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有关PX项目的那些争议

2015-04-08 09:59:58来源:财经网
字号:
摘要:从2007年至今,PX项目争议已近九年,每次争论,都伴随着一次次选址和群体事件,九年间,共有过8次较大的群体事件与PX项目有关。

u=1637325703,2041079475&fm=21&gp=0

  4月6日,位于福建漳州雷古的PX工厂再次发生爆炸,又将多年来颇受争议的PX推上了舆论浪尖,上次爆炸发生于2013年,当时官方证实现场无人员伤亡,设备无重大损伤,无物料泄漏,仅附近部分房屋玻璃受损。该项目原计划落户厦门,2007年6月1日,厦门市民集体上街抵制PX项目,厦门市政府最终宣布暂停工程,随后被迁至漳州漳浦县古雷半岛。

  从2007年至今,PX项目争议已近九年,每次争论,都伴随着一次次选址和群体事件,九年间,共有过8次较大的群体事件与PX项目有关。

  Px用途:用于生产对苯二甲酸,进而生产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丁二醇酯等聚酯树脂。聚酯树脂是生产涤纶纤维、聚酯薄片,聚酯中空容器的原料。实测研究,世界各国PX项目在正常生产运行情况下,对所在城市空气污染影响非常小。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PX装置均未发生过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安全事故。目前我国PX过半靠进口对外依存度已经上升至55%。

  肇始:2007年厦门市反对PX项目事件

  2007年福建省厦门市对该地计划兴建的对二甲苯(PX)项目,该项目由台资企业腾龙芳烃(厦门)有限公司投资,将在海沧区兴建的计划年产80万吨对二甲苯(PX)的化工厂。由于担心化工厂建成后危及民众健康,该项目引起了民众的反对,并曾经遭到百名政协委员联名反对。

  2007年6月1日至2日,“PX风波”不期而至。为抵制PX项目落户厦门海沧区,部厦门市民以“散步”的形式,集体在厦门市政府门前表达反对意见。

  2007年12月16日,福建省政府针对厦门PX项目问题召开专项会议,最终决定迁建PX项目。最终,该项目落户漳州漳浦的古雷港开发区。

  2009年1月20日,国家环保部正式批复翔鹭集团的PX(对二甲苯的英文简称)和PTA两个项目,项目已确认落户与厦门相隔近百公里的漳州古雷半岛。

  2008年成都市反对PX项目事件

  2008年5月4日,为抵制彭州石化项目,约两百位成都市民在市区的“散步”行动。参加游行的人员都戴着口罩,默不作声。整个游行过程持续约2小时。

  2011年大连市反对PX项目游行

  2011年8月14日,辽宁省大连市民众抗议对二甲苯(化工业简写PX)化学工程项目。该事件促使大连市委和大连市人民政府于当天作出将福佳大化PX项目立即停产并搬迁的决定。

  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输油管线发生爆炸时曾引发大连市附近海域的严重漏油和城区严重污染;同年的10月24日同一出事地点发生了第二次爆炸。接连的环境事故引发的严重环境污染的恶性事件逐步引发大连市民强烈不满。

  8月14日,大连市民自发组织到位于人民广场的市政府进行集会,随后展开游行,现场网友制做许多反PX的文化衫并多次唱起国歌。据新华社报道当天共有12000多名大连市民上街游行并在市政府大楼前请愿,要求政府下令让这家化工厂搬出大连。

  大连市委市政府14日下午最终做出决定,福佳大化PX项目立即停产并正式决定该项目将尽快被搬迁,但拒绝透露搬迁的地点和时间引起群众不满。

  2012年宁波市镇海区反对PX项目事件

  2012年10月发生在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其起因为镇海区部分村民因镇海炼化一体化项目拆迁而集体上访,后因该项目中包含对二甲苯(英文名缩写PX)生产装,在10月25日、26日引起镇海区大规模封路抗议。

  宁波不再建设PX项目:此后的27日和28日,抗议活动蔓延至宁波市中心的天一广场和宁波市政府,50余人遭到警方控制,最终宁波市政府承诺不再建设PX项目,并停止推进整个炼化一体化项目。

  2013年成都市反对PX项目事件

  2013年5月4日至5日,为成都市民针对成都PX项目进行的一系列反对活动。

  在石化项目遭到了民众的强烈反对后,成都市市委市政府于2013年4月29日表态:“对彭州石化项目,政府坚持在法定的正式验收之前,不允许企业生产,验收过程将对社会公开,邀请公众参与。” 民间部分人士号召于5月4日在天府广场和九眼桥举行“散步”活动,由于警方的维稳行动,抗议活动未能顺利进行。

  2013年昆明市反对PX项目事件

  2013年5月,昆明民众反对安宁市草铺工业园区的1000万吨炼油项目引起的群体性事件。

  4月18日,昆明本地环境组织“绿色流域”和“绿色昆明”,对安宁石化项目进行了首次现场调查。认为,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信息披露不充分和缺乏公众信息沟通渠道是政府的不足点。当地政府及工业园区人士也在座谈中保证对此项目保持高度关注。

  5月4日,青年节当天下午,众多民众戴着写有黑色PX、红色叉的口罩,走上昆明市街头抗议,稍晚些时候,警察用人墙围住整个方形广场,人们只能走出,不得进入。

  面对昆明市公民的抗议,昆明市市长李文荣承诺:“大多数群众说不上,市人民政府就决定不上。”

  2013年福建漳州PX项目发生管道焊缝开裂引起的闪燃事故

  7月31日,人民日报发文评漳州PX事故:“万幸”但不能侥幸。文章指出,PX项目经众多国家几十年检验,证明具有较高安全性。发展PX产业,归根到底是为国计民生。漳州PX事故原因仍需调查。项目尚未投产,现场无人伤亡,这些都是万幸。但“万幸”不能侥幸,有事故就是有漏洞,没伤亡不能不追责。

  文章同时引用川崎制造所副所长小藤行治一段话,川崎制造所生产PX的设备,离居民区仅有4000米,中间没有任何隔离设施,距离羽田机场直线距离约6000米。对于中国对PX工厂危险性的认识,小藤不解,“PX工厂几乎不发生泄漏,PX不安全的说法让人莫名其妙”

  2014年茂名市反对PX项目游行

  2014年3月30日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茂名市市委大楼前发生的大批民众针对对二甲苯(PX)化工项目发起连续数天的抗议与示威活动,参与人数从几千至上万不等。

  3月31日官方媒体发布新闻稿称事件造成多人受伤,但无人死亡。4月1日,抗议活动扩展至省会,约300人在广州中山纪念堂附近举行声援茂名反PX的游行。4月3日,又有20余人在深圳举行游行示威。

  2014年清华词条保卫战

  3月30日,广东茂名街头反PX游行群情激奋。同一时间,百度百科上也上演了一场PX词条的“上甘岭争夺战”,以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为主的学院派,昼夜捍卫PX“低毒”属性长达120小时。

  5天内,词条被反复修改多达28次。在“战斗”最激烈的4月2日晚,词条每过半小时就会被刷新一次。网友除了坚守“低毒”阵地,更有复旦等高校化学专业学生加入“保卫队”行列,完善细节、留言声援、刷存在感。

  这不是百度PX词条第一次上演拉锯争夺战,早在2012年宁波反PX运动期间,对PX是否危险的观念冲突,就始终是抗议热潮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子项。当时,PX词条在3天内同样被修改20多次,最短的间隔只有8分钟。

  人民日报:PX“几十年未出过大事故”

  报道称,十年来,我国PX自给率从近九成跌至五成;从世界P X产业供需情况看,中国缺口最大。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润生认为,缺口大的原因之一就是,PX事件引发的争议,使政府和企业决策更加慎重,放弃或缓建PX项目。报道称,PX与吃穿住行都有关联,发展PX是炼油业资源利用的要求,也是出于国计民生的需要。

  近几年,化工厂常与环境污染联系在一起。PX生产安全吗?报道援引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总工程师李君发的话说,PX项目在全世界运行几十年,未出过大的安全生产事故。从1985年上海建设第一个PX装置起,国内已有十几套装置,目前设备均正常运行,没有出现安全生产重大事故。

责编:朱惠悦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