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艘万吨巨轮下水到见证中国跃居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大船集团一直走在国内船舶工业方阵前列——

【来这里打卡(34)】造大船,开出国门去!

2021-07-21 05:10:5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生成海报
字号:

rmrbhwb2021072101p22_b.jpg

1958年11月28日的人民日报头版。

1626805043877_1.jpg

由大船集团建造的马士基11.5万吨原油/成品油船日前成功交付,该型船具备出色的节油性能和载货性能。  大船集团供图

一艘大船静立在辽东半岛的大连港口,阳光将船身勾出金色的巨型轮廓。这是刚交付的31.8万吨超大型原油船,由中国船舶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自主研发设计并建造。

“31.8万吨”,听到这个数字,96岁高龄的陈信隆笑容满面。拿着1958年11月28日的人民日报头版老报样,他一字一顿念出了相关报道的标题《第一艘万吨巨轮下水》。就在这篇报道发表的前一天,大连造船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典礼,2万多人参加。陈信隆说:“人民日报的报道写得好,中国人自己造的这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确实是‘造船工业新飞跃,远洋航运新起点’。”

陈信隆曾是中国第一艘万吨巨轮的技术主管。别看现在上了年纪,可一谈起这艘巨轮,他依然能清晰地说出船体和船内设备的建造细节。“巨轮的动力装置是高温高压的锅炉和汽轮机,蒸汽温度高达460℃,压力高达46个大气压,喷出来的蒸汽看不见,万一把手割掉都不知道是咋回事哦。”陈信隆说,“这个工作很危险,但是如果大伙都害怕,怎么回应党的期待、响应国家的号召?”

这正是那个年代造船人的心声,勇于挑战困难、矢志报效祖国。造船人的精神跨越时间长河,传承了一代又一代,让中国造船能力从“万吨”增加到“31.8万吨”,从依靠改良转为自主设计,也从进口变为出口。

1981年9月14日,中国第一艘出口船“长城号”货轮船台建造工程完工并举行了下水典礼。“我们要造大船,开出国门去!”今年80多岁的王世先精神矍铄,他是“长城号”的设计者之一。“我在那之前也造过不少船,可造出口船还是第一次。”王世先说,“最大的困难就是没资料、缺经验,我们对国际上这方面的规则也不太了解。”

没有电脑、计算器,就靠计算尺和算盘,王世先丈量出一份份数据,手工绘制了成百上千张设计图。“工作很辛苦、很单调,甚至可以说是枯燥的。”王世先说,“当时我们根本不想那么多,就认定一条,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必须完成!”这份信念,既是王世先自身的坚持,更是万千造船人工匠精神的体现。

今天,中国船舶工业已然惊艳世界。2012年9月25日,国内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那天恰好是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船坞三部钳工四班班长戴振涛的34岁生日,这让戴振涛一生难忘。“当时我还是班组的组员,接到通知要我参建‘辽宁舰’,把我激动得呀,一整晚都没睡着。上了船,觉得这也好奇、那也新鲜。”戴振涛回忆。

戴振涛的班组负责“辽宁舰”阻拦机的安装。阻拦机横跨船尾左右舷,装备巨大,但同时,仅导轨的水平精度就要求每米不得超过一根头发丝1/6的误差。为此,戴振涛与班组同事对各项数据反复进行测量、计算、调整,诸如天气、风向、载重等因素变化都要考虑在内。凭着这份细致、专注,他们班组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戴振涛也被评为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第一艘万吨巨轮、第一艘出口船、第一艘航空母舰……就这样,80多个“第一”诞生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伴随着中国船舶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中国跃居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据工信部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209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9%,其中海船为578.4万修正总吨;新承接船舶订单量3824.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6.8%,其中海船为1372.1万修正总吨。

走在大船集团内部船台上,略带咸味的海风迎面吹来,船笛声渐行渐远。记者发现,在身旁的港口,吊着钢丝的工人正凌空描画一艘大船的名字。“这是我们的超大型油船,也就是VLCC,载重量一般在20万吨到30万吨之间。”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可别小瞧它,我们建造的VLCC批量达到117艘,大约占世界营运VLCC船队的15%。”

眼前,一艘艘巨轮在海港身披金光、蓄势待发,时刻准备着驶出国门,驶向未来。(本报记者 孔德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7月21日   第 01 版)

“来这里打卡”系列报道

【来这里打卡(33)】五星红旗,飘扬在地球之巅

【来这里打卡(32)】“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来这里打卡(31)】“有路的地方就有解放车”

【来这里打卡(30)】腾飞在辽阔的天空

【来这里打卡(29)】三河村,两次“一步跨千年”

【来这里打卡(28)】光影长河映射新中国巨变

【来这里打卡(27)】黄河奔向“幸福河”

【来这里打卡(26)】“共产党让平头百姓都能学文化”

【来这里打卡(25)】“我们的第二次命是共产党给的!”

【来这里打卡(24)】羊八井石峡,天路开通幸福来

【来这里打卡(23)】为你骄傲!“万里长江第一桥”!

【来这里打卡(22)】“中国第一展”打开一扇大门

【来这里打卡(21)】“铁人精神,永远都不能丢!”

【来这里打卡(20)】石河子有了新标签

【来这里打卡(19)】火车头,带我们驶向交通强国

【来这里打卡(18)】樱桃红遍厉家寨

【来这里打卡(17)】“金珠玛米,让我们见到了光明”

【来这里打卡(16)】红色血脉,在湘西热土流淌

【来这里打卡(15)】“工业中国”奋起的缩影

【来这里打卡(14)】雄赳赳!丹东英姿更昂扬

【来这里打卡(13)】“只有共产党把淮河治好了”

【来这里打卡(12)】幸福生活“铿铿”而来

【来这里打卡(11)】三亚,椰风海韵处处春

【来这里打卡(10)】体育强国梦,从这儿开始

【来这里打卡(9)】“现在的日子,攒劲得很!”

【来这里打卡(8)】看!这颗璀璨的“丝路明珠”

【来这里打卡(7)】 “新生活就从那时候开始”

【来这里打卡(6)】功业长永,红旗自有后人擎

【来这里打卡(5)】“阿拉幸福感老浓了!”

【来这里打卡(4)】北大荒,已成货真价实的北大仓

【来这里打卡(3)】“赵光腚”们如今过得有滋有味!

【来这里打卡(2)】这张考卷,历史给出了答案

【来这里打卡(1)】人民日报从这里走来

责编:王西洛、张荣耀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