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教学点飘出久违的歌声 本报记者来到鄱阳县枧田街乡一个村级教学点 感受一次别样的教育坚守

2021-02-23 10:26:09来源:大江网
生成海报
字号:

  送教上门第一次来到教学点时,孩子的歌声、多彩的绘画,多年来首次在小山村的教学点出现,“一师一生”的教学点氛围随之发生改变,对71岁的返聘教师刘水金来说,这是一种欣喜的变化。

  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欠缺的教学点是一些留守儿童家庭的现实需求。当地教育部门表示,只要有学生,教学点就会一直存在。

  近日,本报记者来到鄱阳县北部山区的枧田街乡,跟随一群送教上门的年轻老师,感受了一次别样的教育坚守。

  ◎文/图新法制报记者吴强

音乐老师正在给黄佳婷上课

  唱起欢快的《小红帽》

  枧田街乡是个只有2万余人的山区乡镇,村庄分散,村级教学点成了不少偏僻村庄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站。

  采访当日天气晴好,黎岭小学的校长程风庆幸着这周不用顶着凛冽的山风送教上门,她和音乐老师刘美君匆匆赶往六七里山路外的简益下自然村。

  简益下教学点是枧田街乡8个村级教学点之一,新法制报记者在教学点看到,2015年建成的新校舍宽敞明亮,不过,20多平方米的教室除了黑板外,只放着两张课桌,8岁的黄佳婷是唯一的学生。

  当程风与刘美君带领黄佳婷一起唱起欢快的《小红帽》,简益下教学点飘出了久违的歌声。

  由于教学点缺少多媒体设备,刘美君每次送教上门,都需要在平板电脑上做额外的准备,尽量在课堂上提供听觉和视觉上的多重感受。尽管黄佳婷的基础不够扎实,但一堂40分钟的音乐课,她学得很认真。

  程风告诉记者,她在2020年秋季调任到黎岭小学担任校长,当时就关注到下辖教学点的黄佳婷,如何力所能及地为她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成为了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很快,送教上门被提上日程,从那时起,程风坚持每周抽出一天时间,带着黎岭小学的音乐、体育、美术老师来到简益下教学点,为小佳婷上音体美课程。

  “一师一生”的坚守

  平时给小佳婷上课的老师,是71岁的返聘教师刘水金。他已经在简益下任教20多年。

  由于地处偏远,上学不便,简益下自然村周边的孩子,一般要在教学点上完二年级,才会到离家最近的黎岭小学去上学。

  “教学点人最多时有十来个学生,我当年还教过复合班。”刘水金告诉新法制报记者,一直以来都是他一个人负责教学点的教学,主要教语文和数学课。“现在村里的适龄儿童少,近几年教学点一两个学生是常有的事。”

  刘水金早已习惯了“一师一生”的状态,即使只有黄佳婷一名学生,他和教学点依然坚守。只有师生二人的教学点,和乡里的完全小学并无二致,每天还是严格按照全乡统一的课程时间表来执行,每周一还会固定时间举行升旗仪式。

  善于教语文和数学的刘水金,对音、体、美课程深感无能为力,他非常乐意看到教学点迎来新力量。“现在的孩子更活,跟他们父辈不一样,需要去多接触新鲜事物。”

  每周一次的送教,让教学点原本由粉笔和黑板构成的黑白空间里渐渐有了缤纷的色彩。刘水金对这新来的变化,内心充满喜悦。

  “只要有学生,教学点就一直会在”

  程风自2011年参加工作以来,辗转到过三所农村学校任教。她坦言,能够在乡镇的普通村级小学找到专业的音、体、美老师,是一种幸运,“完全小学尚且如此,教学点的情况可想而知”。

  记者了解到,黎岭小学的音、体、美老师并非专职,平时还要兼任主课,但程风还是带领大家把送教上门这件事努力坚持下去,“我们很多老师都是农村出来的,能够理解素质教育给孩子的帮助,纵然只有一名学生,送教上门也不能间断”。

  事实上,到了今年9月,黄佳婷就要去往黎岭小学上三年级,届时简益下教学点可能就没有新学生了,教学点是否存在还是未知数。

  枧田街乡8个教学点的教学工作,大多是由像刘水金这样的返聘教师负责。刘水金说,“很多农村家庭孩子多,没办法管好每个孩子”,有很多村民更希望能就近入学,而并非追求教学质量更高的学校。

  据枧田街乡中心学校校长姜建良介绍,近年来,枧田街乡的办学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师资力量相较而言仍然薄弱,“不管怎样,我们教育部门的态度是,只要有学生,教学点就一直会存在”。

责编:海闻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