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武汉新港码头
新华网武汉7月8日电 在“共舞长江经济带——探访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生态发展之路”网络主题活动中,媒体记者们来到湖北站。
通过对武汉、黄石的多地探访,记者发现绿色发展理念、产业升级、环境修复与改善......改变着人们对这座“老工业城市”的印象,湖北也在述说着自己华丽转身的历程。
发展绿色港口理念深入人心
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武汉独有长江居中区位和承上启下航道优势,在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背景下,发展“绿色港口”的理念已深深植入人心。
“黄石新港将打造‘长江上绿色港口的标杆’。黄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卫东说。“公司将推动绿色港口发展写入发展规划,从战略高度重视绿色港口发展。”
他用港口扬尘给记者举出实例:“为降低散货码头作业过程中的扬尘污染,黄石新港投资约300万元建防风抑尘网,在散货堆场四周专门布置了高约17米的防尘网。这样一来,粉尘的阻挡率达到了80%-90%。”
刘卫东表示,“黄石新港是新建港口,起点高,在规划布局、设备选型等方面可按照节能环保的要求超前规划,避免很多老港口存在的问题。另外,股东之一深圳市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在绿色港口方面也提供了经验支撑。”
以前,为保证船舶的基本运行和装卸货物的顺利,轮船引擎不会熄灭。随着大功率辅助柴油机的轰鸣,大量的一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造成大气严重污染。
武汉港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郭文川告诉记者,“在去年年底,大型船舶停下来后,我们不再使用柴油而是改用岸电系统,这样可以大力减排,并且在运输车辆上加装大气污染减排装置。另外,公司还推出集装箱业务网上预约平台,简化流程,客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可以预约某个时间段来提取集装箱,减少了客户进出口通关的时间。”
产业升级:从工业独大到多业并举
经过多年的发展,湖北厚积薄发,实现了传统工业迈向中高端,一批新兴产业生机勃勃。
记者了解到,黄石有色金属产业突破千亿元大关。龙头企业大冶有色精炼车间主任杨彦告诉记者,“每40-50万吨铜能提炼出6吨金。”目前,大冶有色的多款产品为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指定交割品牌,大江牌阴极铜和白银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经营,成为国际高端品牌。
对于一些技术难题,大冶有色特别制定了各种攻关小组。在环保方面,大冶有色相关负责人说,“2016年脱硫技术刚刚攻关成功,脱硫技术改善了污染情况,对尾气进行回收,同时产出副产品亚硝酸钠,用于工业生产。”
上达电子是专业生产柔性电路板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掌握了35微米业界领先的超精密工艺,年产能可达到390万片,该公司在股转系统挂牌。“我们核心竞争力在于深圳的研发中心,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5%左右。”上达电子副总经理陈春发告诉记者。记者在车间看到操作工手带指套对产品进行挑选,“我们的产品不能出现划痕,不能沾染异物。这些都需要人工挑选,如果出现不合格产品就要丢弃。”陈春发说。
为发挥武汉辐射带动作用,放大港口经济效益,武汉新港核心功能区阳逻港园区正蓄势待发。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点、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阳逻港园区欲打造长江中游第一个自由贸易港。武汉新港阳逻保税园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迎凯介绍:“园区拥有包括“进口缓税”、“出口退税”、区内企业之间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消费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区内企业给予贷款、贴息等金融政策支持等等。”
张迎凯告诉记者,“对于拟引入园区的企业也将实施‘一企一策’优惠政策,比如保税物流类企业,免租仓库,保税加工类企业,在投资建厂、土地购置方面给予优惠。”
生态修复:从“光灰城市”到“山水园林城市”的转变
武汉、黄石都是老工业城市,城市发展伴随着历史留痕。2009年,黄石被列为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为摆脱“唯矿思维、炼矿情节”,黄石提出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的思路。昔日大冶铁矿矿坑、废旧工厂变为旅游景区,实现了从“光灰城市”到“山水园林城市”的转变。
碧波微漾,荷花盛开。在黄石市大冶湖生态新区核心区的黄石园博园,绿地环绕磁湖,湖水衬托荷花。据园博园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黄石正在实施‘绿满黄石’行动,森林覆盖率达到35%,提升宜居宜游宜业水平。”
围绕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武汉正全力打造“长江主轴景观带”。记者从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了解到,长江主轴景观带包括城市交通轴、经济轴、文化轴、生态轴、景观轴,并力争在10年内建设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
长江主轴景观带需从环境修复、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城市品牌等多方面综合考量。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主任工程师、规划师望开磊介绍,交通轴是将交通功能与景观结合,兼具交通、观景、游憩综合功能。
经济轴是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生态轴是将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为理念,对长江沿线生态滨水岸线、重要景观廊道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等;景观轴则是把长江沿线形成景观主轴。
文化轴则是通过等文化演艺项目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等, 形成世界级城市滨水文化旅游目的地,《知音号》便是重点打造的项目之一。(记者 高畅)
责编:李方及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