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雄安4月30日讯(记者肖霄 王蒙)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是雄安新区规划的目标之一,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新区建设发展的生态基础。按照规划,雄安新区未来“蓝绿空间”占比将达70%。自2017年以来,雄安新区整治入河入淀排污(排放)口11395个,整治“散乱污”企业13566家,淀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2019年,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批准实施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体系建设一期项目,打造智慧监测监控网络,以加强雄安新区环境监测体系能力建设,助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新区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中心是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体系中一部分功能的承载地,承载地建筑物内包含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建设指挥调度中心、生态大数据中台和共享中心。
“我们应用5G技术建设了生态环境大数据监测系统,实现了5G/VR全景视频移动监控,采取走航监测的方法连续、实时分析水、大气环境质量,并且逐步构建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立体应急监测体系,提升了白洋淀水质监测能力。”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海梅告诉记者,“自雄安新区成立以来,白洋淀生态保护治理成效显著,白洋淀的水质由2017年的Ⅴ类转变为去年底全部Ⅳ类,到现在实现了‘全域Ⅳ类、局部Ⅲ类’,这种改变就源于我们上下游的协同治理和联动。”
如今,白洋淀春和景明,碧苇浩渺,作为“华北之肾”的功能不断恢复,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雄安新区生态底色正在加速形成。
责编:闫宇航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