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式工作法——扶贫笔记51

2019-11-12 10:30:17来源:海外网
字号:

雾很大,四周的山朦朦胧胧的,远看竟像江南一样的水墨山水,不过风丝毫没有江南的味道,一进深秋便开始“透骨”。

路两旁芦苇多了起来,有风过,便发出呜咽的“秋声”,怪不得村子以芦苇命名。

我昨晚咽喉开始肿痛,浑身发紧,恐怕要发烧,就像当地人说的“换季病”。为了不耽误事,吃了阿莫西林,早晨好些。尽量少说话,多喝水,多穿衣服。

看到周围的秋景,我不禁下意识地拽了拽领口,把围巾又围紧了些。现在我发现自己的潜意识“学乖”了不少,所有的行为都会围绕着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主要目标调动,在预警到可能会生病的情况下,就会“收紧”自己的视听言动。

在这样的潜意识状态下,我的思路和方法都变得像秋天的干燥和爽利一样,干净利索,直达目标。

1.jpg

我是头一天夜里接到文件的,安排我在某件工作督导上包联这个村。之前我并不包联他们乡镇,村村调研也没有走到它这儿。这个村有贫困户,但不是贫困村。早上,边吃早点,边打了两个电话,发了一通微信,在通讯过程中,脑子里抓住两个核心,一个是突出问题是啥,一个是到了什么程度。还没有到村部,我就通过对道路和村子布局的观察,奠定了一个初步印象,不过这只是最初步的,但也是很有必要的。

2.jpg

进入大院,见了相关干部,简单认识了一下,并没有过多寒暄,马上进入正题。我先捡重点的和这个村子有关的部分传达了县里的文件,然后马上展开了提问。我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把节奏和主题控制住,不让它向“外”辐射。当结束了督导往回走时,我突然意识到:刚才的我多么像我刚入媒体圈时的样子,那种提问方式像一名记者。

3.jpg

第二天一早,我便前往于营村参加一个会,内容是报社外联的几个大企业将于营村及周边几个村作为种植基地。天气明显冷了,四周都是落叶。村子里正在修路,铺设自来水管道,路非常难走,大概花了半个小时才进到村里。我带着帽子,围着围巾,一进屋,眼镜上竟然起了雾。杯子里冒出的水汽在这个阴沉的早晨将扎扎实实的讨论缠绕。

4.jpg

关于特定农产品品种加工、储存量、规模生产、价格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充分而有时效的讨论,因为前期我没获得这方面的信息,对驻村第一书记全力“经营”的流程只了解个大概。所以,我需要迅速进入“状态”。

5.jpg

于是,我又采取了那个办法——“记者式工作法”,围绕主题,精准分类,直指核心。在正式谈话前,说话以倾听为主,绝不打断别人说话。当“记者式工作法”开始后,便不怕“得罪人”了,问题直接,方式直接,有时也会打断别人的说话,把话题拉回来,希望能达到最高效的效果。

当采取这种工作方法时,我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思路会变得异常清晰,不会被旁支末节带走,而且整个人的状态都是“收紧”的,这种感觉好极了,当工作结束了,也会辐射到业余生活种去。

6.jpg

也许,我们在工作中在干事中,有时换个思路,从其它职业的方式入手,能产生奇效。当然,如果不能有机会诸如挂职来了解其它职业的工作方式,那么可以通过观察、从书本网络电视上来获取信息了解情况。

我一想到将来回到报社的工作岗位上,使用现在在县里工作中学到的、体味到的方法来处理新闻工作和事务性工作时,心里就有一种高效率的干净利索的爽快感。

(作者简介:杨一枫,人民日报主任编辑,海外版总编室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在河北省滦平县挂职任县委常委、副县长。)

责编:刘素素、张荣耀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