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8月1日的人民日报第三版。
“井冈红旗”巨型雕塑。 井冈山管理局供图
“今年是建党百年,来井冈山的客人格外多。”一见面,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井林场副场长邹秋平就热情地对记者说,“井冈山精神是跨越时空的。”
井冈山地处湘鄂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下了高速要上井冈山时,记者看到一座巨大的红旗雕塑。当地人说,这面红旗,既表明中国革命是从这里走向胜利,也向来客展示着井冈山欣欣向荣的发展新貌。
90多年前,中国革命道路该怎么走,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时代之问。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在这里,坚定的共产党人高擎火炬前行,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狭窄山路中开辟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自此,革命胜利的火种,在井冈山这片群山怀抱的红色沃土上熊熊点燃。
历史从未忘记井冈山。1951年8月1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刊登的《在井冈山上》写道:“毛主席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引导革命首先在乡村发展,走武装斗争的道路,从一块根据地发展到建立多块和大块根据地,这是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转折。”
人民始终景仰井冈山。“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正是用井冈山的毛竹做的扁担,把这关系全中国人民命运的重担,从井冈山出发,走过漫漫长途,一直挑到北京城……”当年人民日报记者袁鹰写的散文名篇《井冈翠竹》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镌入新中国几代青少年的集体记忆。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毛委员背粮上山”“朱德的扁担”等故事至今让人感佩不已。那时的井冈山,道路崎岖不平,红军指战员靠着肩挑背驮把几十万斤粮食搬上山,坚持革命斗争。如今的井冈山,翠绿的竹林一丛丛、一片片,挺拔苍劲,生机盎然。而在革命风雨中铸就的井冈山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井冈山儿女跟着共产党,奋力建设家园,开创幸福生活。
“对井冈山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感受这里的红色魅力。”毛浩夫1989年在井冈山出生,他从英国留学归来后,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上山向大家宣讲井冈山精神。他的爷爷、“全国道德模范”毛秉华已坚持宣讲井冈山精神数十年。他的父亲毛汝亭退休后回到井冈山,也成为井冈山精神的义务宣讲员。
毛浩夫用中、英双语宣讲“井冈红军今何在”,吸引了许多年轻观众。“把井冈山精神的火种传下去,这是我毕生的奋斗方向。”他说。
邹秋平告诉记者:“红军上山前,我爷爷是个农家娃。后来,爷爷成了少年先锋队的队长,传信、站岗,为革命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我父亲在世时常说,爷爷对红军感情特别深,因为红军纪律十分严明,从不拿当地百姓的一针一线,大家都愿意跟着红军干。”他说,新中国成立后,他父亲是大井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带着村民一起参与土地改革热潮。
2002年,27岁的邹秋平担任大井村党支部书记,一干17年,村里集体开农家乐就是他领着村民干成的。“我们几代共产党员做的事情,就是为了继承发扬井冈山精神,也为了让这个村子好起来。”走在宽阔的水泥路上,指着身边一栋栋气派的小楼,邹秋平说,“现在村里82家农家乐十分红火,村民吃上红色旅游饭,都奔着致富去了。”
井冈山是一块红色土地,也是一方绿色宝地。“四面重峦障,五溪曲水萦。红根已深植,今日正繁荣。”进入新时代,井冈山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发展思路也更科学。
邹勇鸿在大井村开了十几年农家乐,他告诉记者:“以前我在山上砍毛竹,累得直喘也赚不上几个钱,现在不用出远门,腰包就鼓起了。村里的小路以前连一辆车都过不了,现在旅游大巴能直接开到家门口。”
“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就像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它的优势在于‘一红一绿’,传承好红色基因,保护好绿色资源,就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赖家洪说。
不砍一棵树,照样能致富。转型发展的井冈山,绿色农产品很受欢迎,红色旅游成为闪亮名片。在大井村毛泽东旧居,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观者站在残墙前感慨革命不易;在小井村红军医院烈士墓前,人们对着烈士墓碑三鞠躬……
昔日“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的井冈山,已是拥有近16万人口的旅游城市,去年当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398元和12872元,均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井冈山上,漫坡遍野的毛竹焕发新的生机,映照着忠骨铮铮、青山巍巍,深深感染和震撼着每一个来到井冈山的人。(记者 刘发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7月29日 第 01 版)
“来这里打卡”系列报道
责编:安再尔江•艾合买提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