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17日讯 每年三月是中国传统的“两会月”,2015年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经济发展的转折之年,是反腐工作的问责之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两会的议题对全世界都具有深远影响,经济增速、反腐斗争、依法治国等两会热词更成为海内外媒体争相报道的重点。各国媒体都在关心中国的态度和发展方向,以期更好地感知和把握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脉搏。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清晰展现 治国理政框架更加完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伴随两会的进行,由这四项战略布局汇总而成的“四个全面”成为中国当下热度最高的政治词汇,也成为海内外媒体关注的高频词,有外媒从中看出中共治国理政的最新布局。
香港《成报》指出,全国两会期间,综观七常委参加代表团审议的发言,虽然话题广泛、各有侧重,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旨始终贯穿其中。
《日本经济新闻》称,“四个全面”的每个“全面”此前都单独提出过,但强调要同时推进尚属首次。《纽约时报》也说,两年多来,从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清晰展现。
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四个全面”的提出,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更加完整,趋于成熟。
《国际财经时报》则总结称,“四个全面”或将成为习近平给共产党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同时也再次强调了习近平在今后执政过程中的首要任务。
经济开启“新常态” 更重发展质量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中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国外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预期目标减速给予了极大关注。
韩国《今日亚洲》网站指出,7%是11年以来中国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的最低值,然而并不能因此就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开始走向后退。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经济“新常态”指出,与“量”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更应注重“质”的提高。这在缩小中国国内贫富差距、为青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鼓励支持自主创业等方面能做出不容忽视的贡献。
德国《新德意志报》网站称,放弃两位数的增长率甚至是值得欢迎的,因为高增长率近来带来了问题,包括物价涨幅过高、买得起的住房短缺、大规模的用工荒以及空气和水污染急剧恶化。北京宣布经济增长从重数量改为重质量的战略转变,这是一件好事
《纽约时报》指出,中国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7%左右”,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向更可持续的发展转型的决心;《华尔街日报》也表示,中国的目标显示出政府努力在促改革和稳增长之间取得平衡。
责编:庞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