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学者》(The Diplomat)网站10日报道称,在中国海南省海滨城市博鳌举行的2014年度博鳌亚洲论坛吸引来了众多地区领导人。除了中国总理李克强之外,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韩国总理郑烘原、老挝总理通邢、纳米比亚总理根哥布、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东帝汶总理沙纳纳、俄罗斯副总理德沃尔科维奇、越南副总理武德儋等外国领导人。此外,部分来自日本、马来西亚、法国、菲律宾等国的前任政府高级领导人也参与了本次论坛。
不仅有诸多政治领导人到场,本届博鳌论坛还迎来了150余位来自全球各大跨国企业的执行主管,如中国商业巨头:中国石油、联想、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外国企业如美国高通公司、沃尔沃、美国彭博资讯公司、韩国三星等。由今年的论坛主题——“亚洲新未来:寻找和释放发展新动力”不难看出,博鳌论坛旨在向参与者提供经济交流的平台。博鳌尽心致力于提高地区经济合作水平,协助亚洲各国实现其发展目标。与往届相同的是,本次论坛包含多场行业间会议,其间设有商业领导人会议及学术咨询会议,聚焦亚洲汽车市场及能源安全等问题。
尽管严格来讲,博鳌亚洲论坛是非政府组织,它仍与北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除了每年都会有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出席博鳌论坛,博鳌论坛本身的管理层也是由部分退休的中国政府官员构成。例如,博鳌论坛的秘书长周文重就曾工作于中国外交部,并曾于2005年至2010年担任中国驻美国大使一职。因此,该论坛被视作是由中国主导的地区性组织。
中国对论坛组织的影响自成立之际就十分显著。博鳌论坛最早是由多个区域性国家联合发起(包括菲律宾、日本、澳大利亚),但中国始终被视为最主要的驱动力。由博鳌论坛的驻地选址——中国海南博鳌,即可参见中国所持的领导地位。作为东道主的特权之一,即可以决定会议的议程:如“丝绸之路的复兴”、聚焦“城镇化的人”等。
然而,近年来的博鳌论坛的关注点逐渐偏离了单纯的经济议题,而是转向其他地方性事件。基于中国在博鳌论坛的主导地位,博鳌论坛议程的拓展反应出了中国对于领导力的野心。2013年,博鳌论坛首次引入了非经济类话题,涉及由食品安全及美亚关系问题(意料之中的是,这两则话题都是北京关注的重点)。今年,论坛议题的触角进一步延长,计划将涉及中国南海的潜在合作问题、网络空间的法律引导问题、亚太地区内中美的关系合作等。
美国作为全球性的主导国家之一,时常以其特权干预地区性甚至由多国参加的论坛的议题。如在2010年,中国在东盟地区论坛(ASEAN)上曾竭力阻止讨论中国南海的争端问题。然而由于美国一再坚持(事实上是越南主导),使得南海问题一度成为讨论的焦点,这使得中国极为失望。
中国政府对于美国干涉亚太经贸合作组织(APEC)中的地区性安全问题同样表示十分不满,美国的参与使得该组织不再只是以经济为核心。显然,中国已决定采取“无力胜之则从之”的态度,北京正逐渐将博鳌这个以中国为主导的经济性论坛转变为一个讨论地方性重大问题的平台。
北京方面似乎对于本次博鳌亚洲论坛上的地区性对话还有着更多的期待。李克强总理在其开幕致辞中倡议道,亚洲国家“应当积极探索地区安全合作框架的构建”。他还强调中国当前的重点工作在于关注亚太地区的经济问题,敦促地区间更加紧密的经济一体化。在总结中,李克强总理重申了中国的呼吁,“一同构建合作共赢、荣辱相依、休戚与共的地方性团体”,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共襄地区发展大业。李克强总理所描述的博鳌论坛是不包含如美国这样的非亚洲地区国家的组织,而在这样的团体中,中国也定将充分显现其在地区内最强大的影响力。
反过来看,由各国政府重要领导人出席论坛的人数逐年增加可见,中国在地区性论坛中主导力的逐渐增强,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在地区内领导力的增强。
责编:赵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