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刷新历史认知 填补考古空白(上)

2022-03-28 06:50:06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生成海报
字号:

四川稻城县皮洛旧石器时代遗址B区后缘剖面采集薄刃斧。

图为河南南阳市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仰韶文化晚期坊居F1-3储藏区部分器物组合。

早期人类如何适应高海拔极端环境?哪些研究空白被填补……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揭晓“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四川稻城县皮洛旧石器时代遗址、河南南阳市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四川广汉市三星堆商代遗址、江西樟树市国字山战国墓葬、湖北云梦县郑家湖战国秦汉墓地、甘肃武威市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等6个考古项目入选。

四川稻城县皮洛旧石器时代遗址:

展现早期人类适应高海拔极端环境的能力和方式

“2020年5月,在稻城县发现皮洛遗址;2021年4月开始正式发掘;2021年11月7日,野外发掘工作结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郑喆轩对皮洛遗址的介绍从工作缘起和发掘过程的几个时间节点切入。从地理位置看,稻城县皮洛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面积约100万平方米,遗址平均海拔约3750米。

据郑喆轩介绍,该项遗址发掘的学术目标是寻找旧石器时代遗存,填补川西高原旧石器考古空白;探索早期人类登上青藏高原的时间、过程。经过6个多月的发掘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收获和认识。

首先,遗址面积广阔,是国内外罕见的超大型旧石器时代遗址。遗物数量众多,2021年系统采集和发掘的遗物有1万余件;其次,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本次发掘在青藏高原东麓揭露出7个连续的文化层位,发现罕见的旧石器时代文化三叠层(简单石核石片组合一阿舍利技术体系一小石片石器体系),其中第三层不晚于距今13万年;第三,在遗址内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阿舍利技术遗存,出土的手斧与薄刃斧等石制品是目前东亚地区形态最典型、制作最精美、技术最成熟、组合最完备的阿舍利组合。

据相关考古专家介绍,所谓阿舍利文化,是旧石器文化中的一个阶段,因最早发现于法国亚眠市郊的圣阿舍尔而得名。它的一个集中体现,就是左右对称的石器和多类型组合,例如手斧、手镐、薄刃斧、砍砸器、大型石刀等。

“总体而言,皮洛遗址是一处时空位置特殊、规模宏大、地层保存完好、文化序列清楚、遗物遗迹丰富、技术特色鲜明、多种文化因素叠加的罕见超大型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郑喆轩说。

他曾撰文指出:“皮洛遗址无论从规模、地层、遗物、年代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多超乎想象的地方,就像一部精彩的长篇侦探小说,每一章甚至每一句都扣人心弦,每个月甚至每周的发掘都让我们激动和兴奋。”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也用“超出我们的想象”来评价皮洛遗址的发现。

郑喆轩表示,皮洛等川西高原含手斧的遗址填补了阿舍利技术体系的一个关键缺环,串联起东西方的阿舍利文化传播带,对于认识东西方远古人群迁徙和文化传播交流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与此同时,遗址连续的地层堆积、完好的埋藏条件和清楚的石器技术演变序列展现了早期人类适应高海拔极端环境的能力、方式和历史进程。

河南南阳市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

填补中原和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玉石器手工业体系空白

“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北100米处,距盛产石灰岩的丰山和蒲山约3.5公里,东靠白河,西南距中国产玉名山——独山约3公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俊才在地图上标注出南阳市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位置。

据马俊才介绍,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30万平方米,是南阳盆地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时间回到2018年,从当年5月至2021年12月,考古队对黄山遗址进行了连续的主动性考古发掘,获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相关的科技考古成果也非常突出,已在植物、人骨DNA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通过对砂石浆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其大部分为独山玉石和砂岩磨石粉的混合物。在马俊才看来,这为玉石作坊性质确定提供了关键性证据。

其中,据不完全统计,共出土2.3万余件遗物。石器质地主要是独山石,以农具、工具和兵器为主。农具种类有耜、铲、刀等,兵器有钺和镞。玉材主要为独山玉,其次为黄蜡石、石英、汉白玉等,玉器种类有耜、斧、铲、璜等。骨器主要有镞、针等。陶器种类有碗、盆、鼎、钵等。

“有一件磨石墩上还绘有褐红色人物劳动、卧猪、兰草写意图,堪称绝品。”马俊才说。

马俊才表示,黄山遗址是一处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玉石器制作特征鲜明的中心性聚落遗址,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特点,为探讨豫西南地区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材料;与此同时,该遗址新石器时代玉石器制作遗存以独山玉石为资源支撑、其他地方玉材为辅助,大致存在仰韶文化晚期“居家式”作坊群向屈家岭时期“团体式”生产模式转变的规律。石家河文化时期也规模化生产玉石器,填补了中原和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玉石器手工业体系的空白,与制骨遗存一起,为探索当时手工业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分工提供了重要线索。

遗址揭露出以陪葬大量猪下颌骨、玉钺、弓箭、象牙器、少量陶器的大型墓葬为代表的屈家岭高等级墓葬区,人骨保存甚佳,社会成员等级分明。此外,遗址发现史前码头性质的遗迹,与自然河、人工河道、环壕一起构成了水路交通系统,体现出古人对水资源的重视和利用能力。(记者 赵晓霞)

供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3月28日   第 11 版)


责编:赵宽、庄鹏泽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