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1000天 习近平谋划史上最强“扶贫记”

2017-09-02 19:14:00来源:中青网
字号:

2017年7月26日至27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2日电(记者 李川 潘倩倩)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梦想。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人民作出庄严承诺,并多次发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讲话,到2020年,要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迈进全面小康社会。

据统计,2013年至2016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至4335万人,年均减少1391万人。 2013年至2016年,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至4.5%,年均下降1.4个百分点。四年来贫困地区群众收入增长较快,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实际增长10.7%。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庄严承诺正在一步步实现。

今年6月,在山西吕梁,习近平总书记曾发出动员令,讲道,“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全党同志务必共同努力。”如今,距离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1000余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这一场脱贫大决战的号角已经奏响。

2014年4月27日至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新疆考察。这是4月28日上午,习近平在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村民阿卜都克尤木·肉孜家同村民座谈。新华社记者兰红光 摄

对症下药凝心聚力打造基层堡垒

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位于新疆南疆三地州的喀什地区进行调研。疏附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在疏附县阿亚格曼干村,习近平总书记一一向村民了解中央惠民政策是不是深入人心,并叮嘱地方干部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喀什,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们党的一切政策,都要围绕合民意、惠民生来制定和落实。我们的农村党组织,一定要成为团结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堡垒。有了这一条,无论抓稳定还是抓发展,都会有力量、有后劲。

艾力江·麦麦提,一位维吾尔族80后青年,自毕业伊始便选择来到条件艰苦的喀什地区疏附县站敏乡木苏玛村(1村),他扎根基层,狠抓脱贫攻坚工作,这一干就是7个年头。

“既然乡亲们、党员们信任我,上级领导支持我,我就决不能辜负领导和乡亲们的期望,当一天支部书记,就要干好一天,带领全村脱贫致富。”这是艾力江·麦麦提上任后当着全村群众说的一句话,也是一个承诺。

以前的木苏玛村(1村)曾是全乡绩效考核靠后村,也被列为2018年计划脱贫村,村民的收入基本依靠农业种植,来源单一,加之村干部调整变动频繁,人心涣散,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上任伊始的艾力江·麦麦提首先决定整顿村班子,理顺工作关系,并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党章党规,统一思想认识,健全“以制度管人,按章办事”的运行机制,凡重大事项坚持“四议两公开”,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坚持村财、村务按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最终将班子队伍扭成一股绳。

而为了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抓好全村脱贫工作,艾力江·麦麦提走遍了全村237户,认真听取每位村民的心声及对脱贫工作的意见建议,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做好80户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依托地方实际制定脱贫计划。

“利用县委鼓励‘干大林果业,大干林果业’的契机,我们及时召集‘四老人员’、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商讨,在统一思想之后,挨家挨户给贫困户进行宣传,引导贫困农户利用嫁接技术把老品种全部嫁接成薄皮、挂果率高的新品种。”艾力江·麦麦提说。

在艾力江·麦麦提的积极联系对接下,1800余株新品种核桃苗顺利发放到贫困户手中,由此使得全村核桃种植面积从不足1000亩达到现在的1573亩,其中贫困户嫁接种植核桃550亩。

“目前挂果核桃一年收入户均可达850元,占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的35%,如此使得普通的核桃树变成了村民的‘摇钱树’。”艾力江·麦麦提谈道。

俯下身子沉下心,才能发现问题所在,做到精准扶贫。主动靠前的艾力江·麦麦提正是如此。

扶贫工作中,艾力江·麦麦提发现很多村民家庭院荒废闲置,利用率低。为此,他积极引导村民提高庭院利用率,令40户贫困户庭院利用率由不足30%提高到85%,户均增加0.5亩至1亩地。

而在征求完贫困户的种养殖意愿后,艾力江·麦麦提积极与包联单位联系、与“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沟通,利用好扶贫项目,为贫困户买了18只羊、680只鸡和鸽子,以及菜苗等,切实把“小棚圈”打造成农民群众的“小银行”、把“小菜园”做出“大文章”、把“小鸡舍”做出“大效益”、把“小鸽子”做成“大扶贫”。

如今的木苏玛村(1村)已有40户168人越过“贫困线”,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一提到艾力江·麦麦提,各族群众都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异口同声称赞“艾力江·麦麦提,亚克西!”

扶贫攻坚工作始终任重道远,在谈及未来时,艾力江·麦麦提说,“既然选择了基层,选择了农村我就无怨无悔,我要在农村广阔的舞台上演绎好新农村建设这场戏,不管今后如何,我只想走好现在的路。”

早在2011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到林芝县八一镇巴吉村,了解新农村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情况,看望慰问村民。图片来源于网络

精准滴灌 找准路子才能拔寨克难

“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西藏和四省藏区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要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动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解决导致贫困发生的关键问题,尽快改善特困人群生活状况。”201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讲道。

西藏日喀则市仁布县帕当乡康阿村党支部书记边巴次仁便是这样一位热爱家乡、扎根基层、致力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藏族青年。

从2012年7月开始担任帕当乡切村大学生村官兼普村第一书记开始,康阿村党支部书记已是边巴次仁第三次担任村干部角色。虽然任职才一年多时间,但曾经贫困落后的康阿村如今的可喜变化,凝聚着边巴次仁的艰辛和坚持。

位于卡热圣山脚下的康阿村平均海拔4250米,有8个自然村,属于半农半牧村,共116户,686人。因为以农牧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长期以来,康阿村农牧民增收困难,致富无路,成了远近有名的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4户181人,其中一般贫困户32户88人,低保户15户78人,五保户2户2人,易地搬迁5户13人。

如此严峻的扶贫局面,并没有令边巴次仁退缩。如何当好领头雁?在经过调查研究后边巴次仁发现,狠抓基层党建,建立一个坚强的村“两委”班子,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才是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和源动力。

为此,边巴次仁切合康阿村自身实际,积极开展“两学一做”、“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四讲四爱”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升整体实效,和谐干群关系,又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桥梁建设、水渠修建等具体工作,带好“两委”班子的同时,在村民中树起了新形象。

有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如何让这么多贫困户早日脱贫,成为压在边巴次仁心头的一块大石头。“经过每户察看走访,我发现大部分都是因为缺少劳力,家里老弱多。根据这种情况,我认为始终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以整村推进为主战场,以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扶持为重点,以减少贫困户人口为目标,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才能不断提高全村扶贫开发工作水平。”边巴次仁说。

为此,经过一番思考,边巴次仁积极结合相关脱贫政策,确保精准识别到户到人,帮助每户都制定了具体到位的脱贫方法,把贫困户群众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安排到力所能及的生态岗位上,看护树林、监测灾害、打扫卫生,使他们不用背井离乡,就能在家门口脱贫。

如今的康阿村已经开办了水泥砖厂加工合作社,在边巴次仁的带领下,水泥砖厂走上正轨,目前合作社已招收村民33人,实现人均年增收500元,使得无任何收入来源的贫困户能在家门口就业。

“2016年脱贫了3户12人,2017年计划脱贫16户54人,2018年计划脱贫15户52人。”边巴次仁介绍着自己的脱贫攻坚“战略”。

村干部曾开玩笑说边巴次仁“小小的身板寄托着全村人的梦想”,而在边巴次仁看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有心,没有办不成的事。”帮助村民们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才是他的最大梦想。

2017年6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西考察。这是6月21日下午,习近平在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特困户刘福有家中察看扶贫手册。新华社记者庞兴雷 摄

靶向治疗攻克深度贫困“坚中之坚”

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中之坚”。山西吕梁地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最后一个集中连片特困区。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看望贫困群众,察访当地群众的生活环境,了解致贫原因和稳定增收的可行性,同干部群众一起共商脱贫攻坚大计。在山西,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强调“实践证明,深度贫困并不可怕”,“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全党同志务必共同努力。”

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吴城镇的下王营庄村,是刘晓芳大学毕业后的工作第一站。2016年10月,她来到这里,成为一名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大学生村官。

刘晓芳认为,脱贫攻坚重在精准,难在精准,成败系于是否精准。为了精确了解下王营庄贫困户具体情况,到任不久的刘晓芳逐一登门入户、细致调研、一一核对,将每个贫困户的贫困程度、致贫原因和群众脱贫意愿都核查明白。

而经过2016年贫困户建档立卡再回头看工作审核确定,下王营庄现有贫困户100户,264人,贫困发生率为40.6%。其中深度贫困人口48人,包括残疾人3人,患有慢性病、大病者33人,60岁以上失能老人12人。

在这场脱贫攻坚之战中,刘晓芳首先承担起各项脱贫惠农政策宣传员的角色,及时宣传到位,确保群众对各项政策熟知。而后深入挖掘扶贫工作中的典型人物和案例,通过榜样力量带动,进行经验推广。

在脱贫攻坚举措具体落实中,刘晓芳瞅准了下王营庄的白马仙洞这一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结合当地实际,本着“抓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主题,科学制定了加强文化旅游的实施方案,如今已开始全力有序推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无论是开展什么样的脱贫攻坚工作,转换传统观念,培训新型职业农民都是一项长久之计。为了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刘晓芳以培训负责人的身份担负起护理护工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暨乡村旅游培训、绕线电感培训等重任,旨在让观念和技能都能尽快深入村民。

而如今一年时间未到,下王营庄已经大步疾行在脱贫攻坚的康庄大道上,发生着可观可喜的改变。

无论是木苏玛村(1村)、康阿村,还是下王营庄村,在中国大地上,他们只是脱贫攻坚之路上无数类似村庄的一个缩影。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4年多里,全国已有5564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其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而今,在距离2020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仅剩1000余天的当下,我国尚有4335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依然任重道远。

今年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讲道,“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而今,这一庄严承诺时时声犹在耳,引领着、激励着国人同心协力、筑梦明天。

责编:侯兴川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