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化名)说话直截了当,有点愠怒又有点无奈:“李河君的爸爸几乎是观塘村委会的话事人,上一届村主任是李河君的堂弟,本届也是他李家的人。人家财大气粗!”这种说法得到村里一些阿叔的附和:70多岁的李父在村里特有话语权。王君5月1日下午说,李河君暴富后实际上对观塘村委会其他村小组的帮助并不大。
鲜为人知的是,李河君的口碑在东源县老家褒贬不一。《时代周报》2015年1月29日曾报道,黄田水电站蓄水淹没了黄田镇乌坭村和清溪村的多处房屋、农田,清溪村的曾宪明、曾国常、曾瑞明和曾国文等村民至今都没得到黄田水电站任何赔偿,投诉无门。另外,乌坭村曾国安的桂山酒厂被水覆盖,在2013年2月4日与黄田水电站签署补偿协议书后,对方赔付了100万元,至今还有330万元款项未到位。曾国安对被淹的酒厂旧址,无力吐槽。
河源汉能员工不到千人?
在东源县成功投资了两座水电站后,李河君几年后迈出河源市,开始在广东、青海、浙江、广西等多地收购或新建小水电站。其中,汉能集团的前身华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历经和国家发改委、五大发电国企集团博弈并妥协,于2005年12月16日开建金沙江上的第一座民营水电站—金安桥水电站。
在开发水电站中积累了雄厚资本,低调隐秘的李河君2009年高调跨界光伏产业,时至今日在全国建立了9大产业基地。不同于国内其他的光伏企业选择晶硅技术,机械工程系出身的他选择了技术难度更大的太阳能薄膜技术。
李河君投资的首家光伏企业“河源汉能”,依旧坐落在他致富之地—河源市,这是他落子光伏产业的第一步棋。2009年7月与河源市政府签订协议投资建设,2011年11月正式投产。资料显示,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能为1000兆瓦。
在媒体近日质疑汉能集团之后,4月30日长江商报记者赶到河源汉能走访。记者在厂区看到,河源汉能占地500亩,面积在高新区几乎独占鳌头。公司内矗立着多栋庞大的厂房,厂房内机器轰鸣车辆进出频繁。身着Apollo和Hanergy双重LOGO工作服的子公司员工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我们是过来送配件的,对河源汉能生产状况不了解。”身着“中国武装”制服的保安则对记者说,“工厂照常生产,没有受到影响。”
有接近公司的知情人披露,“其实仅有两栋厂房正常生产,其他的厂房工人进出少。”
一名河源汉能工人说,员工的平均月薪为3000多元,如果每天加班会上4000元。这档薪水,在河源市并不高。
在离厂房三百米外的村庄,村民李强(化名)对河源汉能的生产能力嗤之以鼻,“奠基仪式时,李河君宣布将有近两万工人做事,我们村都以为靠上了大财主,开店面或出租房屋赚一笔。哪知道,几年过去员工还不到1000人。”
河源汉能的生产有波动吗?长江商报记者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
就在长江商报记者探访河源汉能的前一晚,记者采访了同样从事光伏产品的正泰集团一名郭姓管理层,对方并不看好汉能集团的光伏产业,“薄膜电池的生产成本太高,大规模商业化的应用条件不具备!”
与河源本地媒体疏离
摘除耀眼夺目的首富财富光环,李河君热衷畅谈社会责任和国家情结。曾豪言:“汉能没有什么不可能!”而今,他的社会职务光彩熠熠,包括: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全国青联委员、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等。
多年来,李河君游离在公众的视线之外,“闷声发大财”,极少接受传媒的采访。即使河源的党报《河源日报》都很难采访到他。长江商报记
责编:庞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