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新发地的一位商户对自己的销售做了统计,他在某一天销售了8头(猪),16片白条(猪),获得毛利18元,销售1片白条(半头猪)仅获得1元多一点的毛利,当日获利不够当日的饭钱。卖16片肉挣了18块钱,是个老商户,新发地市场有1个新商户,那天只卖了3片肉,赔了100元。”7月末的最后一周,新发地统计室负责人刘通在一篇报告中提及了在市场的这一见闻。
和7月份飙涨的猪肉价格相比,上述商户的遭遇多少让外界看来有些匪夷所思,表面上来看,猪肉价格的疯狂上涨,应该可以使参与的各方都能斩获可观的利润,但长期在一线观察的刘通却从数据中敏锐地感觉到,此轮猪肉价格疯狂上涨,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供需失衡”那么简单。
而在8月5日,农业部也发布了对当前生猪价格走势的相关解读。农业部生猪市场预警专家组认为,这轮猪价累计涨幅较大,是生猪产能持续调减后的结果。
肉价4个月内上涨超过50%
刘通向《证券日报》介绍,进入7月份以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进入盘整阶段,在高价状态下小幅波动。7月份,白条猪的最高价是11.4元/斤,比6月份的10.38元/斤上涨9.83%;比5月份的9.05元/斤上涨25.97%;比4月份的8.73元/斤上涨30.58%;比3月份的7.83元/斤上涨45.59%。按当月最低价计算,7月份的最低价10.63元/斤比3月份的6.88元/斤上涨54.51%。
在整个7月份,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加权平均价是11.05元/斤,比3月份的7.29元/斤上涨51.58%。
而从供应量上来看,今年7月份的日均上市量为1710.81头,比6月份的1845头减少7.27%,比5月份的2013.26头减少15.02%;比4月份的2078.77头减少17.7%,比3月份的1824头减少6.22%。
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7月份的日均上市量减少12.47%,比2013年同期减少3.4%,比2012年同期增加12.99%,比2011年同期增加31.92%。
刘通认为,从这些数据来看,肉价的持续高位,单纯地以“供需失衡”来下定论有失偏颇:“今年7月份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明显高过2012年同期,说明肉价上涨,并不完全是供应不足造成的,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
刘通介绍,这个因素就是涨价预期。农业部的信息显示,7月份第4周,全国480个集贸市场活猪价格每公斤17.05元,连续上涨18周;猪肉价格每公斤26.10元,连续上涨17周。与上年同期相比,活猪、猪肉分别上涨25.1%、17.9%。随着猪价上涨,猪粮比价于6月份第3周达到6:1之上,生猪养殖结束了近1年半的连续亏损局面。目前猪粮比价为6.93:1,出栏一头商品肥猪可盈利250元左右,处于正常盈利区间。
农业部生猪市场预警专家组认为,从供求形势看,未来几个月生猪产能仍然维持低位调整,出栏保持平稳,而下半年是畜产品消费旺季,需求会有所增加。因此,预计后期生猪供求大体处于紧平衡状态,猪价仍将处于周期性上涨通道,中秋、国庆期间受季节性需求拉动,阶段性涨幅可能会稍大一些。但随着生猪产能调整基本见底,后期如不发生重大疫情,市场供应有保障,不必过于担心保供给问题。
此次肉价的狂涨,让许多业内人士不禁想到2011年的情景,农业部的信息显示,与2011年猪价暴涨相比,目前猪价上涨有两点不同:价格水平和涨幅不同;养殖效益不同。
据农业部监测,2011年猪肉、活猪和仔猪价格分别涨至每公斤30.39元、19.75元和37.24元,均高于目前价格;猪肉和仔猪价格累计涨幅分别为32.3%和98.4%,也高于此轮涨幅。2011年猪价上涨期间,生猪养殖始终处于盈利状态,而此轮猪价上涨是前期猪价大跌、长时间亏损后的恢复性上涨,生猪养殖刚刚扭亏为盈。
“北猪南运”发生逆转
不过,在这几个月的过程中,肉价上涨之后,养殖场必然要利益均沾,毛猪价格开始上涨,所以,今年6月中下旬,北京地区的肉价率先上涨,然后拉动猪价上涨,由于北京地区肉价涨势迅猛,猪价涨势迅猛。
在6月上旬,行业内的现象是“北猪南运”,由于北方毛猪价格快速上涨,短短几天,价格超过了南方毛猪的价格,到6月下旬,反而出现了“南猪北运”,毛猪的流向发生逆转。
“并不是北方毛猪发生了短缺,而是屠宰场拉高肉价、顺势拉高了猪价,6月中旬以后,北方地区肉价上涨的时间领先于猪价上涨的时间,肉价上涨的幅度领先于猪价上涨的幅度”。刘通对《证券日报》介绍,在往常,进入夏季之后,南方由于饲料储存等原因,养殖成本要高于北方,因此,夏季通常是北猪南运,但由于此轮价格上涨中,北方猪价的疯涨,获利本能之下,南猪逆转流通惯例,开始北运。
卓创资讯的数据也显示,近期国内生猪市场呈现北涨南稳的局面。北方存栏量下降,加之受降雨天气影响,养殖户惜售情绪再现,8月3日山东均价在17.8元/公斤,较上周五涨幅1.48%,有部分成交达到18.0元/公斤-18.2元/公斤。南方高温,需求疲软,随着近期出栏量增加,局部地区价格有微跌,但存栏量整体仍处低位;另外受北方涨价支撑,业者仍持看涨心态。预计近期猪价延续北涨南稳的态势。
最近1个月来,北方地区毛猪的价格一直高于南方产区,“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尽管北方地区毛猪的价格为南方产区毛猪价格上涨打下了基础,但是南方产区毛猪的价格始终没有追上北方地区。即便是某几天追平北方地区的价格,仍然表明北方地区毛猪的价格属于偏高的状态,不被全国市场所接受。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什么原因使北方地区毛猪价格产生泡沫。”
刘通从数据显示分析,泡沫产生的动力就是养殖场、屠宰厂对肉价大幅上涨的预期。
屠宰厂或者屠宰厂的代理商,把白条猪运抵市场后,口头禅就是出厂价“又涨了”。分析认为,毛猪的短缺程度并没有达到严重的程度,前期肉价涨幅过大、过快存在着人为拉动的因素。
“我们知道,2011年是毛猪供应相对紧张的年份。造成当年肉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能繁母猪存栏量明显下降;疫情比较严重。今年肉价上涨主要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所致,几乎没有疫情,所以今年肉价上涨的动力远远没有2011年那般强烈,如果立秋之前的价格没有突破7月初的价位,那么一直到春节前都难以突破7月初的价位了。7月初的价位极有可能就是本轮肉价上涨的最高点。 因此,对于养殖场来说,顺时出栏仍然是首选。惜售有可能会减少收入。”刘通介绍。
8月初肉价仍在上涨
在经过了此前的疯狂上涨之后,刘通从数据中分析认为,7月初的肉价是一步到位甚至越位的,因此,后续上涨乏力,但在8月份,仍将保持高位。
“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在7月4、5、6日达到了11.4元/斤的价位后,7月份肉价未再突破这个价位,这反映出两个问题。首先,如果毛猪供应不足,在7月下旬,临近立秋节气市场需求转旺,肉价应该有所反弹,但并非如此,这说明月初肉价上涨并不是屠宰厂所说的‘收不上来猪’导致的,如果月初收不上来,月末同样有这样的问题,月末需求好于月初,价格应该是超过月初;其次,肉价上涨的势头已是强弩之末,2011年夏季,毛猪供应短缺程度比现在明显,肉价最高出现在当年的6月23日,当时业内认为,立秋前后能突破这个价位,但立秋前后平安无事,而且,直到现在都没有突破这个价位,因此,后续上涨是乏力的,不过肉价可能会在立秋节气前后再跳一下。”刘通介绍。
由于长期在一线,刘通对市场的走势十分了解,对于此次肉价的上涨,刘通有些无奈:“这是规模化养殖的悲哀。本来把实现规模化养殖视为防止肉价大起大落的良方,但规模化养殖发展起来以后,由于这些企业市场占有率较高,拥有对价格的把控能力,这是个鲜明的讽刺”。
从这些数据及刘通对市场情况的介绍可知,肉价的上涨,并不能使所有的参与方都获得利润,以上述新发地商户为例可知,卖分割肉无利可图,影响了商户销售的积极性。每天进的白条猪,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老客户,老客户对价格的反映比较敏感,肉价过高有可能造成老客户的流失。所以,在白条价格上涨以后,分割肉上涨的幅度很小,远远小于白条猪上涨的幅度。因为猪肉涨价过快,消费者的采购量就明显减少,商户最怕自己的老客户流失,所以为了留住老客户,分割肉的价格上涨的幅度很小,销售分割肉的商户普遍微利或亏损。
而且,价格迅猛上涨,很容易对养殖场产生误导,激发养殖场扩大产能的冲动,使好不容易压缩下来的产能迅速恢复,养殖业重新跌入低谷。
责编:赵雪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