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2013年9月1日,革命卫计委强制要求使用由该系统进行器官分配,由此,中国的器官匹配,开始全部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2014年,该系统正式纳入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进行管理。
许戈辉:我想知道这样一套系统,是参照一些什么样的比如说国际上已经使用的,已经被证明比较公平、合理、透明,这样的体系来的,又是由哪些参照了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
王海波:2009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了这个器官分配政策的研究,因为大家有一个误解,觉得器官分配的计算机系统,它是的主体是个计算机。
许戈辉:不是吗?
王海波:它实际上,它是围绕着。
许戈辉:不是只有它的主体是计算机这事,才能做得比较公正吗?
王海波:计算机是个技术平台,但它围绕的,它忠实执行的是国家的器官分配的科学政策,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这样子的,所以我们是有机会能够看到十几个国家,研究了十几个国家,它们的器官分配政策,然后从它的政策当中,我们先做了国际的器官政策的荟萃分析,然后再从这个荟萃分析当中,产生了我们国家器官移植分配科学政策的草案。我记得当时黄部长一个字一个字去改,所以这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然后这个过程,这个草案经过我们专家反复的论证,最终是由我们国家卫计委发布,这个在我们网上都可以公开看到,在国家卫计委的网站上可以看到。然后围绕这个政策,构建计算机系统,所以这个是我们在2011年4月份的时候,开始了试运行,直到2013年的9月1号,国家卫计委发布了这个人体器官获取分配的管理办法,然后这个系统才变成一个全国的系统。
黄洁夫:强制性的执行。
王海波:强制性的执行。
黄洁夫:强制性的执行,这里边呀,都必须进入到这个体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取消死刑器官来源的重要的依据。
许戈辉:你现在能稍微给我解释解释这个系统怎么能够做到这个事,真正就是公正的、公开的、透明的?
王海波:那么这个有一个实际的案例,可以证明这个计算机系统确实执行了这个政策。那么就是在上海的第一例的器官捐献,新闻报道是一个崇明的大叔,他不幸脑死亡,家属就要捐献器官。那么巧的是,他的孩子,他的儿子是一个中末期肾病的患者,他需要透析,家里经济还比较困难,为透析花了很多钱。在捐献者生前,就想把这个器官捐给他的孩子,就是亲体捐献,他的儿子不要,说我不要,你是家里的支柱,你不能这样把器官捐给我,现在他脑死亡了,那么就要把这个器官捐出来,给这个孩子,同时也把其他的器官给捐出来,能够救像他孩子一样的这个其他的患者。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计算机系统是没办法确保把这个器官指定给某个人的。
许戈辉:亲人之间不能指定吗?
黄洁夫:我们的政策没有覆盖这一点,所以计算机系统没法执行这一点,如果是要执行这个的话,那么就要绕开系统,那么这个就违反了我们下来有个规定。所以当时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上海市就询问这个我们的技术指出,他们打电话给我,我就直接和世界卫生组织还有国际移植协会的主席通了电话,询问一下这样来做,是否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关于器官捐献的一个指导原则?另外有没有先例,那么得到的答复是,这是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原则,而且在国际上是有不少先例的。那么当然也把这个事情给卫计委做了汇报,他们都同意,所以就同意他,其中有一个肾脏是给他的儿子,那另外的器官经过系统来分配。
但是很可惜,他父亲和他的血型匹配不上,所以这个器官没有能够给他的孩子,但是他的家人还是做出了继续捐献器官的这个决定,那么就有一个新闻报道来讲这个事情,而且记者们也很感叹,他帮了很多人,但是没有帮到自己。
许戈辉:没有帮到自己的孩子。
王海波:但是因为我们的系统当中,有直系亲属加分的这个规定,所以呢这个计算机系统,就自动给这个孩子加了三分,意味着他比别人多等了三年的时间,他就一下子跳到了第一位,恰好一个月以后,就是上海市的第二例捐献,那么配型成功了,那么这个他的孩子呢,就得到了他父亲想给,但没有给的那个器官。
责编:贾雯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