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巴黎10月21日电 中国驻法国使馆21日发表题为《“‘一带一路’债务陷阱论”当休矣》的文章。
文章说,近期,美国威廉玛丽学院发布报告,称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向中低收入国家提供了巨额高息贷款,目前已有42个国家对中国的公共债务敞口超过GDP的10%;且中低收入国家政府对中国的债务被严重低估,总计背负3850亿美元的“隐性债务”。上述“结论”立即被一些西方媒体作为质疑、否定“一带一路”倡议的新“证据”转发报道。
文章指出,该“报告”自我标榜基于“全面真实的数据”,看似客观严谨,实际上通篇先入为主、以偏概全、以伪乱真,披着“学术”外衣妄图再次炒作“‘一带一路’债务陷阱论”。
文章说,“报告”选择性无视“一带一路”倡议给参与方带来的发展红利,刻意突出债务问题。并非所有的债务都是坏事情。发达国家的债务普遍超过了GDP的100%,也未见有人炒作它们的“债务陷阱”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本质上是欠发展问题。“一带一路”倡议正好契合了发展中国家的这些需求,在此框架下建设的大量铁路、公路、港口、电站等项目受到相关国家的真心欢迎,给当地人民带来满满的收获感、幸福感。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共建“一带一路”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文章认为,制造“债务陷阱”的不是中国,而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始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债务仍然来自发达国家的商业债权人和多边金融机构。比如西方媒体大肆炒作中国令斯里兰卡落入“债务陷阱”,但实际上中国提供的贷款不到斯里兰卡外债总额的10%。用以偏概全的障眼法来蒙骗世人,企图将自身造成的“债务陷阱”嫁祸于中国,是典型的“贼喊捉贼”。
文章强调,迄今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因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而陷入“债务陷阱”。所谓“债务陷阱论”完全是少数西方国家为攻击抹黑中国而捏造的。在遭到不少当事国以事实和数据“打脸”后,自感心虚的“报告”作者们另辟蹊径,编出一套“隐性债务”的说辞。既然是“隐性”,那他们说多少就是多少,反正无从查证。这是他们的惯用伎俩:证据不重要,重要的是给你扣上罪名。
文章说,“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团结合作的历史发展大势,符合各参与国的共同利益与期待,前景广阔,势不可挡。那些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掌握发展中国家经济命脉,造成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的国家竟然“大发善心”,关心起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它们的目的不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而是怕中国影响力上升,以后没人再听它们发号施令。我们欢迎诚信竞争,但反对造谣、诋毁、使绊。“‘一带一路’债务陷阱论”等谬论当休矣。(完)
责编:海闻、侯兴川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