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同一种药不同药店不同价 换个包装就提价

2015-06-02 09:14:03来源:华商报 分享:
字号:

  6月1日起,我国绝大部分药品取消政府定价,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由生产经营者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制定价格。

  近日,华商报记者采访普通市民、药店、医药公司以及医院,了解目前市场上的药品价格乱象,以及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对这一药价新政的反应。

  6月1日起,药价开始放开,华商报记者走访西安朱雀路、吉祥村、科技路多家药店,发现市场反应平静,各药店几乎都有促销活动,几种常用药,如京都念慈庵咳嗽糖浆、小儿氨酚钠敏颗粒、黄连上清丸、双黄连口服液等价格均未变。

  “市场反应会有一定的滞后性,目前还没接到哪家药企涨价的通知。”在朱雀路经营药店的李先生说,目前多数药企应该都在观望,即使有提价的打算,体现到药店还需一定时日。他分析,常用药品价格不会有太大波动,但市场紧俏的专利药品、血液制品等具有涨价空间。

  而此前华商报记者关于药品取消政府定价的各方反应做了一番调查。

  两盒药一模一样 一家卖16元另一家卖3元

  提起药价,很多市民不由得摇头,不是觉得药价太贵,就是感觉药价乱得没谱。

  最让人不明白的是,明明距离只有几十米甚至门对门,两家药店同一药品的药价就能差很多。

  高陵的张先生最近就因为药价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以前知道每家药店价格都有点差别,但没想到同样的药能差上百元,这也太没谱了!”他说,因车祸后身体受损,医生建议购买一种提高免疫力的注射药品,可在门对门的两家药店里,一盒药居然相差了100多元。他跑去卖价高的药店质疑,想退货,却被以“进货渠道、质量不一样”的理由拒绝。

  家住长安区的郭女士也有同样的遭遇。她在家门口不同药店购买一种清热解毒消滞和胃的液体药,第一盒16元,隔天换了家药店,竟变成3元。两盒药一模一样,都是每支10毫升、每盒6支装,从外包装上也分辨不出差别。

  5月29日,华商报记者选取几种常用药品,分别在5家药店进行了价格对比。其中,京都念慈庵川贝枇杷膏150毫升装,在西安高新区科技路上的老百姓大药房、怡康大药房以及高新四路的藻露堂药房,售价均为23元,在边家村附近的泰生药店售价20元,天仁大药房售价18.5元,最高价与最低价差4.5元。而300毫升装在这5家药店中,售价最高达38元,售价最低则为31元,差距达到7元。

  药品有商品名和化学名之分,化学名专业难懂,很多药品为了知名度会起一个好听的商品名,但其化学成分均与同类药相同。另外,很多药品尽管成分相同,但差价很大。郭女士就发现,比如板蓝根,白云山的就贵点;还有些药,像小儿咳嗽药,成分相同,有四五元的,十几元的,也有二十多元的,到底该买哪个,令人纠结。

  华商报记者调查也发现同样的问题。例如儿童常用药——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为例,同一药店内,神苗牌20袋装价格为2.8元,三九牌10袋装价格为14.8元,小快克10袋装12.6元,利宝牌12袋装15元。

  那么,应该怎么选药呢?对此,西安市第九医院药剂科主任付联强说,只要是合格产品就可以,基本疗效差不多。关于药品的国家标准都一样,但厂家不同,内控质量标准不同,现在市场上药品质量良莠不齐且有假冒药品,应尽量选择大厂家的优质产品。另外,买药一定要到正规渠道购买,不要相信路边摊或者轻信一些不正规的讲座培训售药。

  廉价老药难觅 换个包装就提价

  “有时候买药是碰运气,如果不是老买某一种药的人,压根儿就搞不清谁家贵谁家便宜,碰上哪家是哪家。”市民李女士说,孩子经常有点小的头疼脑热,自己就去周边的药店买药,总体感觉药品价格一直在上涨,有的从塑料袋换到盒装涨价,有的是减少药量,看起来价格没变,可实际上以前一盒药能吃三天,现在一盒药只能吃1天。

  因为老上火,家住西安市朱雀路的张女士经常购买三黄片,以前是5毛钱一包,一包12片,每次吃两到三片。可她最近找不到这种老包装了,只有6元钱1盒的,里面有3板,每板16片。经过比价,价格提高了3倍。

  不仅张女士,还有不少市民发现一些药品在悄悄地换包装提价。家住高新四路的张先生经常购买黄连上清丸,以前都买9.8元一盒的,可现在这种老包装找不到了,问了几家药店,黄连上清丸有的15元,有的19.8元。“问原来的老药,药店说不卖了,厂家没有通过认证,停产了。”药店销售员这样解释。

  华商报记者在多家药店尝试寻找以前售卖5毛钱的廉价药,发现这些以前会放在药架最低层、价格最便宜的药品如今已经很难找到,如牛黄解毒片、三黄片、银翘片、干酵母片等,取而代之的是换了包装的同类药品,当然,价格成倍上升。

  在边家村一家药店内,记者好不容易找到了贵州百灵生产的维C银翘片,售价为1袋7毛钱,12片。“来买这个药的人其实还挺多,是老药了。”店员介绍。

  中药分等级 以次充好患者难区分

  另外,价格捉摸不定的还有一些中药价格。因患有冠心病,70岁的王师傅最近拿着处方去药店抓中药,他跑了3家药店,总价最高的和最低的相差几乎1倍。同样包括熟地、藏红花、牡蛎等药材的一服中药,在钟楼附近一家药店每服15.6元,另一家药房每服12.9元,还有一家每服8元。药店工作人员解释说,各家进货渠道、药材质量不一样,价格当然不一样。

  上个月,家住西安市小寨附近的刘女士因为身体不适,找一位中医朋友开了个药方进行调理。她在小寨附近一家大药房买了可以喝一周的中药,总共花费100多元,赠送了一个标价168元的被罩。药喝完之后,又到西安市中医医院开了一周的中药,价格200多元。“两回买的药相同,医院有一味药没有,在药店上单价是28元。”刘女士说。对此,小寨这家药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各家药店进货渠道不同,而且中药分等级,等级高的精品药价格自然比普通中药价格高。中药饮片是按照农副产品管理的,随行就市,执行的是市场价格。

  西安市中医医院药剂科主任李江英说,常用的中药品种有450多种,由于大小、部位、成色、效价、等级、产地等质量层次不同,进货渠道差异,价格差别很大,不一定是卖得贵的东西就好。她说,在中药市场,以次充好、掺假等现象也层出不穷,作为普通患者只能简单地看色泽大小,质量很难区分。

  “医院专供药”价格高 药厂向医院推介的砝码

  在市民印象中,医院的药品由于有加价,因此比普通药店价格要高。因此,不少市民在医院看病后,会把处方带出来,到药店买药。这也是大医院周边药店聚集的主要原因。但往往是,拿着处方,却在药店里找不到同厂家的药品,此时,药店工作人员都会推荐其他同类厂家的产品,而市民也不明白,为什么厂家要给医院有专供药,专供药质量更好吗?

  市民秦先生在医院就医时,医生开了一种治疗胃病的胶囊药,医院售价45元,他拿着处方到药店买,同样规格、同一厂家的找不到,但有别的厂家的,一盒18.5元。他打电话问这种胃药的生产厂家,吉林一家制药公司的工作人员说,秦先生购买的是专供医院的药品,和走市场的规格不一样,而供应医院的药价格都比较贵,因为中间有很多环节。但他表示,市场上有不同规格的这种药品,方便消费者购买,除了规格不一样外,疗效其实都一样。

  家住红庙坡的李女士因眼睛不适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开了一种40多元的药,吃完后到药店去买,可找了好多家药店都找不到。打电话问厂家,对方称该药品是处方药品,专供医院。这让李女士很纳闷,为什么厂家要把药专供给医院?

  这种简单到底有怎样的奥秘?一位药厂销售人员透露说,医院专供药是指凡是进医院的药,不能在零售渠道流通,这是为了保证医院开药的“霸王”地位,进医院的药都有加成,价格一般比药店贵。如果医院销售的药品很容易就在药店买到了,而且价格便宜很多,势必相当多的患者都会拿着处方外面买去了,这对于医院来说就是很大的损失,而医院专供药也是药厂向医院推介的砝码。还有一种情况是,医院和药店销售的规格、包装不同,这是厂家的一种市场细分,通常医院的规格会大一些,包装好一些,是为了抬升招标采购的价格。

  据西安市第九医院药剂科付联强主任介绍,目前医院专供药不少,几乎都是新药,价格较高,厂家重点在医院推广,比起药店柜员来说,具有专业水准的医生更容易“促销”药品,患者更相信医生,只要医生说这种药疗效好,患者就会趋之若鹜;还有一种可能是有些药品不良反应较多,专供医院更容易掌控风险。他坦言,如今慢性病患者日益增多,很多人长期服用同样药品,如果都能在药店购买,对于市民来说更实惠方便。

  为何同一种药 不同药店价不一样?

  家住东郊田王的钱女士是一位慢性病患者,今年55岁,患有慢性肾炎十多年。去年开始,因为添了心悸的毛病,她又开始服用心可舒片。最近,听说6月1日开始药价要放开,没有最高限价了,她担心药价会不会上涨,便多买了点药储存起来。

  钱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每天要吃3种药,分别是治疗肾炎的金水宝胶囊,补中益气的参芪颗粒和治疗心悸的心可舒片。其中金水宝胶囊医院42元,药店有的是35元、33元,办理会员卡后可以买到29元,每6天吃1瓶,每个月需要5瓶,花费约150元;参芪颗粒有的卖19元,还有的35元,最低的会员价18元,每3天吃1盒,每个月10盒,花费约180元;心可舒片有的21元,有的20元,会员价17.5元,每4天1盒,每个月花费约140元。3种药总共算起来,每个月花费470元,一年下来仅药费就6000元左右,对每个月仅有2000多元退休工资的她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为什么同一种药品在不同店销售价格差距那么大呢?西安市太白北路一家连锁药店负责人解释说,各药店有价差很正常,这和药店的规模实力、进货渠道、盈利模式、定位都有关系。一般情况下,厂家的药是先进入大医药公司,医药公司再批发给药店,药店卖给消费者。因为要“占地盘”,同一厂家负责不同区域的销售人员也会竞相压价,甚至有时亏本卖药,造成价格差异增大。

  他说,药店竞争非常激烈,往往一条街道上开几家,隔几十米甚至门对门,各家都在促销,送鸡蛋、送礼品、会员打折,药店使出浑身解数,就是为了吸引患者。他表示,在国家规定限价之内,药店会自己定价,搞促销,基本上走薄利多销路线,通过低价来吸引长期固定的消费群体。

  “我店里,很多药品都是低于成本价销售的。”这位负责人说,这些药赔一些,其他药赚一些,只要有总盈利就可以。

  为了抢占消费者,西安有实体药店推出了网上药店,消费者关注其微信公众号后,即可查询价格,确认后就会有人专程就近上门送药。还有公司联合药店,推出了药品比价的APP平台,实现药品信息网络集成,让患者体验网上选药、线下取药的全新消费体验。

  另外,关于药品价格,我省一位多年从事医药行业的业内人士说,当前药品市场中,约20%的药品价格当年是虚高定价,给“回扣”等灰色利益提供了空间;40%的药价比价公道,有合理的利润空间,还有约40%的药品价格倒挂,药品企业严重亏损。药价放开后,没有了政府的干预,市场的价格将更真实,竞争也会更残酷,优质优价将是未来的市场趋势,谁家药品质量好、患者使用率高,谁就是王者。

责编:乔飞翔

关键词:黄连上清丸,心可舒,医院售价,干酵母片,小儿咳嗽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