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就是要使祖国大好河山都健康,使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都健康。”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
中华民族历来有植树爱林的优良传统。今年是全民义务植树开展40周年。1981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那时起,全民性的义务植树运动展开。如今,中国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23.04%,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领域9项约束性指标已超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祖国大地绿色越来越多,城乡人居环境越来越美。
成绩背后,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治理工作。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之一;“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等内容被写入党章;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这些部署和要求,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成绩取得,离不开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去年,本报推出“生态治理的中国奇迹”系列特稿。那绿树成荫的塞罕坝,那宜居宜业宜游的安吉,那披上7.5万亩绿装的八步沙,那沙退水清的母亲河……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生态治理故事,再现了人们对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更凸显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难能可贵。如今,中国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步伐愈加坚定。
成绩背后,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从领导人率先垂范,到人人动手、年年植树,愚公移山,坚持不懈;从线上植树蔚然成风,到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方式成为社会风尚……如今,爱绿、植绿、护绿成为全民行动,建设美丽中国,人人都是行动者。
“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是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再往后,还要建成美丽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美丽中国建设,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人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就一定能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 彭训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4月05日 第 01 版)
责编:陈亚楠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