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有兰州市民称部分城区自来水出现异味,并出现市民在超市、商店成批购买矿泉水的现象。当日晚,兰州市官方就此公开回应,称水质各项指标符合饮用水标准,但由于没有说明自来水出现异味的原因,不少市民仍存疑虑,有人还在成批购买矿泉水。(3月4日新华网)
据报道,4日早上,有市民和网友反映兰州部分城区自来水有种氨氮味,很难闻,喝起来有种涩涩的味道,继而向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诉,回应则称,近期水质检测都达标,未发现水质异常。而市委宣传部也慌忙发布检验结果,水质各项指标符合饮用水标准,市民可放心饮用。但就自来水出现异味的原因,兰州市官方未具体说明。
又是自来水,又是兰州,还记得去年4月份,兰州就因为自导自演的自来水“符合标准”引起公众的不满,然而一年过去了,兰州市政府根本没有吸取教训,仍然被动的辟谣“水质符合饮用标准”,对于自来水为什么会有刺鼻异味仍然未作解释。
不得不说,类似“放电影”似的的节目安排又一次在人们眼前浮现,此时公众早已厌倦,这样“狼来了”的谎言自然无法阻止人们哄抢矿泉水的“浪潮”,城关区东郊巷的几家临街店面,矿泉水已经销售一空。
众所周知,自来水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一旦水质出现异常,政府和供水企业理应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的“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规定,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查明异味的原因,并及时告知广大民众,打消人们的疑虑。
然而,一些地方却“反其道而行之”,把政绩、声誉这些“身外之物”摆在前面,欺上瞒下,对应该公布的信息“藏着掖着”,甚至拍着胸脯告诫“没有问题”,大胆辟谣,对应及时发布的信息拖拖拉拉,而当问题再也“捂不住”,出现难以控制局面的时候,就退而求其次,再来“道歉”。殊不知,这样会适得其反,当真相大白,群众遭殃,民众就会对政府大失所望,政府的公信力必然严重受损。
笔者认为,自来水异味缘何让公众成了“惊弓之鸟”,又一次哄抢矿泉水不仅表现出了人们对于政府、社会的不自信,也表现出了政府对于社会和民众的不自信。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滴水映射出大责任。如果官方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语”或遮遮掩掩的不作为、乱作为势必影响政府的正常发声,亡羊补牢,那是已晚矣,再权威的声音也无人会去相信,这样就造成了官民互信的“裂痕”。
事后补救不如事前预防,民心如镜不可蒙尘。兰州市政府要深刻反思,从一点一滴做起,重塑政府公信力,提高应对复杂事件的能力,打破“狼来了”的枷锁,对于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政府应在第一时间权威“发声”,向人民群众“交实底”,不能总让公众的疑问牵着鼻子走,要主动澄清事实,主动发声,引导舆论,解决民众心中的质疑,赢得群众的信任。对于发布不及时、拖延、不作为、渎职失职的相关人员要追究责任,严肃问责。
另一方面,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将自来水质量检测和监管的过程全面公开,多听群众意见,让群众多参与决策,强化对政府政策执行的监督,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能监督,不断把人民群众的期盼融入政府决策和工作之中,消除隔阂,把丢失的信任找回来。
责编:贾雯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