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界杰出人物简介——吴志强

2019-09-27 15:44:35来源:海外网
字号:

图片3.png

吴志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德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国际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

吴志强院士是中国中年城市规划专家的杰出代表,在德国留学和工作9年后,于1996年回到同济大学任教,长期坚守在城市规划实践和教研一线。针对我国城镇化过程面临的重大挑战,他提出“和谐城市,理性规划”,积极探索和扎实推进城市规划理性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相关成果应用于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都江堰灾后重建规划、南京青奥会江岸绿地、青岛世园会规划、北京副中心总体规划等国家重大工程规划设计,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行创造了坚实的理性基础,为我国城市规划专业走向理性发展,做出了踏实的开拓性探索。

一、“形流结合”的规划方法,理性规划破解重大工程难题

吴志强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面对世博会高峰日参观人次超过100万的安全压力和上海夏季极端气温高于40.0℃的苛刻条件,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大规模人流动态模拟技术及其布局优化平台。将园区划分为22500多个单元,量化推演了40万、60万和80万人流动态分布的特征,精细模拟捕捉规划方案潜在的十大拥挤事故高危场所,据此优化场地设计,做出了中国馆从江边移至主入口广场的重大选址调整,预设了100万人极限高峰日的安全增补空间,使人流分布与场地承载力趋于匹配。在运营期间,园区经受住了极端高峰日103万参观人数的历史性压力和40多天高温日的历史性考验。国际展览局评估报告显示,无论是避暑设施,还是食品供应、垃圾回收和厕所设置等各项指标,服务满意度全面超过2005日本爱知世博会。在世博园区规划过程中自主研发的6.68km2规划模拟平台,为184天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关键的技术保障,得到了国际规划学界的高度肯定。

世博园区规划获得全国优秀城市规划一等奖,形流结合的理性规划方法的创新成果,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吴志强本人被评为世博会全国先进个人,团队被科技部评为科技先进集体。吴志强团队始终将世博园区等重大项目作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验样本,积极参与将世博闭幕日设立为我国发起的第一个联合国日——“世界城市日”的技术论证,在2014年举办的“联合国首届世界城市日论坛”上作为唯一特邀中国规划专家,在联合国总部进行了主题演讲。

二、以自然为师,理性安排城乡整体空间格局

2008年汶川地震一周内,吴志强召集百人规划团队投身到灾区一线,被建设部任命为成都灾区安置规划专家组组长。他带领团队一边全身心投入规划工程一线实践,一边针对都江堰灾区复杂山形和灌区,进一步研发城市规划山水总体布局模拟评价系统。他根据采集的地震前后卫片,建立前线数据库,反复模拟都江堰城市的水流、气候、日照和地形等自然要素与规划方案的相互影响,发现都江堰地区空中气流与地面水流的相关性,指出原由新加坡规划师在灾前编制的现代主义方格网规划的布局问题:不仅违背都江堰历史肌理,破坏灌区放射型水流格局,也与城市上空早晚气流走向相悖。他带领团队根据当地区域气流和水流的模拟结果,以灌区水流走向为依据,为都江堰特制放射带状的城市总体结构,重新延续了城市历史,沿灌渠设置城市水岸公共绿带,建立了城市灾时避难场所系统,为都江堰的城市安全、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特制理性规划方案。团队在完成成都灾区灾后安置、都江堰总体规划后,坚守灾区三年,在规划服务实践中,不断研学地方历史智慧,研发理性规划各层面的技术方法。

都江堰灾后重建总体规划获得全国优秀城市规划一等奖,吴志强本人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这些在灾区研发的自然环境与城市建设匹配的理性规划方法技术得到规划前辈的充分肯定。

三、以“智能”为要,推动城市规划走向“生态理性科学”

“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大数据”“城市智商”……这是近年来吴志强在大小论坛上所作的报告中出现的几个高频词。当中国城镇化率迈过50%大关后,中国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他带着深邃的思索,带领团队开启了新的科研征程。在吴志强看来,走“智力城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吴志强眼中,城市是一个蓬勃的“生命体”,每天都在成长。他在规划研究中引入人工智能,通过“人工智能+城市规划”,推动城市规划从“经验”走向“生态理性的科学”,希冀对城市进行智能诊断、智能规划、智能建设、智能运行,让城市发展越来越智能、聪明、可持续。

吴志强发起成立“国际绿色校园联盟”,在校园中率先示范智能城镇化技术,还联合全国10多所大中小学的上百位一线教师,主编了涵盖大中小学的我国首套绿色校园与绿色建筑知识普及性教材——《绿色校园与未来》。自2015年起,他还在同济大学开设一门名为《可持续智能城镇化》的公选课。他希望不同专业的学生能结合自身的专业学习,树立起“和谐城市”价值观,今后在工作中与其他专业协同解决城市问题。

当选德国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他的学术建树和工程实践,受到国际学界认可。

四、以可持续为纲,理性建构城市规划学科思想

鉴于我国城市发展面临巨大社会经济环境压力,吴志强积极参加了工程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和“智能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三个重大咨询项目的全过程,在调研中不断汲取、应用各学科所长,逐步建构、完善理性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吴志强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城乡规划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和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两任主任委员,建立了西部教师到沿海院校的进修机制。他将理性规划方法纳入他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将“和谐城市”价值观编入由他主编的规划专业核心教材《城市规划原理》。吴志强是世界建协UIA教育委员会唯一中国委员。作为亚洲规划院校联合会首位中国主席,他发起并作为秘书长组织了全球800所规划院校千名院长教授参加的首届世界规划院校大会,成立了“全球规划教育联盟”,并将秘书处定在中国。

五、学高为师,感性培育学生担当社会大任

吴志强在教学上十分投入,即便手头的事情再多,对上课也从不马虎。自1997年回到母校执教至今,吴志强亲手指导过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超过百人。尽管行政、科研、规划实践等多方面都要兼顾,他还连续多年主动要求带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自2011年11月起,他担任同济大学副校长,即使校内外事务繁忙,他对教学、培养学生依然满怀热诚。吴志强以丰厚学养和人格魅力征服了莘莘学子,连续多届入选“可爱的老师”。在他主持的重大科研课题和工程项目中,都有博士生、研究生甚至本科生参与的身影。他认为,“好的规划、设计背后一定有研究在支撑,让学生参与研究、实践,会成才得更快。”

吴志强为研究生制定了9点“人才观”标准,其中“优秀的品格”居首位。他希望10年、20年后,他们能成为中国规划设计界的中流砥柱,能将千年的中华智慧与现代规划思想融会贯通,能胸怀人民,担当得起社会责任。

近年来,吴志强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城市规划科技工作者、上海市科技精英等荣誉。出版专著4部,编著20部(其中主编16部),译著8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17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5项;指导博士后7名,博士28名,硕士83名,培养了一批具备科学理性素养的规划人才。

责编:侯兴川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