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不能“屎窝挪尿窝”
“我们拒绝拆迁!”2002年夏天,当铁西改造指挥部负责人王振中带队去沈阳第二开关厂做思想动员,迎面就看到这样的横幅。
听到要拆迁的消息,破产企业的工人们纷纷自发组建了“护厂队”,不准工作人员进厂。厂长甚至下令把“铁改办”的工作人员关了起来。铁西以前是拆过一些违章建筑,但拆一个几千人的大厂从无先例,难以接受。
以前铁西也想换种活法,就改制争论过“靓女先嫁”还是“丑女先嫁”,结果可好,统统变成了“剩女”。铁西的企业,已经不再相信谁能解决他们的困境了。对工人们来说,只要厂子还在,心里觉着将来总有个底儿,如果连厂带地都没了,他们找谁去?
一部“老爷车”,到了大修时期怎么办?见证铁西巨变的现任铁西区委书记李松林介绍,见死都救、撒芝麻盐是铁西前期改造的一个特点。1986年到2002年的16年中,曾有240亿元国家投资注入铁西。然而慷慨的输血并没有改变衰弱的病体,反而陷入“不改造等死,改造找死”这个“东北现象”的泥淖。道理不复杂:国家实行拨改贷以后,谁改造意味着谁高负债。“辛辛苦苦一整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说的是企业白给银行打工到头来还欠账的事儿。那时不少人对铁西改革改造充满了悲观情绪,甚而萌生了放弃的想法,“别改别调了,那是个无底洞,投多少钱都得打水漂”。力量下在哪?二产还是三产?沈阳确实为此彷徨犹疑过。加上大批职工下岗的压力,使沈阳和铁西忙于疏解社会矛盾,铁西改造长时间没有实质性的大动作。
街头摆摊是产业工人的最终出路吗?开饭馆、洗澡堂能拉动工业基因代代相袭的城市吗?没有大发展能有持久的稳定吗?坐而论道已经把老工业基地耽搁得太久了。
事关铁西改造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出台。2002年6月18日,沈阳市宣布,将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成立铁西新区。原40平方公里的区域总面积接续扩增了10倍。事后人们知道——
这一锤,最早擂响了东北振兴的战鼓。
这一刻,铁西改革豁然开朗。
这一天,成为铁西改造历史上的分水岭。
李松林说,两区合并虽非万能药,但它改变了过去“微调小改”模式,跳出了“一厂一议”的窠臼,给铁西老旧企业实行整体搬迁改造提供了辗转腾挪的空间。这场改革,不是简单地物理位移,更不是“屎窝挪尿窝”,是化学反应,是改头换面。
首先是“钱从地里来”。铁西城区地价比开发区每平方米高出2000多元,仅级差地租一项就给320户搬迁企业带来土地净收益300亿元。国企50亿元的历史债务,欠职工的35亿元内债一揽子解决,企业由此获得重新起跳的无息资本。铁西政府也不算白忙活,沈阳赋予铁西规划审批、土地出让、配套费收缴等市级管理权限,企业所得税市级部分就留在区里。这下,困住铁西巨人的资金枷锁解开了。
其次是“包袱学会甩”。企业该破产的破产,该重组的重组,该改制的改制。原来企业大而全,啥都有啥都干,搬迁把企业附属物有效切割,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生产要素重新规划,集约经营。比如各家的铸造车间剥离出来统一建设铸锻园,统一处理污染排放。铁西新区为什么大气质量快速改善?因为600多根烟囱拆掉了,昔日的耗能和污染大户利用电厂余热联网集中供热,绿色生产使得工业污染没了出口。
几经劝说,第二开关厂等“钉子户”平稳拆迁退出。“东搬西建”战略终于顺利推开。2002年底达成搬迁协议的企业还只有12家,第二年就猛增至65家,后来大家排队申请“我要搬”。再看铁西老城区,工业企业搬走后,碧水蓝天重现,绿化植被增加1倍,商贸地产纷纷涌入。昔日的“亏损一条街”变成颇具现代感的“汽贸一条街”。城区各处面貌焕然一新、流光溢彩。
到2011年,铁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670亿元,是2002年的20倍,年均增长近40%,铁西家底殷实了。可是铁西领导心里还是不踏实。一次,李松林到棚户区走访,还没迈进屋,额头就被门框磕了一下,头没疼,但李松林的心却疼了起来,他说:铁西改革振兴为了谁?如果不能将振兴成果回报广大职工,就是本末倒置。
有钱就向民生投。铁西在辽宁率先建立了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率先完成了150万平方米的老工业棚户区改造,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实施了对特困群众的梯次救助。工人村居民迎来了大规模动迁改造,退休职工尹中福仍然选择回迁到改造后的工人新村,没用掏钱就住上了南北通透的三室一厅大房子。他感慨说新小区景观绿化带比周边的商品房小区又大又漂亮,日子真是越过越美。
参与拆迁工作的铁西干部潘庆三说,群众最满意的是回迁房质量又好价格又便宜。铁西按照职工承受力进行成本倒算,制定动迁政策让广大工人少花钱、不花钱住新房,4万多户产业工人家庭居住条件显著改善。
记者旁白:不能因为速度慢了就自怨自艾,不能因为遇到挫折就否定第一个“振兴十年”。2002年以来铁西改革振兴的效果显而易见。一个卫星都看不见的重度污染老城区,变成模范生态区,并获得“联合国全球宜居城区奖”,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授予“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称号,从正面肯定了铁西的探索和创造。铁西的几沉几浮,恰恰反映了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没有一劳永逸的改革良方,躺在功劳簿上,随时会被改革大潮所淹没——
责编:吴正丹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