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君浩 中国红外光电子物理和半导体科学技术领域著名专家
褚君浩院士1945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6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物理系,1981年和1984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硕士、博士学位,1992年晋升研究员。历任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任、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褚君浩作为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位红外物理博士,在红外物理、窄禁带半导体以及铁电薄膜材料器件领域取得了系统的创新研究成果,为中国红外物理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长期从事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开展了用于红外探测器的窄禁带半导体碲镉汞(HgCdTe)和铁电薄膜的材料物理和器件研究。提出了HgCdTe的禁带宽度等关系式,被国际上称为CXT公式,广泛引用并认为与实验结果最符合。建立了研究窄禁带半导体MIS器件结构二维电子气子能带结构的理论模型。发现HgCdTe的基本光电跃迁特性,确定了材料器件的光电判别依据。开展铁电薄膜材料物理和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研究。研制成功PZT和BST铁电薄膜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并实现了热成像。近年来从事极化材料和器件以及太阳能电池技术研究。
褚君浩培养研究生八十余名,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专利20余项,出版专著8部,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3次、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2项。2004年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奖和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奖。2015年评为第六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荣获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章、上海市科普创新杰出人物奖、2017感动上海年度人物等。
近5年内,褚君浩在科普及社会服务中作出了突出贡献。2013年获上海首届科普教育创新奖的“科普杰出人物奖”,并被多家媒体誉为“心系科普的院士”。他积极组织和参与科普工作,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普理论水平。从1978年起加入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致力科普40年。他担任九三学社中科院上海分院主委期间,发起举办的“浦江学科交叉论坛”,旨在宣传学科交叉,科技与社会科学交叉,现已经连续举办16届,成为上海市民主党派科普工作的著名品牌。他担任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期间,协会共发表科普文章37000余篇;组织参展或发表科普美术、摄影作品包括网络作品 89200 多件;出版科普读物1100 多种;参与、组织的科普演讲、科普宣传和竞赛评比等活动5400 多场次;获得相关奖项计145项;他还积极发起和组织每年的诺贝尔奖科普宣传以及阿西莫夫科普理论研究。他发表科普文章近百篇,撰写《黑暗中的半壁江山——红外》,参与编写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并担任《能源与环境》分册的主编。参与编写了18套《科学家庭》系列小型科普图册;主编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普丛书》8册(160万字)。推出“上海市21世纪科普创作形象工程”——新型原创科普丛书《原来如此》系列丛书总计300多万字,总发行量超过十万册,首印8000套一上市即销售一空。该系列丛书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被上海市科协誉为上海科普创作和科普出版的新的形象工程。
褚君浩结合光电科学技术发展和新工业革命趋势,开展多层面的科普工作,并提出多项政策建议,做了大量科普报告。其中,关于“光电技术的科普实践与理性认识”获得201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最近3年来,他作了50余场科普报告,每月至少一场。针对学生、群众、干部、企业家、科技人员等不同听众的关注点,设计不同讲演内容和侧重点。他在江西、湖北、浙江、福建、江苏、上海市等省市党校、政府、大学、部队、上海市领导干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题班以及国内科技产业发展论坛等多种场合进行过30余次关于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战略性思考的科普讲座。他还把科普工作和政策建议密切结合。基于对光电技术在智慧城市、低碳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他在担任上海市政府参事期间,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政策环境方面的建议。特别是关于“低碳世博”的建议报告得到了温家宝、李克强和韩正等同志的批示,被认为“可作参考”。
褚君浩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结合传播光电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进展,先后提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和政策方面的多项议案和建议,如2008年他提出了《关于修改可再生能源法以促进太阳能应用的议案》;2009年他提出的《关于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促进太阳能光伏电池应用的经济激励政策》,成为国家《可再生能源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提出《关于修改矿产资源的议案》;2011年提出《关于制定低碳技术促进法的议案》;2012年他建议修改《电力法》,并建议对《可再生能源法》进行执法检查,还提出了《关于制定〈原子能法〉的议案》等,均不同程度促成多项国家相关法案的修订与完善。
褚君浩院士作为一名侨眷,为人正直,学风正派,取得的一些科研成果引起了世界同行的关注,为国家和民族争得了荣誉。在他身上展现出科研与科普的完美结合,成为科学研究与科普工作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的典范。在他身上体现出了“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三种科学人的品质。在担任中科院上海分院侨联主席期间,因侨联工作涉及面广、领域多,在繁忙的科研科普工作之余,褚君浩仍然能够勤于、善于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扎实理论功底,熟悉侨联工作内容,不断探索侨联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褚君浩热爱侨联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努力解侨之所难、帮侨之所困、谋侨之所需,用心做好侨联工作。同时,褚君浩院士能够积极建言献策,自2009年被聘为上海市政府参事以来,与其他参事一起撰写调研报告9份,累计获得13人次领导人批示,多份报告引起国家领导人和市领导的重视。
责编:侯兴川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