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最美中国年 他们这样过

2020-01-23 06:06:12来源:海外网
生成海报
字号:

当地时间1月18日,2020年葡萄牙“欢乐春节”活动在里斯本拉开帷幕。  佩德罗·菲乌萨摄(新华社发)

春节临近,河北唐山宴饮食文化一条街内热闹非凡。  刘满仓摄(人民视觉)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要到了。中国人关于年的记忆,可能是外婆厨房里飘来的食物香气,也许是异国他乡看到的熟悉的中国红,又或者是那句“出站口见”的坚定承诺……

英国广播公司曾播出中国年主题的纪录片,称中国新年为全球最大庆典。宏观地看,中国春节见证了地球上最大规模的年度人口迁移活动,中国人用不同的运输方式在世界地图上画出美丽的相聚轨迹。放大了看,中国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包裹的,是每个家庭的团聚美好,是每个普通人的家国情怀。

对于五湖四海的中国人来说,最美的路是归途,最好的风景是团圆,最期待的节日是中国年。明天就是除夕,奋斗了一整年的中国人,有的已回到家中,有的还在坚守,有的正在路上。我们采访了不同职业、不同角落的中国人,听听他们的过年故事。

驻村书记:

心系乡亲忙脱贫

“儿子、媳妇都回来了?家里换新洗衣机了嘿,真好!”

“您今年种的黄豆,合作社都收走了吧?明年还要多种哦!”

“这是咱们市里对口帮扶单位过年送温暖的礼物,有什么困难一定跟我们说咧!”

临近过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加方乡龙开村的第一书记毛鑫还在走村访户地忙活着。早上慰问贫困户,下午去农户家核实“以奖代补”的发放情况,中午休息的空档,她还要和村里的姐妹文艺队一起排练舞蹈,准备在村春节联欢晚会上“露一手”,让大家“乐呵乐呵”。

对于“城里姑娘”毛鑫来说,这是她第一次在驻村体验过年的氛围。“这几天我们村开始杀羊杀猪杀鸡了,特色的血肠、腊肉也都做好了,各家门前菜地里,包菜、茼蒿、芥菜都成熟了咧!这是小山村特有的年味。”令毛鑫最喜欢的,还数村民们夜晚围坐烤火、聊家常时的“保留项目”——烤玉米。“其实是秋收时留下的老玉米棒子,放在火上一烤,嘿!有点爆米花的感觉,想不到吧!”

平时村里以老年人为主,都说壮话,毛鑫不太懂,现在越近年关越热闹。年轻人、小孩们都返乡过年,说普通话的人多了,不少人家轿车开到家门口,村里时不时有快递车进来,拉的都是各家添置的新家具。孩子们的嬉戏声不绝于耳,小山村有了年味,也有了生气。

毛鑫抓住机会去各家走访,向他们宣传扶贫政策,一起谋划来年的活计,提高大家脱贫致富的信心。“平时我们给老人做工作,他们不一定能理解,现在趁年轻人回来过年,我得及时了解沟通,向他们介绍村里发展的情况。”毛鑫还准备召开一个返乡创业青年座谈会,请大家坐在一起,一同为家乡出谋划策。

聊的主题是过年,毛鑫却三句话不离脱贫:“龙开村是深度贫困村,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的决胜之年,我们村要脱贫摘帽,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就一定能做到!”

问她自己怎么过年,毛鑫笑呵呵地说,大年三十中午,她将会从村里出发返回南宁,和家人一起吃顿年夜饭。“我在村里学了几个菜,都是我们龙开村的特色,带回去给支持我工作的家人尝尝!”

毛鑫计划着,过完年还要带母亲、儿女、老公一起去村里住上几天,她说:“跟村里人也是一家人,我要带着家人给他们拜年。”

反向春运:

阖家团圆就是年

“姐姐,姐姐,这两天我都洗澡洗头了,盼着穿上新衣服干干净净去见你哦!”看到视频电话里,7岁的弟弟对于即将在北京度过的新年满怀期待,何玥也开始憧憬起来。

今年,正在北京实习的内蒙古女孩何玥没抢到春节前回家的车票,她跟家人商量,自己就在出租屋里过年得了。没想到,家人一致坚持,过年就是要一家人在一起。“鄂尔多斯去北京的反向春运票好买,我们去北京和你一起过年,就这么定了!”

这些天,何玥陆续收到了母亲从家寄来的快递。“你知道吗?腌猪肉,足足有脸盆那么大!农村本地鸡,新鲜的一整只就寄来了!”何玥一边比划一边说,内蒙古年夜饭的特色是各种肉菜,炖肉、炖鸡、炖鱼、炖羊排、炖牛腩……缺一不可。“来北京时,他们还会带上新鲜的炸丸子、酥肉、炸带鱼吧。”

在鄂尔多斯的家里,家人们备年货忙个不停;在北京的家里,何玥也开始准备起来。

腊八这天,何玥用老陈醋泡了一罐蒜,按老规矩,这醋正好用来在年三十吃饺子。何玥还自己动手剪了一对窗花,再贴上商场里买的对联、福字,铺上母亲给买的红色富贵花四件套,房子里也有了过年的氛围。

何玥盘算着,要给弟弟准备些零食,已经在网上下单了坚果、肉脯、饮料等,母亲爱吃巧克力,再买点巧克力冰淇淋。她还想趁这个机会,劝家人多住几天,带父母去北京的大医院做个体检,也带全家感受感受北京的庙会。

“对于今年过年,我还蛮期待的。虽然没说出口,但我能感受到他们非常想和我在一起过年,爸妈都觉得,过年嘛,就是要阖家团圆。我家交流感情的方式,就是每人做几道菜,互相给对方夹菜,虽然我妈做的一般不怎么好吃哈哈。”说到这,何玥大笑起来。

腊月二十八晚20时,何玥的家人们已经坐上了从鄂尔多斯出发的绿皮火车,睡一觉,今天早上6时就能到达。腊月二十九,在北京西站熙熙攘攘的人流里,团圆的戏码并不罕见,这里面,有何玥一家。

边防战士:

营地新年有意义

在千家万户欢庆团圆的时候,在中国陆地版图的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市的东极哨所,又迎来了祖国新一天的第一缕朝阳。

闫祥龙和刘子旭是2019年9月登上黑瞎子岛的新兵,在这里,他们将度过人生中第一个营地新年。官兵们贴福字,贴窗花,还准备起诗朗诵、方言小品等节目,组织篮球赛、象棋赛等活动,虽然冬季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6摄氏度,但欢庆春节的氛围火热。

上周二,大家如往常一样在餐厅吃饭,指导员问刘子旭,有没有哪道菜觉得比较熟悉?刘子旭一时有点懵。原来,为了安慰新兵战士的思乡之情,连队瞒着他们把父母请到营地来提前过年了,而眼前的蒜薹炒土豆条这道菜正是刘子旭的母亲亲自为他做的。

事后,这个爽朗的东北小伙子告诉记者:“小时候有段时间我妈是常给我做这个菜来着,我也爱吃,但我没想到是我妈做的。”见到父母后,刘子旭和家人来了个大大的拥抱。他怎么也想不到,前不久才给自己寄来药膏的父母,如今辗转30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来到他面前了。

同样很久没见到亲人的甘肃小伙闫祥龙看见父亲后,第一感受是“我爸头发长了嘿嘿!之前他都是寸头。”他接过父亲带来的家乡苹果,用力拥抱了这位平时有些严厉的父亲。“前几天打电话,他说在外地,我还以为出差呢,保密工作做得挺好!”闫祥龙笑着说。

和亲人度过了2天温馨的家庭时光后,2位新兵把亲人送上了回家的归程。对他们而言,家里的年味提前到了,这便是最好的新年礼物。接下来,他们要和战士们一起迎来真正的营地除夕。

“部队氛围特别好,大家都是同甘共苦过的人、真正关心你的人,这感觉就和家人一样。” 闫祥龙说,“‘一朝登岛守国门,一生无悔迎阳人’,守着祖国东大门,使命神圣,今年这个年太有意义了!”

海外华侨:

春节过出仪式感

跨越重洋,年味照样浓。在瑞典中部小城路德维卡,华侨张云(化名)和家人也开始张罗春节。

“今年还是和朋友几家人一起过。”11年前,因工作安排,张云携全家从广东移居瑞典。这些年,一家四口都在瑞典过年。“这是我们的一个传统,轮流邀请大家来家里过年,今年刚好轮到我家。几家人聚在一起,算起来一共有23人呢。”

这个“抱团过年”的传统有个老规矩:每家人准备两样拿手菜,大家一起吃顿年夜饭。几家人来自中国各地,他们的年夜饭也包括了中国各大菜系,有杭帮菜、湘菜,还有客家菜……今年张云准备做烤鸭和青菜,可别小看了一盘青菜,青菜在路德维卡并不容易买到,张云说他可能会专门去斯德哥尔摩买。

包饺子是每年必有的活动,有一家人负责擀好饺子皮,还有一家会带饺子馅,然后大家一起包。张云一家来自广东,之前很少包饺子,但如今在他眼里,包饺子是瑞典春节年味的重要体现。

“我喜欢春节!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还有饺子吃!”张云的小儿子桐桐正在看电视,听到“春节”二字,他也激动起来。

海外春节的仪式感,少不了许多从国内漂洋过海的年味。例如,张云用从国内带去的“利是封”包红包,这些“利是封”都是红色底上烫有金色大字:“恭喜发财”“步步高升”“学业进步”,一个个蕴含满满祝福。对于张云的妻子,关于春节的仪式感离不开穿旗袍。“旗袍是重要的节日才穿呢,一穿上,传统的中国味道就有了。”

“其实,家人聚在一起、华人聚在一起,就是年了。”张云说,去年12月,路德维卡华人协会成立,目前有80余人。大年初二,协会将在中餐厅举办聚会,张云也报名了,一家人对年的期待又多了一分。

(记者 叶子 实习生杨晨对本文写作亦有贡献)

本版制图:潘旭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1月23日   第 05 版)


责编:赵宽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