张考卷,历史给出了答案

    【来这里打卡(2)】这张考卷,历史给出了答案

    72年来,“赶考”成绩如何?变化最有说服力: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已经天翻地覆。详细>

  • 【来这里打卡(1)】人民日报从这里走来

    【来这里打卡(1)】人民日报从这里走来

    记者去里庄打卡时发现,人民日报创刊旧址几经修葺,仍最大程度保留了从前的面貌:张磐石旧居、邓拓旧居、译电室旧址、印刷厂旧址,4间小院错落有致;屋内桌子上,还摆放着当年用过的砚台、油灯和字典,好像研开墨、点上灯,就能回到战火纷飞、以笔从戎的岁月深处。详细>

关于海外网|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11-2016 by 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