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豆腊八二十三,过年剩下七、八天。打二十三阴历小年一过,故乡的年味便一天天地浓了起来,杀年猪,做豆腐,大扫除、蒸花馍,糊灯笼,写春联,等这些工序一道道做下来,一个祥和热闹的新年就会如期而至了。
其实,故乡的年味自腊八开始至三十这天达到高潮,清早起来,飘飘洒洒的雪花在村子上空曼舞,从老虎崖吹来的寒风在村子里低鸣,却阻止不住新年的脚步,干了一冬的天在新年到来前突然下起了雪,无疑给来年带来了好的兆头,瑞雪兆丰年。于是家家户户都早早地忙碌着,大人们在挂灯笼,贴对联、贴门神、劈柴、洗菜、煮肉、准备年夜饭。小娃们忙着在院子里打雪仗,堆雪人,早已过了饭时,却不肯回家吃饭,大人们也懒得呼叫,因为在这一天,家家都有好吃的,碎娃们玩到哪吃到哪,东家一口包子,西家一口丸子,肚子早已经饱了。待到午时一过,风住了,雪小了,那只芦花公带着一群母鸡鸣叫着在雪地里觅食,小黄、黑子、点点、花花在院子里追逐嬉闹,不一会,村子里弥漫着饭菜的清香,这时年夜饭便即将开始。
年夜饭是一年的团圆饭,即便是再苦再穷也不能将就,蒸碗子、粉条肉、红薯丸子、豆芽菜、酸菜豆腐、洋芋丝等七碟子八碗子,小山似的摆在方桌上,等拜过了先人,就算开席了,一家老少围在八仙桌旁,会喝酒的不会喝酒的都端起酒杯碰杯,随着“咣”地一声,似乎一年的烦恼瞬间没了,新的一年家庭更加美满幸福,庄户人的希冀与期盼、荣光与梦想都在陈酿的酒里,值得慢慢去品味。
乡下的天似乎要黑得早一些,待年夜饭吃结束,就到了夕阳西下时分。这时,大人要去坟上给老先人送灯烧纸,活着的人在过年,逝去的人也要过年,他们的坟上不能没有灯火。送完了灯,烧完了纸,夜幕已经降临,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村里村外的小路上,是一串串流泻的灯海,小小的山村一下子被淹没在溢光流彩的美景当中,让人应接不暇。
除夕夜是乡里人期盼已久的时刻,因要守岁,无论大人还是碎娃,都不能睡觉,这样碎娃们走东家串西家地玩着各种游戏,大人们除了喝酒打牌外,就按照乡俗,在炕门间燃起了柏木疙瘩火,这种柏木疙瘩在燃烧过程中,能散发出一种香味,传说这种香味能提防野兽的出入,所以,天一麻茬黑,村里村外就弥漫着淡淡的柏油芳香。除了烤柏木疙瘩火外,还要洗脚和吃忍柿(柿与事同音),那种用蒜皮、艾叶侵泡后的水能洗掉百病,让一家人来年健健康康。而那种从仲秋一直保存到隆冬的柿子,在除夕夜吃了以后,能让一家人万事能忍能让和和睦睦快快乐乐。
烤了疙瘩火,洗了百病,吃了忍柿之后,大人便着手和面包饺子,往往不等饺子包完,新年的钟声便开始敲响,随之而来的便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这时,一直在等待着要去拣炮仗的碎娃们,早已东倒西歪在大人的怀抱里。
正月初一便进入新年,这一天要早早开门纳福,乡邻见面要相互问好祝福新年。这天一家大小不能出门,守在自己的家里吃好玩好,饭要吃早,意即一年到头都不落后别人,要穿新衣新鞋,即使没有新衣新鞋也要将旧衣服和旧鞋清洗干净来喜迎新年。
到了初二便进入拜年,村前的小路开始变得热闹起来,新女婿、新媳妇、新亲戚走马灯似的由此经过,这种热闹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因春耕生产大忙,年味便在祥和热闹的气氛中渐渐淡了下来。(作者:丹影 陕西丹凤县新华书店)
责编: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