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是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阵地,自二○○九年开馆至今,累计接待游客三百六十余万人次。 (资料照片)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七日的人民日报头版。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银滩草原,一碧千里,牛羊成群。伴着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记者来到一座乳白色半掩体建筑物前。这里,是青海原子城纪念馆。
展馆正门,硕大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模型格外醒目。进入展厅,一页特殊的工作日历前围满了参观者,日历时间为1955年1月14日,正下方一行小字清晰可辨:“下午二时约李四光、钱三强、刘杰等谈话”。这页日历的主人是周恩来,在次日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听了他们的汇报,作出中国要发展原子能事业的重大战略决策。
1958年,一支20多人的先遣队到达金银滩,他们支上3顶帐篷,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牧区筹建“221基地”。
“这组雕像叫‘6类人奔赴草原’。”纪念馆讲解员金花介绍。记者从雕像中看到,覆满白雪的草地上,有人扎着绑腿、拄着拐杖,有人肩背行军包、回头招呼着后面的同伴,有人浑身上下被寒风吹透却依然握紧拳、迈开步……上世纪60年代初,随着“草原大会战”动员令发出,包括王淦昌、朱光亚、郭永怀、彭桓武、邓稼先在内的一批顶尖科学家以及技术人员、干部职工、建设工人、人民解放军、警卫部队指战员纷纷告别亲人,赶赴金银滩。
在草原上,这些赤子志士用不懈奋斗甚至牺牲来报效国家。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毅然回国,他改名“王京”,在金银滩默默做了17年科研,每当有人问“王淦昌去哪儿了”,他的家人总是回答“到信箱里去了”。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在金银滩上跟大家一起“饥餐沙砾饭,渴饮苦水浆”,1968年,他从青海返京途中不幸遭遇空难,人们在机身残骸中找到郭永怀时,他的遗体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两人中间是装有绝密数据的公文包,完好无损……
当年金银滩环境和条件极其艰苦,“高寒缺氧,水烧不开,饭煮不熟。厂区周围的山头,积雪一年四季不化,风赶着石头跑,眼都睁不开。”78岁的许震贵是原221基地二分厂质检科长,他告诉记者,曾有一阵子,221人的伙食标准被称作“2611”,即每人每月26斤粮,每天1钱油、1角钱的干菜汤。从上海来到金银滩时,许震贵20岁出头,从学校刚毕业,“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腔热血,没谁叫苦。”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展厅里,“两弹一星”精神的24个金色大字令人肃然起敬。
在展厅一角,先辈们用过的防毒面具、铝壶、炸药熔化锅,重现了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81岁的原221基地二分厂党委副书记陈福良说,当时没啥先进科研设备,只能“一把铝壶闹革命”“一把算盘做计算”,可大伙立下誓言:“就是用手抠、用牙啃,也要造出中国的争气弹!”许多人“用手抠”时都用左手,为啥?一旦手里雷管爆了,要保住右手继续干。许震贵回忆:“我们同事之间有个习惯,进车间前相互提个醒,把手表撂下,万一出了事,能给家里留点念想。”
正是靠着这股心气和拼劲,金银滩上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1964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报道《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报道《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当时人民日报增印的《号外》《喜报》,如今是纪念馆的珍贵展品,远道而来的人们为了看它一眼,在展柜前排起长队。“从我们造出第一颗原子弹那天起,中华民族的脊梁骨真正挺起来了!”陈福良扬声说。
221基地为中国国防科技事业以及后来的中国核能和平利用做出了巨大贡献,直至上世纪90年代全面退役。现在的金银滩,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旅游胜地——“中国原子城”。金花告诉记者,原子城纪念馆自2009年开馆至今,平均每年有30万人来参观学习,听着尘封多年的“两弹”故事,不知有多少人感佩得流下热泪。
出纪念馆,沿原子路西行,就到了2020年揭牌的“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学院教师马贵孝带记者参观一处处现场教学点:原221基地一分厂生产车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启运上车的“上星站”,进行过一比一全弹爆轰模拟试验的爆轰试验场……学院仅2020年就培训了各类学员3000多人。现场有位学员对记者感慨:“‘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宝贵财富。老一辈人在这高原排除万难、自强不息、不图名不图利,越学越觉得他们了不起!”
“几十年远离家人埋头苦干,有人问我后悔不?讲句老实话,我不后悔!任何时候都要胸怀报国志向、坚定强国信念,要把‘两弹一星’精神传下去,不断激励我们的后代接棒奋斗。”许震贵说。在原子城纪念园缅怀厅,重访故地的许震贵献上一束鲜花,对着大理石墙面镌刻的“人民英雄 民族功勋 永垂不朽”,他湿了眼眶。
走出缅怀厅,外墙上一排大字让记者驻足良久:“热血扬洒,铸就千秋丰碑;精神永驻,化为卫国长剑。”光芒万丈的“两弹一星”精神,必将永远闪耀在中国大地上!(记者 宋爽)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9月09日 第 01 版)
“来这里打卡”系列报道
责编:赵宽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