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南繁基地,袁隆平在这里取得杂交水稻育种关键突破。如今,南繁培育出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60%以上——

【来这里打卡(47)】为“中国饭碗”铸实底座

2021-12-17 05:34:48来源:海外网
生成海报
字号:

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试验示范点的稻田。  新华社记者 郭 程摄

一九七六年十二月十七日的人民日报第五版。

“50多年前,就是在南繁基地,我和袁隆平老师的助手李必湖找到了‘野败’。”79岁的冯克珊仍清楚记着当年取得这一重大发现的情景。

“野败”,即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袁隆平称之为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的关键突破口。1976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第五版刊发《杂交水稻是怎样培育成功的》,对此作了报道。看到泛黄的老报样,冯克珊有点激动,他拉着记者来到海南三亚南红农场。只见9个红色大字扑入眼帘:中国杂交水稻发源地。

“这是袁隆平老师亲笔题写的,后面是当年的试验田。”冯克珊曾在农场做了20多年技术员,对这片土地再熟悉不过。他指着田埂旁的公路回忆道:“1970年11月,就是沿着这条路,我和李必湖撸起裤腿在前面铁路涵洞的水坑里找到了3个雄花异常的野生稻穗。得知这一消息,正在北京开会的袁老师连夜赶火车回海南岛。确认后,他拍着大腿兴奋地说‘杂交水稻有希望了!’”

希望,来之不易。

“三系三系,三代人都搞不成”“国外从五十年代起就进行研究,至今没得到应用”“即使搞成了杂交种子,在生产上也没有利用价值”……对于杂交水稻培育,质疑声曾经不断。但袁隆平和他的团队从未退缩、放弃,从最初6年经历3000多次测交和回交试验失败,到后来南下广东,又赴云南、广西,他们头顶烈日、脚踩烂泥,四处寻找可用的野生稻和合适的育种基地,直至来到了海南。

在南红农场旁,记者碰见早年就跟着袁隆平做杂交水稻研究的陈秋香。“海南岛独特的气候条件,可以加速育种进程和种子扩繁速度。每年11月左右带着种子从湖南转移到温暖的海南,来年4月再带着新繁育的种子和成果回去,这已成为我们的必修课,几十年没间断过。”70岁的陈秋香退休后主动申请重返岗位,他感慨:“南繁适合育种,但也曾‘又难又烦’。从湖南来一趟,倒火车、换轮渡、转客车,短则一个星期,长则半个月。当时,椰树下搭张床就是房子,晚上睡觉,头上蚊子飞,床底老鼠叫。下地做试验,几个馍馍管一天,蹲在田里,硕大的蚂蟥、水蛇围着转。大家还编了句顺口溜打趣:‘十只老鼠一麻袋,十条蚂蟥做腰带’。”

就是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以“野败”为突破口,通过协作攻关,袁隆平和各地育种工作者先后培育出不育系、保持系及恢复系;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取得圆满成功;第二年攻克杂交水稻优势关……大面积亩产突破500公斤,与当地双季早稻和中稻的当家品种相比,增产20%-30%。

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在全国掀起南繁热潮。翻高山,过大河,渡海峡,几经颠簸,人们涌向南繁,就为了这颗萌动的种子。

走进南繁展览馆,墙上巨幅照片里,一位位育种工作者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的身影令人动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矮秆水稻之父”黄耀祥、北方杂交粳稻奠基人杨振玉、“西北瓜王”吴明珠、玉米专家李登海和程相文、抗虫棉发明家郭三堆……数十万科研人员在此辛勤耕耘,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育种“奇迹”。

如今的南繁基地,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大力支持下,育种环境大为改善,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科研、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条件越变越好,一代代南繁人对培育优良品种不懈追求的精神始终未变。每年到了冬春,就像候鸟追着太阳,近700家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的7000多名科研人员从全国各地汇聚到南繁基地育种、制种。

王效宁是其中一员。他从1997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现在是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记者找到王效宁时,他正蹲在三亚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田里与团队成员观察研究新品种长势。“这片试验田40亩,种的是选育的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比之前的品种抗病性更强、稳产性更高。”他捧着金黄的稻穗说,“看,虽然今年多次受台风侵袭,这穗仍结了150多粒稻谷。过阵子就要测产了,产量提高没问题。”

南繁人都记得袁隆平的名言:“追求高产更高产是永恒的主题”。海南省南繁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张培对记者说,几十年来,更新更优的杂交水稻品种不断在南繁诞生,南繁培育出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60%以上,产量持续提高。

党中央高度重视杂交水稻研究。2018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高温来到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他强调,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国家宝贵的农业科研平台,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

从杂交水稻到高产玉米再到抗虫棉花,中国已育成的农作物品种里,70%以上经过了南繁基地的培育,“南繁硅谷”正加快成形,为“中国饭碗”铸造坚实底座。

从南繁基地回京后不久,记者收到王效宁的一条信息:坝头南繁公共试验田晚稻测产完毕,双季亩产1586.86公斤,实现了袁隆平老师生前提出的攻关目标!(本报记者 邱海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12月17日   第 01 版)

“来这里打卡”系列报道

【来这里打卡(46)】“我能凭考试上大学了!”

【来这里打卡(45)】雷锋,从未离开我们

【来这里打卡(44)】“办大赛,中国自信得很!”

【来这里打卡(43)】北京站,见证“金名片”闪亮

【来这里打卡(42)】“把‘两弹一星’精神传下去”

【来这里打卡(41)】守护好这颗“绿宝石”

【来这里打卡(40)】“蔡家崖号”开上快车道

【来这里打卡(39)】南泥湾,还是“陕北的好江南”

【来这里打卡(38)】“东方红”奔驰在广袤田野上

【来这里打卡(37)】井冈翠竹依然挺拔

【来这里打卡(36)】追赶时间,“海鸥”展翅翱翔

【来这里打卡(35)】“为人民的宪法而由衷欢呼!”

【来这里打卡(34)】造大船,开出国门去!

【来这里打卡(33)】五星红旗,飘扬在地球之巅

【来这里打卡(32)】“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来这里打卡(31)】“有路的地方就有解放车”

【来这里打卡(30)】腾飞在辽阔的天空

【来这里打卡(29)】三河村,两次“一步跨千年”

【来这里打卡(28)】光影长河映射新中国巨变

【来这里打卡(27)】黄河奔向“幸福河”

【来这里打卡(26)】“共产党让平头百姓都能学文化”

【来这里打卡(25)】“我们的第二次命是共产党给的!”

【来这里打卡(24)】羊八井石峡,天路开通幸福来

【来这里打卡(23)】为你骄傲!“万里长江第一桥”!

【来这里打卡(22)】“中国第一展”打开一扇大门

【来这里打卡(21)】“铁人精神,永远都不能丢!”

【来这里打卡(20)】石河子有了新标签

【来这里打卡(19)】火车头,带我们驶向交通强国

【来这里打卡(18)】樱桃红遍厉家寨

【来这里打卡(17)】“金珠玛米,让我们见到了光明”

【来这里打卡(16)】红色血脉,在湘西热土流淌

【来这里打卡(15)】“工业中国”奋起的缩影

【来这里打卡(14)】雄赳赳!丹东英姿更昂扬

【来这里打卡(13)】“只有共产党把淮河治好了”

【来这里打卡(12)】幸福生活“铿铿”而来

【来这里打卡(11)】三亚,椰风海韵处处春

【来这里打卡(10)】体育强国梦,从这儿开始

【来这里打卡(9)】“现在的日子,攒劲得很!”

【来这里打卡(8)】看!这颗璀璨的“丝路明珠”

【来这里打卡(7)】 “新生活就从那时候开始”

【来这里打卡(6)】功业长永,红旗自有后人擎

【来这里打卡(5)】“阿拉幸福感老浓了!”

【来这里打卡(4)】北大荒,已成货真价实的北大仓

【来这里打卡(3)】“赵光腚”们如今过得有滋有味!

【来这里打卡(2)】这张考卷,历史给出了答案

【来这里打卡(1)】人民日报从这里走来

责编:张荣耀、夏丽娟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