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姑三毛》:陈天慈带你走近另一个三毛

2021-01-06 10:14:52来源:中国青年报
生成海报
字号: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这首曾经由齐豫唱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名叫《橄榄树》,而这首歌词作者的名字更加令人熟悉,她就是三毛。

三十年前的今天(1991年1月4日),未满48岁的三毛在台湾荣民总医院去世,辞别了她曾经无比热爱的世界。数十年来,这位传奇女子用她的文字感动了世人,《撒哈拉的故事》至今以各种文字在国际上流传,很多人都想活出像她一样的自由灵魂。正如为三毛拍下最后一张肖像的摄影师肖全所说:“三毛最大的精神是决定自己的人生。”

陈天慈是三毛一手带大的侄女,在三毛逝世三十周年之际,陈天慈用22篇回忆性质的散文,回顾了自己幼年与姑姑一起生活的日子。她说:“小姑不会被遗忘。三毛在用她一贯充满幽默和创意的方式带领大家,体会人生的美好与遗憾。故事未完,她的足迹永不消失。”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祖籍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出生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中国台湾当代女作家、旅行家。

1967年,先后游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并创作了散文集《雨季不再来》。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随后与荷西结婚。1976年2月,移居加那利群岛;5月,出版第一部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讲述夫妻二人在沙漠的生活经历。1977年到1979年,先后发表《哭泣的骆驼》《稻草人手记》《温柔的夜》等散文集。1980年,荷西意外逝世后回到台湾定居。1982年,根据中南美洲旅行经历所创作的散文集《万水千山走遍》出版。1990年,创作的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的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出版。1991年1月4日,在台湾荣民总医院逝世,终年47岁。

这是我读过的写三毛最好的一本书

贾平凹说:“这是我读过的写三毛最好的一本书。”

在三毛回台北生活的那段时间,侄女陈天慈一直和三毛朝夕相处。这段时间不算特别长的相处经历,让三毛在她的心里彻底扎下了根。也因为这个缘故,从三毛离开我们至今,她一直在用各种方式追寻着三毛的足迹,在家人至亲的回忆里收集三毛真实的声影。陈天慈是三毛所有至亲里唯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三毛所有粉丝里也许唯一遍历了她所有足迹的旅行者。从孩提时相遇算起,这段追寻和记录之旅,也整整走了几十年。

这本书里可能会让你看到更多你从未读过故事,关于她的人生、她的信念、她与荷西柴米油盐中的爱、她走过的足迹……

提到三毛,读者看到了三毛到各处旅行的随性和勇气,林青霞则说三毛是一个敏感而心思细腻的人。可是在陈天慈的眼中,姑姑三毛是一位最不像大人的大人。

“她永远是那个拉着我们小孩子去玩去闹的大孩子,永远是那个我们不腻烦的大玩伴。”这是陈天慈对她的姑姑、作家三毛的印象。

三毛与侄女陈天恩、陈天慈姐妹

在《我的姑姑三毛》中,她写下了很多有关姑姑三毛的回忆。有人评价,剥离开以往刻板的印象,这本书让读者看到了三毛最真实的一面。

“姑姑有很多异于常人的思维。她常常问我考了第几名,担心我考太好,花太多时间在课本上的知识,没有肆意地享受一辈子只有一次的童年。”陈天慈回忆。

三毛曾为他们买了一本很厚的书《我的童年》,里面全是白纸,还被家人嘲笑被书店老板骗了。可陈天慈知道,姑姑要孩子亲手创作自己的童年,是好是坏都是自己的。

书中《你才是我特别的天使》则圆了陈天慈的一个心愿。有一次,陈天慈等不到晚归的姑姑,便先睡了,满怀歉意的三毛写下《你是我特别的天使》,“现在我用这篇文章回应天上的她,那晚她没有失约,她熬夜写稿的灯光是最好的助眠神器。”

“姑姑离开三十年了,想起来已经不会泪奔,而是淡淡的沉默。”她说,无声的想念交织成一张破网,没能网住每件事的记忆,只网住了姑姑留下的一种感受。

大家为什么爱三毛?

陈天慈说:“在1970-1980年代的华人世界里,小姑是读者的眼,带读者看世界。她开了扇窗,无意间做了先锋,在远方留下足迹。”

在去年,纪念她的29周年忌辰的纪录片《三毛不在的日子》中,导演采访了台湾世新大学中文系主任张雪媃,她也说了同样的话:“一个年轻的女人,敢跑到这么远的地方去,很勇敢。她开启了一个风气之先,我想大陆很多女作家也受到她的影响。”

作家贾平凹在为《我的姑姑三毛》作的序中说,他在很多地方,常见一些年轻女性,她们没有固定的职业,或已辞职,穿着长衫,脖子上手腕上挂了夸张的饰品,喜欢旅游,在报刊和微信上写了许多文章。很多人会向他介绍:“这是我们这里的三毛!”

可见,三毛——作为“远方”的代号,今天还会影响着年轻女性。世界那么大,谁不想去看看呢?看看天空飞翔的小鸟、山间轻流的小溪、宽阔的草原,还有梦中的橄榄树。

这就是流浪世界的三毛、与荷西定居撒哈拉柴米油盐的三毛、走到哪里都有崇拜的读者的三毛、让人羡慕又想效仿的三毛。

希望能让更多人认识三毛

写作之外,陈天慈也在努力推广三毛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这位女作家。

这个过程中,她找到不少仍然关注三毛作品的读者;也找到了三毛当年的一些朋友,做了专访,了解三毛与他们的故事。其中包括荷西的姐姐等等,以及很多曾在三毛书中出现的人物。

由此,通过很多意想不到的视角,三毛笔下故事的真实性得以印证。每当在线下活动中看到妈妈带着孩子一起读三毛的作品,看到有些中学生因此爱上阅读,陈天慈都觉得特别高兴。

在陈天慈的计划中,接下来会持续做一些有关三毛的事务推广。至于形式,她引用了三毛的一句话来回答,“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

“静待最好的时机,能让更多人认识三毛。”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责编:夏丽娟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