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图①:中国医护人员在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中塞友好医院开展输液培训活动。新华社发
图②: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授张丽珠怀抱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新华社发
图③:武汉协和医院和湖北咸丰县人民医院运用5G网络开展全国首例“混合现实技术+云平台”远程骨科手术。陈 勇摄(人民视觉)
图④: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来到国家级重点贫困县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开展义诊。李 萍摄(人民视觉)
图⑤:浙江省和平镇周坞山村,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正在为采茶工量血压。谭云俸摄(人民视觉)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布了一则重要新闻——血吸虫病重疫区、位于赣东北的余江县根除了血吸虫病。毛泽东看到这一消息,十分激动,一气呵成豪迈诗篇《送瘟神》。
70年,中国人的健康水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回望新中国成立之初,70岁是大多数人不敢奢望的生命长度;但将时间轴调至今时今日,70岁正是身体康健、享受人生美好时光的年龄。我们如今的习以为常,却是70年前老百姓心底的梦想——期冀健康富足、企盼儿孙满堂。
从身体羸弱到筋骨强健,从缺医少药到全民医保,中国人笔力遒劲地书写着卫生与健康的“中国奇迹”。这奇迹由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汇聚而成:儿童在花园里尽情欢跳、年轻人在操场挥汗如雨、中年人工作之余不忘健身、老年人携三五好友又在约定1个月后的出境游行程……随处可感的大国脉动,底气来源于医疗卫生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一组惠及近14亿人的健康密码——
从1949年到2019年,中国人健康水平节节高的背后,是一道逐渐筑牢的医疗卫生防线。
新中国成立伊始,为了改变不卫生状况和传染病严重流行的现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毛泽东号召“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除四害”“五讲四美”“防治传染病”“评选国家卫生城市”“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健康工作”……以预防和减少疾病为宗旨、以群众广泛参与为特色的爱国卫生运动是新中国卫生工作的伟大创举,也是不少中国人青春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影像。
今天,中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77岁,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今天,中国已成功消除了天花、丝虫病、致盲性沙眼、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有效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地方病严重流行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与此同时,全球最大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已建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平均报告时间缩短至4小时以内。
2017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向中国政府颁发“社会健康治理杰出典范奖”,以纪念中国爱国卫生运动开展65周年,表彰爱国卫生运动取得的辉煌成就。
这是一个彰显“中国奇迹”的医改答案——
从1949年到2019年,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用最短时间实现了近乎人人享有医疗保障的目标,也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发展中国家建立医疗保障网的成功范本。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医疗保障是强健民族体魄的根基,承载着万千家庭的重量;是安心工作生产的后盾,关乎百姓福祉。近年来,医改深入推进步伐加快,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贴、扩充医保药品范围、扩展大病专项救治病种范围、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破除“以药养医”、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积极推动医联体网格化布局……
截至去年,中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已达134452万人。而借助“互联网+医疗”,百姓就医行为有了深刻转变:线上挂号缴费、检测查询、家门口就能接受几千公里外名医的远程会诊。从城市到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千千万万中国人在追梦的路上意气风发。
这是一份守护全人类健康事业的中国担当——
从1949年到2019年,中国为全世界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卓著贡献,树立起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
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这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刚果(布)接见援外医疗队员时强调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中国人,行胜于言。从向海外派出第一支医疗队至今,56载已过。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对外交往不断扩大,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派遣援外医疗队数量逐渐增加,在非洲埃博拉疫区、在飓风肆虐的多米尼克、在印尼地震灾区……都有中国医生的身影。截至去年7月,中国先后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71个国家派遣过援外医疗队,累计派出2.6万人次,诊治患者2.8亿人次。“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中国援外医疗队用大爱谱写的壮美诗篇。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70载,实现了里程碑式跨越,在其保驾护航下,新时代的中华儿女正挺起胸膛、挺直腰板,精神抖擞地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孙亚慧)
本期统筹:刘 菲
版式设计:潘旭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9月18日 第 05 版)
责编:张振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