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副国级领导人为何被哥伦比亚大学“相中”?

2016-05-24 11:20:47来源:新京报
字号:

学者部长

“面对的主要挑战是怎样从科学家成为一个部长”

2007年6月,时年54岁的陈竺迎来了人生的一次重要转型,被正式任命为卫生部部长。由此,陈竺成为改革开放后首位出任国务院组成部门正职的无党派人士,也成为继万钢之后,第二位担任政府部长的非中共人士。

据官媒报道,当时,在面对技术人员还是行政管理官员的选择时,陈竺不是没有犹豫,去还是不去,对他来说是一个问题,他曾经坦言:“我面对的主要挑战,是怎样从科学家成为一个部长”。

上任不久,陈竺就迎来了汶川大地震救治这个首个大考,他首先提出了“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重症伤员的死亡率和残疾率。此后,甲型H1N1流感疫情、三鹿奶粉事件、手足口病疫情等重大考验接踵而至,而最难、最艰巨的考验则是如何操刀医改。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发现,当时,陈竺强调:“13亿人的健康,不可能光靠看病吃药解决,加强预防和保护环境是根本”;“我们要明白,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是重要的战略投资”。

在上述思路下,2009年新医改方案出台,这一轮医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深刻的一次,首次确立了“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公立医院改革的有关内容也写入了医改文件。

在一次事先未通知媒体的医疗界论坛上,陈竺曾直指公立大医院“通病”,人才济济但又不能人尽其才,还语气严厉地向在座的公立医院院长提出要求,要懂卫生经济学,重质量、重管理,不要再一味地比床位、比收入。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此番哥伦比亚大学授予陈竺荣誉博士学位时,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伯林格致颁发辞时表示:陈竺院士在2007到2013年担任中国卫生部部长期间,成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挑战,大力推动医疗体系改革和建设,使医疗保险覆盖到13亿人口。

责编:侯兴川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