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国两会,为世界感知中国式民主的实践、读懂中国式民主的真谛,提供了一次重要契机。代表委员积极履职尽责,民声民意凝聚成国家治理的共识,让国际社会充分感受到中国式民主是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中国之治”有着坚实的民主基础。
民主,起始于人民意愿的充分表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起草从多个渠道征求和听取了几千条意见建议,其中汇总精选有代表性的网民建言1100多条,重点意见得到了吸收。广大网民踊跃参与“我给全国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积极建言献策,闪耀着人民智慧的各类建议直达全国两会。今年,全新优化升级的“2022·代表/委员对政府工作留言”小程序正式上线,代表委员的留言经过分类整理、梳理汇总,将及时转有关部门办理回应。透过两会窗口,世界看到中国人民参与民主的意愿不断增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参与的形式和渠道不断增多。在中国生活20多年的美国作家马意骏指出,中国创新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各种方式,人民积极表达诉求,有序参与社会管理,为民主注入了更多活力。
民主,落实于人民意愿的有效实现。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国务院新闻办表示,2021年国务院部门共办理两会期间代表建议8666件、委员提案5718件,分别占建议、提案总数的96.4%和93.4%,已全部按时办结。国务院各部门认真研究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共采纳代表委员所提意见建议4300多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1600多项。这些详实的数据充分说明,在中国,人民的期盼、希望和诉求,从国家大政方针,到社会治理,再到百姓衣食住行,有地方说、说了有人听、听了有反馈。南非姆贝基非洲领导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谭哲理指出:“在中国,人民的利益始终被放在最高位置,民主体现在各个环节。中国的民主制度保障了人民需求和关切得到及时有效回应。”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社会围绕民主有效性的讨论增多。人们看到,在一些国家,民主实践趋于“口号化”“形式化”。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只有竞选时聆听天花乱坠的口号、竞选后就毫无发言权,只有拉票时受宠、选举后就被冷落。中国始终认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人民意愿只能表达、不能实现,不是真正意义的民主。中国的民主是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使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环节、各方面都体现人民意愿、听到人民声音。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和必由之路。
中国式民主是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人民利益要求既能畅通表达,也能有效实现。中国人民既是民主的参与者,也是民主的受益者。近年来,中国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战略成果,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化解一系列重大风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进。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与中国式民主所激发的人民伟力密不可分。埃及著名法学家舒基·赛义德指出,中国所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已经证明,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合理有效,推动了国家的发展进步,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
中国民主的高质量,促进了国家治理的高效能,提升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中国基于本国国情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也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形态。瞩目未来,中国式民主必将进一步展现生机活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14日 第 02 版)
责编:陈亚楠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