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阿热勒乡托万也台巴什村,村民吾哈力汗·阿布都卡地正忙着将最近收获的大芸切片摆放并晾晒。
托万也台巴什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村有448户179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4户1219人。
今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队驻村后,开展扶贫调研,提出依靠当地特有的大芸种植优势,发展产业带动脱贫。
“大芸主要生长在沙漠地带,寄生在红柳、梭梭树根部,是临床常用的中药材。质量好的鲜品每公斤20元至30元;切段晒干,干品每公斤可达160元至200元。大芸产业是符合当地脱贫实际的绿色生态产业。”自治区国资委驻托万也台巴什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王瑞宏说。
自治区国资委驻村工作队采用“企业+合作社+村民”模式,协调民营企业和村民成立合作社,多方筹集资金扩大合作社经营规模,建成加工车间1.5万平方米,晒场30余亩,拥有现代化烘干设备10台,标准化防尘车间、仓库和全自动一体化加工设备。合作社每年能够加工红柳大芸1.2万吨、梭梭大芸3000吨。
“以前,村子因为靠着沙漠受穷。现在,我们能从沙漠里淘金脱贫了。”吾哈力汗在从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一天能切割200公斤大芸,收入有100多元。目前,合作社已经帮助120位贫困户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产业脱贫,已成为于田县从源头上拔掉“穷根”的主抓手。近年来,自治区国资委牵头各定点帮扶单位先后投入4700万元在于田县实施产业发展项目,为产业升级增效打下坚实基础。今年,于田县10家定点帮扶单位计划投资4111万元,涉及特色农业发展、庭院经济、特色养殖等多个方面。
于田县的做法是新疆扶贫开发实现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施策、精准扶贫转变的缩影。
今年,新疆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功夫。在资金上,新疆坚持资金支持与脱贫攻坚形势任务相匹配,预算内财政资金向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同时,新疆立足脱贫长期效应,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实行南疆四地州15年免费教育,推动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新疆还大力推行健康扶贫,建立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补充医疗保险,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引领下,新疆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效不断提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从自治区扶贫办公室获悉,2014年至2017年新疆通过累计184.83万贫困人口脱贫、1617个贫困村退出、10个贫困县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2017年的11.57%。(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呈忠)
责编:彭宁铃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