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盛教:不朽的国际主义精神丰碑

2020-06-30 16:28:48来源:湖南日报
生成海报
字号:

【档案故事】

“新化县各界代表一千五百人,怀着沉痛的心情与光荣感,在本月二十三日隆重举行追悼会,追悼为抢救朝鲜溺水少年而牺牲的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同志……”1952年2月27日,《新湖南报》(现《湖南日报》)刊发了一篇名为《志愿军代表和朝鲜人民代表抵新化追悼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的报道。

那一年的1月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罗盛教为救不慎落水的朝鲜儿童崔莹,献出了宝贵生命。那时,他才21岁。罗盛教牺牲后,朝鲜政府为他修建了纪念碑,时任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为纪念碑作了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68年过去,那个在数九寒天里向着冰河义无反顾纵身跃下的年轻身影从未走远,直到今天依然震撼我们的心灵。

4次托举救出朝鲜少年

6月下旬,正值汛期,资江水穿过新化县城滔滔而过,罗盛教纪念馆静静矗立在资水河畔,显得庄严肃穆。馆内,一幅幅图片、一行行文字诉说着罗盛教短暂却不平凡的一生,令前来缅怀的人们感动不已。

“罗盛教的生命定格在了遥远的朝鲜,但他永远活在中朝人民的心中。”作为纪念馆的金牌讲解员,邹虹自1998年进入纪念馆工作以来,每讲到动情处都会潸然泪下。6月22日,她再次饱含深情,讲述了罗盛教由一个普通农家孩子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过程。

1931年4月22日,罗盛教出生在新化县松山乡桐梓村马龙坳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新中国成立后,罗盛教报名参军,被送到湘西军政干校学习。1950年,他被调到某部文书训练班学习,之后又被分配到四十七军一四一师直属侦察连任文书,参加湘西剿匪斗争。1951年,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

1952年1月2日,新年伊始,正是朝鲜半岛冰天雪地的时节。罗盛教和战友一大早便来到了军队驻扎地附近的冰河边,准备练习投弹。就在这时,河面上突然传来几位朝鲜少年急促的哭喊声。罗盛教听不懂朝鲜语,但当他看到朝鲜少年的手势和破裂的冰面时,立即明白了一切。他一边奔向冰窟,一边脱下棉衣,纵身跳进了冰冷彻骨的河水中。

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罗盛教沉着冷静,很快便摸到了落水的朝鲜少年,并成功将他托出水面。可是,由于冰窟边缘的冰面太薄,承受不了落水少年的体重,两人马上又跌落到了水中。

一次,两次,三次……少年3次被托出水面,但3次都没能上岸。这时,罗盛教的体力已消耗殆尽,但他仍顽强地再一次沉到水底,找到少年,并再次将他顶出了水面。此时,罗盛教的战友拖着电线杆赶到冰窟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出了水面。当战友尝试去拉罗盛教的时候,罗盛教已沉入了水底。

找到罗盛教烈士的遗体后,朝鲜人民以当地最隆重的葬礼将他安葬,并在他牺牲的地方竖起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生长在朝鲜土地上的人民,都应该永远记着我们的友人罗盛教同志,学习他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罗盛教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一心只为救人。他不仅是朝鲜人民心目中最可爱的英雄,也是中朝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邹虹介绍,为了纪念罗盛教,1953年,朝方授予罗盛教“一级国旗勋章”与“一级战士荣誉勋章”。罗盛教牺牲的地方,更名为“罗盛教村”,安葬他的山也命名为“罗盛教山”。当地还先后出现过“罗盛教生产突击队”“罗盛教合作社”“罗盛教合作农场”。而罗盛教所救的少年崔莹,后来加入了朝鲜人民军,并成长为军队高级指挥官。

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2009年,罗盛教入选全国“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罗盛教的弟媳、年过七旬的陈纯老人又走进人民大会堂,领取国家授予罗盛教烈士的“最美奋斗者”荣誉奖章。 “这是国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先进分子、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授予的荣誉称号,是载入史册的光荣啊!”6月22日,回忆起领奖经历,陈纯老人如是说。

采访中,老人道出了更多罗盛教生前的故事。罗盛教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心地善良。在湘西军政干部学校学习时,罗盛教苦事累事都冲在前面。1949年冬天,学校用来做桥梁的大树被锯倒后滚进了水沟,师生们用绳捆住树干往上拉,罗盛教不顾严寒,卷起裤腿,跳入水沟中,使劲抬树干。其他同学见状也纷纷跳入水中,合力将树抬了上来。因为这件事,罗盛教所在的中队被授予“开路先锋”称号。

抗美援朝期间,罗盛教工作努力,除圆满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常冒着炮火到前沿阵地为战友送饭,抢救伤员。一天,罗盛教所在的连观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军飞机轰炸,他冒着浓烟烈火,抢救出一位朝鲜老大娘和一名儿童。

他曾在日记中写道:“当我被侵略者的子弹打中后,希望你不要在我的尸体前停留,应该继续勇敢前进——为千万朝鲜人民和牺牲的同志报仇!”

“罗盛教牺牲了,但是他的身后涌现出了更多的‘罗盛教’。”邹虹说,作为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罗盛教其人、其事、其品格,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

2018年3月23日,新化恒达设计学校的17岁学生王健成和同学在罗盛教纪念馆附近散步,忽然听到河边有人呼救,他们来不及多想立刻跑过去。下到河边,王健成看到一名妇女在河水中挣扎,他毫不犹豫跃入河中,拼尽全力救起了落水妇女。

有人问王健成,是什么力量使他在湍急的河水前义无反顾?他说:“旁边就是罗盛教纪念馆,是罗盛教烈士的精神激励了我。”

(记者 于振宇 通讯员 王茜)


责编:侯兴川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