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真实的中共谍战:不许收买、色诱、暗杀

2015-07-06 22:13:41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
字号:

  在抗战的严酷环境中,中共终于形成了成熟的地下工作原则

  进入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通过总结经验,为地下斗争提出了“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当时国共两党虽然在对日作战中形成战略上的合作关系,国民党当局仍不承认中共组织在国统区有合法活动地位(只有个别谈判代表除外),并把“防敌(指日本)防奸(指共产党)”作为秘密斗争的基本指导原则。此间,国民党的军统、中统在对日本进行秘密战的同时,将中共地下组织当作第二位的打击目标。

  抗战期间,中共中央在延安建立了社会部,并对党的地下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门培养,教育他们掌握对敌斗争的政策原则和秘密工作纪律,并进行了秘密技术的训练,使党在隐蔽战线的斗争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周恩来根据国统区工作特点,总结发展了十年内战时他提出的党员职业化原则,又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化”(职业化、社会化、合法化)政策,成为党在国统区开展地下工作的基本方针,也成为在日本占领的沦陷区的秘密工作指针。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等日占区的秘密工作,主要通过发动群众建立地下组织,帮助新四军的军事斗争。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南方局直接领导西南工作委员会负责川、云、贵、湘、鄂的党的地下工作,也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南方工作委员会(简称“南委”,负责粤、桂、赣、闽、浙的地下工作)却因建立秘密的武装据点暴露了组织,在国民党特务搜捕下大部损失。后来周恩来总结其教训时说,“根本原因是秘密组织与武装斗争同时并用,致工作路线发生许多错误。”“在大后方的党,只能全力执行中央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候时机的路线,不能同时采取武装斗争的路线。”地下党组织不能同时兼搞武装斗争,这成为当时中央确定的一条原则。

  如今一些影视剧为了提高收视率,描写地下工作的镜头频频出现“枪战”和武打,甚至把地下工作者表现为武林高手,这完全违反了隐蔽斗争的原则。当年中共的地下工作者除有军警的掩护身份,都不能拥有手枪一类武器,否则路上遇敌检查便会暴露。即使是在上海影响很大的特科“红队”,总共也只有四支手枪,成员平时外出也不许携带,只有在执行除奸的特殊任务时才能使用。

  中国共产党的隐蔽战线斗争有别于国民党和其他政治派别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群众工作、情报工作与统战工作的有机结合。这一特点的形成,与周恩来在抗战时期对统战工作的倡导、推动息息相关。周恩来多次指出:情报工作要通过交朋友,通过往来谈话做工作;要建立据点,建立关系,深入社会;要见缝插针,做串门的生意;扩大了团结的基础,即扩大了工作开展的可能。抗战期间中共隐蔽战线斗争的最大成就,便是争取了社会各阶层同情共产党的事业,这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心者同样易于得情报

  国民党在大陆无论公开或隐蔽战线都打了大败仗,以致于丢了江山逃到海岛,其原因在当时可谓有识者尽知。自古人称“失人心者失天下”,蒋介石自然也不例外,他本人私下在日记中也承认此点,现已公开的保存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蒋介石日记》中便有清楚记载。如1949年2月3日蒋介石下野后在浙江奉化老家反省,便“痛感当政20年,党政机构守旧、腐化,只重做官,不注意实行三民主义”,“对于社会与民众福利毫未着手”。在中国这样一个民众困苦不堪的国度中,最高当政者20年间“对于社会与民众福利毫未着手”,怎能不被愤怒的人民推翻呢?作为国民党政权的后台老板美国也不讳言此点,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全国新闻俱乐部发表讲话时便说:“蒋介石并不是为军事优势所击败,而是为中国人民所抛弃”。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虽在私下和小范围内承认丢失大陆的真实原因在于人心,然而出于反攻和凝聚岛内人心的需要,在公开宣传中却不能说共产党的胜利是得人心所致。国民党在台湾解释失败的原因,只好归咎于所谓“共谍渗透”,这除了掩饰自己的无能,又为当年在岛内实行特务统治和白色恐怖找到了借口。近些年来,台湾的一些宣传品及其响应者又重提和炒作“共谍”决定胜败的老调,其目标同样是从历史根基上否定当年中国革命胜利的合理性。其实无论是从历史事实还是从社会进程的基本规律看,此种论调荒谬到了可笑的程度!

  当年国民党在大陆是实力最强的执政党,拥有最庞大的特务组织如中统、军统、宪兵以及警察机构,共产党却是个穷党且没有很大的情报组织。为什么国民党得不到多少共产党的内部核心情报,自己内部却到处被其所说的“共谍”渗透呢?甚至连众多“党国要人”和将军们都秘密为共产党服务呢?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国民党的统治极其不得人心,以致于内部人员也纷纷转向共产党,其情治机构也极其腐朽无能。

  可叹的是,近些年国内有些影视和文学作品的作者却不明白这些基本道理,再加上迷恋于刺激眼球的“谍战”,也突出所谓“情报决定论”。其实了解当年历史的人都知道,共产党赢得战争的决定性因素,是土改革后那些戴着大红花参军的数百万翻身农民,是上千万民工所推的独轮车和肩上的扁担??隐蔽战线获得的情报起到的只是加速剂作用。

  “政治基础、党绝对领导”两条原则,才是隐蔽斗争的灵魂

  取得全国胜利之后,中共情报工作负责人李克农在1950年专门用了半年时间组织总结党的情报工作经验,强调了党的绝对领导和以政治基础为主的两点原则。当时苏联情报专家来华介绍经验时曾说,用金钱、美色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情报,李克农对此气愤地反驳道:“我们过去没有这样干,今后也不会这样干!我们主要靠交朋友、做政治思想工作,有时也用一些金钱,但只是辅助手段。”

  近年一些以追求刺激的电视剧中出现的“地下工作者”,既不谈政治觉悟也没有组织领导监督,成了“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式的人物。真实的历史情况却证明,离开党组织领导的地下情侦工作必然会走上歧途,顾顺章叛变的重要原因便是他从不参加政治学习而没有应有的觉悟,党组织又因他工作特殊而未很好监督。吸取这些教训后,党的地下工作尽管多是单线联系,组织上也要经常对下属党员在政治上和生活上进行检查,对有危险倾向者要及时教育或切断关系,反腐斗争也体现在当年的隐蔽斗争中。

  当年党的地下组织发展关系,都是以政治觉悟作为基础,而不像某些影视剧作品那样用哥们儿义气、爱情吸引等手段。当年残酷的斗争证明,如果脱离了政治理想信念的凝聚,个人关系和一时的感情狂热只要日久都会生变,对明知是敌对阵营的人产生爱情更属天方夜谭。在革命战争期间,中共在隐蔽战线能取得那么辉煌的成就,根本原因是靠正义的信仰争取和打动人心,靠组织力量凝聚广大群众作为掩护。共产党的地下工作人员经常能打入敌营,恰恰由于国民党腐败不堪,内部松散且离心离德。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的女儿和其他许多高官的子女纷纷秘密加入共产党,也是因他们看到身处的高层有太多的黑暗,认为延安才代表光明。当时国民党的中统、军统除了利用少量叛徒,一般很难打入共产党内,原因也在于革命队伍组织严密,艰苦奋斗环境也为特务分子无法忍受。智慧来自群众,力量来自信仰,是党的地下工作胜利的源泉。

  回顾当年中共隐蔽斗争胜利和国民党在此领域失败的历史经验,人们便可看出决定其胜负的关键也在于用正义性争取人心。2500年前写成的《孙子兵法》对间谍使用便总结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共产党“用间”的成功,恰恰是在“圣智”和“仁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秘密战线的较量同样是人心的较量,国共双方隐蔽战的胜负对决,其基本因素也正在于此。

  链接:谍战剧中的历史谬误

  1、传递情报没有那么“玄”

  最初,共产党传递情报的方式主要是靠邮政通信,但经由国民党控制的邮检很不可靠。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中,也有用碘酒显影的方式来传递情报的史料。1928年,中共中央决定建立无线电台。周恩来指示李强自行装配电台,派张沈川考入国民党的无线电学校,还选送涂作潮等4人到苏联伏龙芝军事联络学校学习无线电技术。1928年春,周恩来亲自编制了第一部密码“豪密”(周恩来当时化名“伍豪”),并确定了秘密工作的方针和方法。1930年9月,周恩来又在上海举办训练班,为各地苏区和红军部队培训无线电干部。

  《潜伏》中余则成用的收音机也是现实中经常使用的传递情报工具,而布告栏前的会面,在《东风雨》和《风声》中也曾出现,这叫“暗语”,只能传递非常简单的情报信息,比如“我有危险”、“立即撤退”之类,但这种方式比较低级,无法传递准确的地点和日期等信息。此外,还有的人用皇历、《唐诗》等普通的书用做传递情报的道具,当年国民党时期人人家中有一本蒋介石写的《中国之命运》,它也成为很多人用来传递情报编写密码的常见工具。

  《东风雨》中比较“玄”的一段是柳云龙通过弹钢琴来传递摩斯电码的片段,在历史上只有欧洲人用过这样的方式,在中国人的情侦史上基本没有以这样的方式来传递情报的,因为这对于双方的音乐素养要求十分高。

  2、“录音拼凑”穿越历史

  《潜伏》剧中一段录音取证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李涯、谢若林通过假八路军战士许宝凤套取了翠平的录音材料,让翠平的真实身份暴露,余则成面临空前的危机。好在余则成熟悉录音操作,派人设计获得李涯、许宝凤的语音资料,拼凑成“李涯是共产党”的录音,绝地翻盘。拼凑录音材料在技术上是可能的,只是1949年还处于电子管时代,所有录音机都大如皮箱、笨重不堪,微型录音机出现是集成电路时代以后的事情了。这段情节固然好看,却不合历史真实。

  3、潜伏名单太过简单

  在《潜伏》剧中,余则成先收到五百人的潜伏人员假名单,后来又敦促保密局总部发来真实的名单,只有96人。名单均为印刷字体。这两份用现代电脑打字排版、打印的名单都只有名字。在1949年,中文印刷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排铅字,速度缓慢,仅仅印刷一份不经济,还容易泄密。所以这类电文稿件都是手写(译电员也因此被要求写字快且工整)。真正的潜伏名单上也不会只有姓名。天津这么大,重名重姓者众,上哪里去找名单上的人?真正的潜伏名单上有真实姓名、化名、代号,以及住址、职业、体貌特征、联络方式和接头暗号等重要信息。潜伏报务员还有约定电台呼号、波长、联络时间、双方代号、密码更换方法等。历史上,南京保密局总部发给天津站含有潜伏人员名单的电报,足足有两三千字!

责编:赵雪晨

关键词:暗杀,1927年,特科,1950年,侦察保卫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