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为何选择辞职

2015-11-24 08:22:24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分享:
字号:
摘要:尽管对于当前中国是否迎来新一波官员下海潮舆论界仍存在分歧,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辞职正在成为一些官员的选择。有数据显示,能够升至处级的中国公务员有60万,其中只有6000人可以成为厅局级后备干部,至少需要11年才能升到正厅局级。

  体制内外

  对于离开体制的官员来说,辞职的原因或许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做出这个选择都并非易事。

  泸州石宝镇原副镇长赵光华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他周围的基层工作人员不少人都流露过辞职的想法,但很少有人敢真去做。

  一位前同事发短信给他说,“我的父母和妻子认为辞去公职对于出生农村的我以及我们这个家来说太冒险了,他们觉得我还是应该过平淡安稳的日子。说实话,我自己其实也并不是那么坚决,加上得不到家人的支持,我想这个事情还是先放一放。”

  “说到底,他们都不愿意离开体制。”赵光华说。

  一位刚离开国家某部委不久的辞职官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对于辞职,他们需要权衡的因素很多,包括个人的前途、家庭、收入、社会地位、别人的评价……

  “有时候真的很纠结。”他说。

  这位辞职官员说,在整个过程中,最让他们不舍的还是体制内的身份。“一旦脱掉这身衣服,你很可能会发现,你什么也不是。”他告诉记者,辞职后他感觉最大的变化是“以前是别人求你办事,现在是你求别人办事”。这种身份的转变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能适应的。

  辞职是一个隐秘的话题,在官场更是如此。

  浙江省平阳县原副县长周慧在辞职感言中有过这样的感慨:“辞职只不过是换工作,换地点。但如果这个职位是个官位,而且是个有点分量的官位,事情就变得复杂了。如果辞官的这个人在某种程度上前景还被看好的话,情况就更引人侧目了。我想,这就是中国式辞官。”

  前述辞职官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他手机里有一个微信群,都是从原单位出来的前同事,“很多话,除了我们自己,几乎找不到交流的对象。”

  他告诉记者,他们会在群里交流辞职心得,分享求职信息。比如,前一阵有人问跳槽后该选择哪种企业?过来人就会告诉他,“去私企要选对老板,去日韩企业要准备忍受委屈,美国公司的待遇不错,但工作比较累,相对而言,去欧洲公司性价比最高。”

  一旦辞去公职,跳出体制,除了获得丰厚的报酬外,这些辞职官员认为,最大的享受就是没有了之前官场上的束缚和压力。

  赵光华辞职前曾分管镇上的交通。他对采访他的记者说,以前当副镇长晚上睡觉的时候,要是外面下起了大雨,他总是担心会不会有地方滑坡,翻来覆去睡不着。“但现在晚上就算雨再大,我也能睡个安稳觉。”

  曾担任北京市昌平区委书记、区长的关成华,2011年辞职后,重返大学校园。如今,人在哈佛大学的他给自己的生活定了三大任务:读书、观察和思考。

  关成华婉拒了《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的采访。不过,他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他辞职后的生活:少了电话,没了应酬,终于能够尽享自由思考的宁静;远离喧闹,脱身诱惑,可以随时倾听自己内心的呼唤。拥有充分的时间来慢慢咀嚼和细细体味很多知识和道理,对于性格上本属慢热型的我来说更是个恩赐。

责编:侯兴川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