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仲秋之节,这天正值三秋之中,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比平时更亮,又谓之“月夕”。因为中秋节在秋季、八月,又名“秋节”“八月节”,因为祭月、拜月,又叫“月节”“月亮节”,中秋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因此又称“团圆节”“女儿节”,仲秋时节各种瓜果成熟上市,因称“果子节”。侗族称之为“南瓜节”,仫佬族称之为“后生节”等。人们在中秋时节,欢聚,赏月,祭祀,庆贺丰收。
缘起月亮天体崇拜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是近世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形成最晚,在汉魏民俗节日体系形成时期,有秋社而无中秋节日,唐宋时期因时代的关系,以赏月为中心节俗的中秋节日出现,明清中秋已上升为民俗大节。中秋节虽然晚出,但它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中秋起源于古老的月亮天体崇拜。
“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周易·系辞》上)。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日月这两大天体,在古人的观念中代表着世界的两极。“日者,阳之主”,“月者,阴之宗也”。殷人已将日月分称东母与西母,月神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为朝夕必放(仿)于日月。”(《礼记·礼器》)这种朝日夕月的祭礼,据唐人孔颖达解释说,春分日的早上在东门外祭日,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因为秋分时节太阳几乎直射月亮朝向地球的那一面,所以月亮看起来又大又圆。
周人的日月祭祀的方式是:“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坛、坎这两种物象作为日月的象征,坛在上,光明,坎处下,幽静。(《礼记·祭义》)祭品为牺牲玉帛之类。
春秋战国时日月神分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吴越春秋·越王阴谋外传》云:“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西王母。”沂南汉画像石中西王母与东王公分坐在柱状物上(有说是昆仑山),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郭璞《山海经图赞》“昆仑月精,水之灵府”的说法言之有据,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变而来。
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秦雍都有日月祠,山东有日主祠、月主祠。汉武帝时,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行朝日夕月之礼,“夕夕月则揖”。(《史记·封禅书》)北魏、隋唐以致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现在北京月坛公园就是明清祭月的坛场。
祭月在上古作为季节祭祀仪式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在“绝地天通”之后,像日月这样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王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自然是无缘祭享的。月亮对于平民来说,是一种外在的神秘的支配力量,无法接近它,祭祀它。因此,华夏文化系统内民间祭月的习俗,在汉魏时期不见著录,更不用说出现以拜月为中心的节日。
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时代文化的进步,人们对月亮天体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唐朝虽没有中秋节日,但中秋赏月玩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人们将清秋明月视为可赏可玩的宇宙奇观,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秋月还常常引发人们感物怀人的情思。
古代传承下来的有关月神的神话,这时出现了新的情节,月宫中除了寂寞的嫦娥、蟾蜍、玉兔外,又添了一位据说因学仙有过而被贬谪来的吴刚。吴刚从事的是一项惩罚性工作,即砍伐一棵永远砍不倒的桂树。桂树高五百丈,由于桂树有“树创随合”的神奇,吴刚只好年复一年地砍下去(《酉阳杂俎·天咫》)。太阴之精月亮在这时成为仙界的流放地,从嫦娥偷吃不死仙药、化为月精到吴刚被贬往月中伐桂的传说看,月神已由原始的宇宙主神演化为具有道教色彩的神仙,月宫似乎是天地之间的第三界,月亮的高远清凉在唐人那儿唤起的是宇宙空阔与人心交感的美学意绪。
物质、社会与精神生活的丰收
宋代中秋节已成为与秋收庆祝相结合的民俗节日,中秋放假一日。以赏月为中心的中秋节俗的形成,大概与都市生活情境有着内在的联系。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北宋东京,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市人纵酒度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卷八)。明清之后,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中秋成为民众时间生活中的重要节点。唐宋时代地位微弱的中秋上升为与年节端午并列的民俗大节。节俗活动丰富多样。
中秋节俗主要表现以下三方面:
祭月、拜月,庆祝丰收。唐宋时期的中秋节主要是赏月、玩月,中秋是一般的社交娱乐性节日。明清时期节日性质发生变化,人们同样赏月,但似乎更关注月神的神性意义以及现实社会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与经济关系。中秋是丰收的时节,人们利用中秋节俗表达人们对丰收的庆祝。祭祀月亮时的时令果品,既是对月亮的献祭,更是对劳动果实的享用。
分享、馈送“团圆饼”,团聚家人。中秋节令食品是月饼,月饼在民间称为“团圆饼”。中秋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为了加强家族、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互相馈赠礼物,月饼就称为人们相互交流的信物与吉祥的象征。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与分享,从而实现对亲族关系的再确认。这种以分享饮食的方式在家团聚,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习惯。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中秋为花好月圆之时,人们由天上的月圆联想到人事的团圆,因此中秋在古代被视为特别的“团圆节”。
祈婚嫁子嗣。中秋正值秋天收获的季节,民间在对神灵酬谢的同时,也祈求着生殖的力量。中秋节妇女对月祈祷与月下出游大都与婚嫁子嗣相关。“摸秋”或者称“偷瓜送子”是南方地区普遍流行的中秋祈子习俗,人们在中秋之夜,到田间“偷”瓜,然后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将描画成婴儿模样的东瓜或南瓜送给婚后数年不育的夫妇,以求瓜瓞绵绵。湘西、黔东侗族流行着中秋“偷月亮菜”的习俗,传说这天晚上天宫仙女下凡,将甘露洒遍人间,人们在月光下“偷”这种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就能获得幸福。偷瓜菜的地点,青年男女各有自己的选择,一般都去到意中人的园中去“偷”,偷时嬉笑打闹,引出自己的情侣,共享“偷”的幸福果实。
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饼却无心看月的俗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就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
中秋在传统的四大节日中,虽然成型最晚,但影响很大,部分原因是中秋节俗有久远源头,更重要的是中秋节俗贴近了民众生活的需要,民众将秋季的节俗都集中到中秋,使中秋成为四季庆赏的大节之一。传统中秋节俗的核心拜月赏月、家人团圆、庆贺丰收,依然有着符合当代民众生活需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有形的行为与无形的精神、情感的集中促动,让中秋节日成为中国人丰收时节的物质、社会与精神生活的华彩呈现。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教授、中国节日文化中心主任)(萧 放)《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9月24日 第 05 版)
责编:汪梦唐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