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家乡的年味儿:过年粿香浓

2015-02-20 11:08:40来源:海外网 分享:
字号:

发粿

发粿

发粿

在中国过年辞旧迎新,家家户户免不了要做些粿品或祭拜祖先,或敬奉神灵,既表感恩之意,也赋予迎春纳福的美好祝愿。祖国幅员辽阔,各地民风民俗迥异,做的粿品自然也各不相同,各具特色。在我们家乡,人们做的是鼠壳粿或乒乓粿。

春节临近,又到了做粿的时候,我们姐妹几个都汇集到家里来。母亲在世时一向很重视敬神拜佛,祭祀先人,粿品一直要自己亲手做,于是在家里建了大土灶,说是蒸粿容易。已值仗朝之年的父亲负责烧火甜水,伶俐的小侄子也跟着在灶前看柴火,忙个不亦乐乎,白皙的小脸蛋也热辣粉红起来,如涂胭脂般可爱迷人。我们几个大人在天井边做粿边开心聊天忆往,有的和面,有的包馅,有的印模,分工合作。我们除了做鼠壳粿,按习俗还要做些发粿。

鼠壳粿或乒乓粿所包的馅一样的,只是粿皮不一样。馅是把花生米、爆米粉、冬瓜册、芝麻等剁碎和白糖混合在一起。如果做鼠壳粿就得采摘一种叫鼠壳的植物叶子捣碎,煮成鼠壳泥,再和上糯米粉。要是做乒乓粿,就用糯米粉和着黑芝麻粉或其他的当粿皮包馅,粿皮还得先蒸一下,然后拿起来再和面粉用力揉捏到有定弹性,半生不熟的。粿蒸熟时香气四溢,可口诱人。

小时候,大人们要做乒乓粿得提前几天准备馅料,叫“凹乒乓”,说是这样馅料才有粘性,香气更浓。记得母亲弄好了馅料就放到床底下,物资严重匮乏的年代里,看着那些飘散着黑芝麻香气的馅料,我们垂涎三尺,偶尔明知会被家长骂还是经不起诱惑,悄悄钻到床底下偷偷拿一点点解馋,妹妹偷吃得稍微多一点,如今竟成了我们的闲谈笑料。那些年,家家户户生活困窘拮据,能吃上乒乓粿已是很奢侈的享受,但人们为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平日里还是省吃俭用,到年末多少做些乒乓粿或鼠壳粿,但那都是当祭品,没有多余的给家人吃,所以有俚语曰,“鱼数圈,粿数个。”父老乡亲为祈求新年能“行好运,挣大钱,快乐开心”,所以还用面粉和着适量白糖水做成面包,有的加上花生米,美其名曰:发粿。蒸发粿时炉火要大,蒸出来的面包顶端才会自然裂开,这意味着来年诸事顺利,乐开怀。年幼时,要是家里做的发粿有加花生米的,总要在粿熟时看看有没有花生米掉出来,可以捡着吃。偶尔还会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挖个花生米吃。粿蒸熟整个家里弥散着浓郁的粿香味,饥肠咕噜的我们看着那一个个香喷喷的米粿只能望粿兴叹,流口水,要是能立刻吃上一个半截,那该多好,多幸福啊!

看着家人望粿兴叹,饥不果腹,聪明贤惠的妇女们别出心裁,就地取材,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给大家解馋——包菜粿。在农村,家家户户都种菜,于是大家便用包菜或白菜切小,没油没肉,只下点盐和胡椒粉,煮熟做成菜包子,我们叫菜粿。菜粿是不拿去当祭品的,蒸熟了我们就可以饕餮一番,在当时能吃上热气腾腾的菜粿也是一种享受,快乐无比,所以至今念念不忘。

每当过年前做粿,父亲还常常给我们讲述他一件可笑又伤怀的往事。年少时,有一次年底他出海捕鱼回来,饥饿难耐,几乎差一点饿昏了,正好奶奶做了鼠壳粿还没蒸熟,他二话不说拿起来就狼吞虎咽,连续吃了两个才缓过神,奶奶从外面回来,父亲跟她说,好像粿皮还蒸不熟,有点粘牙了。奶奶既伤心又心疼,无奈地跟我父亲说,粿还没蒸的。艰难岁月,往事不堪回首!多少辛酸,多少伤感,夹杂着多少心声泪痕……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如今总算熬到头,过上幸福的日子,丰衣足食。每到年底做粿,一家人聚在一起做粿祈福,总要说起往事,忆苦思甜,且行且珍惜。(文/图: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 汤夏冬)

责编:郝青

关键词:年味儿,家乡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