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扎根苗乡侗寨的老归侨黄光晃

2019-09-27 10:57:35来源:海外网
字号:

华侨连接着祖国和世界,归国华侨根落祖国山川。共和国迎来七十华诞之际,一个个归国华侨回到祖国怀抱、参与祖国建设的故事,叙述着归侨的奋斗、彰显了“侨”的力量、见证了祖国的发展。

在贵州黔东南,许多人都认识一位老归侨——黄光晃。68年前,他选择回归祖国;改革开放后,出国成为时髦,他则多次婉言谢绝了海外亲人的出国请求,在苗乡侗寨永久扎根了下来,他早已把这里当着了家乡。其实,黄光晃出生在越南南方一个富裕的华侨世家,少年时代的他,常常见闻的是殖民主义者在越南各族人民之间进行挑拨离间,使其互相残杀,对越南人民和华侨极尽欺压和凌辱,这些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燃烧起的是屈辱和愤怒的烈火,他向往着地大物博、山川壮丽且已解放的祖国。1951年9月,他告别泪流满面的父母和亲友,毅然回到祖国求学,1956年7月完成中学学业并考入湖南农学院,毕业后又被送到华中农学院深造。1961年7月他自愿分配到贵州农学院任教,1962年还被学校评为“先进教师”。之后他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下基层工作,1964年11月自愿来到黔东南州农科所从事农业科技工作,来后就一直留在黔东南。到这里后,他不怕劳累和艰苦,经常深入苗岭山区、苗乡侗寨调查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情况,他看到这里青山绿水、风光秀美、农业资源丰富多样,感受到少数民族群众热情好客、民族文化浓郁精彩、各族人民勤劳善良且和谐共处,但农业生产条件落后、人民群众生活艰苦,他深知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责任重大。于是,他与科研组的同事不分寒冬酷暑、不怕日晒雨淋,每年辗转与贵州与海南之间,为选育出适宜苗岭山区的优良水稻品种而辛勤工作。辛苦的付出终于结出硕果,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他们先后从广东、湖南等地引进100多个矮秆水稻品种进行引种试种,终于筛选出“珍珠矮11号”、“广场矮3784”两个矮秆水稻优良品种,为黔东南推广优良矮秆水稻打下了坚实基础,该项试验获得黔东南州人委组织推广奖。

image.png

70年代初,他参与了“凯中一号”矮秆水稻的选育工作,并主持了“凯中二号” 矮秆水稻的选育。这两个矮秆水稻优良品种选育成功,结束了黔东南没有自己选育的矮秆水稻良种的历史,1978年这两个矮秆优良水稻品种双双荣获贵州省科学大会奖,成为省级推广的水稻优良品种。据统计,这两个优良水稻品种的推广面积达500多万亩,平均亩产400公斤以上,累积增产4亿多公斤。

1981-1987年,黄光晃任黔东南州农科所副所长,他主持选育成功的“凯科粘”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被评为“贵州省级优质稻米”,并撰写了《对黔东南州水稻育种工作的探讨》《再论贵州黔东南州水稻育种工作的研究》等科研论文,1987年获得高级农艺师职称。

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他全身心投入水稻育种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同时,他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并积极参政议政,1979年12月-1987年12月,他担任了贵州省政协第四、第五届委员;1993年1月-1998年1月担任贵州省第八届人大代表;1991年4月-2001年4月担任黔东南州政协第七、第八届副主席。作为归侨,他心系侨务、关注侨情,兼任州侨联主席后,认真学习和努力贯彻落实党的侨务工作方针政策,一心为归侨侨眷办实事、排忧解难、牵线搭桥,帮助他们与海外亲人取得联系,使许多海外侨胞了解祖国、心系祖国、关心黔东南。1982年10月被评为贵州省先进归侨侨眷代表,1984年起任黔东南州侨联主席,1986年被评为贵州省先进侨务工作者。

2003年退休后,他依然牵挂着黔东南的水稻育种工作,一如既往关心黔东南经济社会发展,不仅经常向有关部门提出中肯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还充分利用出国走亲访友机会大力宣传祖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宣传多彩贵州,宣传大美黔东南。

老归侨黄光晃,一生勤奋好学、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好交朋友。他喜爱摄影和文艺,退休后带着相机再次走遍了黔东南的山山水水,留下了很多黔东南山水风光和民族风情的摄影作品并带给海外的亲友;现年已八旬多的他,还仍然可以用浑厚的男中音唱起他最喜爱的歌曲《歌唱祖国》《我的中国心》,动情之处仍会热泪盈眶。

老归侨的心留在了祖国,留在了苗乡侗寨。(郑茂刚)

(贵州省侨联供稿)

责编:童芳、夏夏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