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每个人都度过了
一个很不一样的春节。
我们的国家陷入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危难之中。
灾难中心的武汉,
如同在巨浪中航行。
自此开始,
每一个普通人都肩负着使命。
一声号角,四面八方。
终于,3月25号,湖北解封;
4月8号,武汉解封。
一切都在慢慢恢复,
一切都在开始变好。
在与这场战疫有关的无数普通人中,
我们想为你讲述
一位武汉老人的故事。
他是一名来自武汉的退休医生。
2003年他曾奋战在
救治SARS患者的第一线。
“1月23日”
这是个特殊的日子。
从这一天起,
离汉通道全面关闭。
他待在家里,
却关心着外面已经发生
和即将发生的一切。
也是在这一天,
武汉市要求
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
建设一座专门医院
——武汉火神山医院。
“1000张床位,10天建成,
现场4000余名工人同时施工,
3.39万平方米”
他打开电脑,
查看即将修建的火神山医院的位置。
然而1月23日布局,
2月2日就要交付,
真的来得及吗?
担心之时,
门外传来社区工作人员的声音——
“爷爷,
菜放门口了,您记得拿一下。”
在这个特殊时期,
连平日里的陌生人,
都消除了隔阂。
不能出门,
却更加担心在一线的孙女。
手机聊天界面
停留在孙女发来的两句话:
“爷爷,
今天我的病区有五个出院了。”
“爷爷,
今天我们科室又感染一例!!!”
最后一句话让他的心揪紧,
电话拨过去,却无人接听。
他想到,这个时刻,
许多人都没办法跟家人团聚,
甚至,与他们永远别离。
他对孙女的工作
有着无限的理解、支持与感同身受。
2003年SARS病毒席卷全国,
他也曾奋斗在救治患者的第一线。
17年前那场硬仗,
爷爷没退缩,
现在,依然想与你并肩作战。
他拿出纸笔,给孙女写一封信:
“致我的小英雄,
从未想过这个冬天,
竟如此漫长……”
电视、手机、收音机……
他关注着每一个
能够获取新讯息的工具。
他听到:
“疫情发生以来,
来自兄弟省份的物资,
每天源源不断,运往荆楚大地。”
“总计42000余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
“江苏2757人,
上海1608人,
广东2452人,
浙江1985人……”
“支援一线的医务人员中,
有12000余名90后、00后年轻人。”
空荡荡的家里,
手机成了与家人们联络的唯一渠道。
“爸爸,
我和雅文在前线会保护好自己的,
您别太担心,
您也照顾好自己。”
网络上看到的一张张请战书,
更是让他感动。
“你们,是平凡世界的微光,
爷爷为你骄傲。”
写上这封信的最后一句,
望向窗外。
他好像看到了一个恢复活力的武汉,
那熟悉的模样,
又回来了。
责编:陈亚楠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