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44)】无悔的沉默

2021-04-27 04:27:25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生成海报
字号:

一字之差,人们差点错过一位传奇英雄!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不久,四川省合川县四区隆兴乡南亚村青年蒋诚随部队入朝作战。不久,他迎来了参军以来最大的生死考验——上甘岭战役。

敌军企图在志愿军防线中央打开缺口,其中537.7高地因扼守咽喉,成为双方争夺的一个焦点。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短短几个小时之内,敌军便向我3.7平方公里的防御阵地上倾泻了190万余发炮弹,地表工事全部被摧毁,两个山顶被削低了约2米。

敌人一次次冲锋被击溃了,然而,又一波冲锋汹汹袭来。我军伤亡越来越大,阵地几近失守。千钧一发之际,蒋诚作为机枪手,随同所在的部队前往支援。

突然,一颗炸弹在蒋诚身边爆炸,弹片在他肚子上划出了一道大口子,顿时,鲜血喷涌,肠子都流了出来。蒋诚硬是把肠子揉进肚里,继续战斗……

这场战斗,凭着过硬的军事技能,他个人累计歼敌超过400人,被志愿军司令部记一等功。

战争结束后,蒋诚复员回乡。乡亲们只知道他是个普通的复员军人,当地政府也没有按政策为他安置工作、落实待遇。人们只看到一个朴实的农家汉子,每天下地耕田、种桑养蚕。

这种平凡的生活,蒋诚一干就是30多年。

1988年,县里组织修订县志,尘封数十年的档案被翻了出来,人们这才发现,原来县里藏着一个大英雄呢!

这是咋回事呢?

抗美援朝时期,但凡将士在前线立功,都会向战士所在家乡邮寄《喜报》。因为工作人员的疏忽,蒋诚家乡的地址应该是“四川省合川县四区隆兴乡南亚村”,而《喜报》上却误写成了“四川省合川县四区兴隆乡南亚村”。巧的是,兴隆乡、隆兴乡都在合川。

就这样,《喜报》发了好几次都因“查无此人”被退回。

“老人家,《喜报》出错,当年您为啥不找政府去说?”总有人问。

“共产党员,不能给组织添麻烦。”蒋诚的回答永远只有这一句话。

如今,蒋诚已93岁高龄,他从未对自己的沉默后悔过。(记者 王俊岭 刘新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4月27日第01版)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系列报道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43)】这个保安有点儿牛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42)】“‘十二’永远是咱的家人”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41)】东海边,有群姑娘叫“海霞”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40)】“手心手背都是肉!”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9)】夏森的“华服”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8)】“青稞博士”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7)】袁占彪的二次选择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6)】父女接力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5)】“我正陪你回家!”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4)】新疆有个“瓜奶奶”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3)】“只要奋斗日子就不会差!”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2)】草原额吉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1)】“这是李保国在笑呢!”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0)】警报器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9)】英雄拉齐尼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8)】溜索不见了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7)】一诺千金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6)】“我们一起干!”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5)】“你瞧俺这好家风!”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4)】“买断”外公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3)】特殊旅客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2)】诚信奶奶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1)】127本“存折”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0)】泡菜传奇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9)】“春运母亲”,找到你了!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8)】尕老汉种树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7)】眼睛长在心里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6)】父亲的心思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5)】爱情天梯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4】110面五星红旗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3)】“义马”引出的故事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2)】10万颗红豆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1)】1元厨房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0)】李子走了!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9)】“人家老张做得对啊!”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8)】这个温暖的家!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7)】雷锋存折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6)】不一样的脚步声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5)】峡谷里那盏灯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4)】六老汉治沙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中国石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就是啃,也要啃出一条路”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接力“兰小草”

责编:叶壮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