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凯境:传承·改革·创新——共筑健康中国梦

2019-09-23 07:55:42来源:海外网
字号:

发端——耳濡目染创业精神

我的父亲是军人,供职于部队医院。他的战友评价他:“他是个不甘寂寞、敢于挑战、善抓机遇的人,给个舞台就能创造出奇迹。”

12.jpg

火炬传递

1992年的春天,邓小平南行,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同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改革开放再次进入快车道,天地一时无比开阔。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市场经济大潮中,百舸争流,我无法窥得时代的全貌,但从我的父辈身上,我真切感受到了时代的潮涌。彼时医院资金困难,父亲想通过制药来筹措经费。他和我的母亲钻研中医药典籍,在极为简陋艰苦的条件下,开发出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复方中药——复方丹参滴丸,该药在1993年年底获得国家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批准。乘着政策春风,1994年5月,天士力的前身——天使力联合制药公司成立,父亲出任总经理,毅然走上创业之路。

那年,我15岁,在我的少年岁月里,父亲、母亲总是格外忙碌,创业的艰辛,显而易见。

1994年的秋天,全国药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父亲和战友踌躇满志带着产品参会,失望而归——会议期间,他们一盒药也没卖出去。我的母亲当时是公司的市场总监,她带着战友在广州住着最便宜的旅馆,足迹遍布广州所有医院,介绍复方丹参滴丸的功效,但一个月只卖出了一箱药。

然而,在绝境中,在没有任何营销经验和销售渠道的情况下,我的父辈们凭着一股对事业的热情和执着、军人的坚毅和韧劲,一家一家跑医院,一次被拒就反复跑;用自行车驮着药品箱子给医院送药,一天跑一百多里;拓展市场,常常独自一人在长途客车上一坐就是一两天……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天士力的营销网络已经发展到11个销售大区,36个办事处,市场覆盖率达到80%以上,复方丹参滴丸销售额突破1亿元,从零到亿的跨越,仅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今天,我们在谈论第一代企业家时,往往用“敢想敢为”“敢于挑战传统体制的束缚”“勇于在坎坷中奋力前进”来形容他们,并将之视为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内涵,我耳濡目染,深感赞同。创新,善于抢抓机遇,艰苦奋斗——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今天的天士力,成为天士力的文化基因,持续凝聚企业发展之力。

成长——宝剑锋从磨砺出

在天士力销售额实现亿元突破的同一年,我18岁,做出了人生中一个重大选择,我要走出去,看看更为广阔的天地。

高中毕业后,我只身前往英国。在4个月的时间里,通过坚持全英文交流,我克服了语言障碍,从最初的听懂到能够顺畅沟通,最终取得了雅思高分的成绩,被英国阿斯顿大学录取,并选择了商业电脑与信息技术作为我的专业。

那是1998年,计算机在中国尚未普及,互联网方兴未艾。但父母和我都认为,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果然,20年后的今天,互联网前所未有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信息化成为新时代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留学期间,我每天基本就是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图书馆、健身房和宿舍,过着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我还经常去餐馆打工,后厨里的那些活,比如削土豆、刷锅、刷盘子,我都干过,没觉得苦;相反,每天能赚30英镑,我觉得很满足。

本科学习顺利完成后,我选择进入雷丁大学,学习国际证券、投资与银行专业。这是我的兴趣所在,也是出于对未来企业经营管理的考虑。因为天士力的发展步入快车道,向国际化企业迈进,对企业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是一段不能遗忘、更不该遗忘的深刻记忆。这段经历培养了我独立、自律的性格,对我拓展视野、树立世界眼光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我后来带领企业向“互联网+制造”的工业4.0转型升级、推动复方丹参滴丸国际化、协助中国中医药企业集体走向海外打下了基础。

2003年留学归来,我没有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而是选择参加特种军事训练。虽然起初有心理准备,但训练的严酷性从第二天就开始体现,没有适应和缓冲的过程,直接进入无限时散打实战训练,一直搏斗到流血为止。我的抗击打能力比较强,一直紧跟着训练的节奏,从没因为苦累而放弃。训练的最后阶段,我出现眼睛玻璃体混浊,眼前黑点飞舞,得了飞蚊症,到现在还没有痊愈。长期艰苦的训练也给我带来了伤痛,大腿肌肉出现撕裂,休养了半年之久。

13.jpg

apec青委会合影

为期12个月的训练,对我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除了造就我强健的体魄外,更培养了我吃苦善战、勇于承担的素养。这与公司经营异曲同工,企业身处激烈竞争环境之中,我们要如同军人承担保家卫国的责任一样去承担企业的责任,要如同军人执行军令一样去执行企业的战略。面对这样朝夕瞬变的竞争格局,面对如此的技术及市场高潮迭起,创业者和继承者都在销蚀着自己,为企业生存与发展顽强奋斗,丝毫不敢懈怠!

14.jpg

蹊径——而今迈步从头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医药行业属于高门槛行业,我没有医药专业背景,因此加入医药包装厂,从基层管理人员做起,逐步了解公司业务和流程,积累经验和资历,不失为最佳选择,这也为我日后的快速适应和成长打下了基础。在此期间,我看到有很多海外归来的朋友不适应家族企业的文化,更想去独立创业。但我一直习惯用“事业经理人”来形容自己,以小辈人来自律,始终与公司父辈的创业元老保持相互尊重,在他们的帮助下不断学习。

外界普遍认为,在父辈打下的基础上发展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理应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事实上,一路走来,我切实地体会到传承的不易。于我个人及团队来说,用8个字来形容最为贴切——夜以继日,如履薄冰。迈进天士力大门的第一刻起,我便面临着人生三问:是否有资格带领天士力发展?我要继承天士力的什么?我又该如何在继承中创新?

我始终认为,我们这一代企业接班人同父辈有所不同:一代企业家有本能的需求去奋斗,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标非常鲜明;而二代接班人面对物质极大丰富的环境,很难看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就需要达到修止的心境,把自己腾空,找到原始的出发点,真正战胜自己,才能闯出一条新路。

“哪个将军身上没有几道疤?”“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要想取得领导资格,必须要“立战功”“做好兵”,用成绩说话。由于我有金融专业的背景,熟知投融资运作手段和创新方法,这让我不断从资本的角度进行思考,并寻找带领天士力发展的第二个支撑点。

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2008年,产业资本发展进入黄金期,鼓励产业资本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频发,经济的高速发展则为产业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本保障。在此之前,天士力基本只有公开资本市场融资和间接融资。而我们需要与整个行业发展规律融合,利用资本平台和技术优势进行外部资源的获取,让资本市场和产业发展更好地形成共振。天士力“产业+资本”的布局,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2008年,我主导创建天士力控股集团联营企业——天津崇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当时,天津市还没有类似专注于医疗医药领域的私募股权基金,外界对于天士力的认知还停留在制药公司概念上,再加之我们团队没有私募股权基金的管理经验,因此基金创立初期困难重重,不时有质疑的声音。大家为资金募集东奔西走,每个人压力都很大。第一支基金的成功创立带动形成了一个具有战略眼光和专业知识,高效协作的团队,这成为未来天士力投资板块的重要财富。到现在,天士力旗下基金管理总规模超过125亿元,形成了“产融互动、产业为本、金融为器”的产融结合模式,持续为公司赋能,构建了公司“产业+资本+战略增值”的竞争优势。

这些业绩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可,我也在近年出任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以及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执行主席,逐步完成了在公司先站稳、再站高的转换。我开始逐步从过去的亲力亲为、事无巨细转向专注于思考公司战略和未来的选择:看别人看不到的未来,做别人没有勇气做的决策,也许,真的会“杀出一条血路来”(邓小平语)。

15.jpg

天士力荣获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

世界——风物长宜放眼量

从小,父亲常向我描绘一幅图景:600年前,中国港口,千帆竞发,郑和带领无数探险家去寻找未知的新世界。为保障船员的身体健康和航海任务的顺利完成,郑和每次下西洋都配备了一百八十余名医官、医士和药士。所到之处,中国医药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拉开了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普及推广的历史大幕。

然而百年前,中华大地上发生了一场关于中医废存的论战,中医药,这个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功臣一时陷入窘境。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受歧视的情况逐渐得到纠正。我的父亲带着重振中医药文化的迫切,投身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事业。创造健康、人人共享,让中药成为世界大药,成为天士力的企业愿景。

适逢改革开放打开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局面,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国企业不仅“开眼看世界”,更迈出了“走出去”的步伐。1997年,天士力带着公司第一个重要科研成果复方丹参滴丸,扣响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大门。

当时在美国,在国内治病救人的中药只能作为食品添加剂或者保健品在杂货店等渠道出售,进不了医院和药店这些主流市场。我们希望,中药能够以药品身份,堂堂正正走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美国FDA有着一套当今世界最为严格的药品审查制度。对照FDA的标准要求,天士力从每一个源头去找自身与要求的不符之处,一共找到了一万多个需要改进的点。

中国有句古话,膏丸散丹,神仙难辩。在药品注册申报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中药材在不同地方是同一种物质吗?不同季节不同年份能否保证一样的质量?单一化学成分的西药很容易控制质量,复方中药如何保证每一批产品之间成分的一致性和安全有效性?

16.jpg

西普会发言

2007年,复方丹参滴丸正式启动美国FDA二期临床试验。然而,刚开始进程非常缓慢,在千辛万苦招募的每10个志愿病人中最后只有1个签署知情同意书,而每6个签同意书的病人真正参与临床试验的只有1个。

中药国际化突围困难重重,让我们明白在科研、管理、生产方方面面与国际有多大的差距。必须想方设法,各个击破。这些年来,我们围绕“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积极探索“组分中药”为主导的现代中药新药研究与产业化新模式,通过建立清晰的现代病理模型,明确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使过去笼统模糊的传统中药,基本达到药效物质明确、作用机制清晰;从中药材种植开始,建立现代中药全产业链标准体系,逐步实现标准的国际化对接;创建现代中药国际化智能制造模式,实现中药生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天士力自主研发了具有高频深冷滴制技术的第五代滴丸机。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唯一的高速滴丸生产设备,由此创造了世界上首个由中国人贡献给世界现代医学的新药物剂型——微滴丸胶囊剂。2016年,在全球9个国家、地区的127个临床试验中心进行的,约1000名受试者、约500名研发人员参与的复方丹参滴丸全球多中心随机双盲大样本FDA三期临床试验完成,成为全球首例完成FDA三期临床研究的复方中药制剂。试验结果证明,现代中药组方科学,具有临床有效性、安全性,质量稳定可控。

复方丹参滴丸成功开辟了一条现代中药国际化通路,但天士力从未停止过寻找中药走向世界的新路径。2018年6月,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牵头筹建,天士力集团、汉诺威医科大学和德国联邦医师公会下属德中医学会共建的“中国—德国中医药中心”在德国汉诺威成立。这是中国中医药管理局认可的国家级海外中医药中心,也是我们推进中药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我们希望通过与欧洲主流医学研究机构深入合作,探索中西医融合临床路径,进一步促进德国及欧洲医学界对中医药诊疗效果、特点及机制机理的了解与认可,加快现代中药国际化进程。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天士力将国际化作为集团的根本战略之一,我们跟随“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在北美、欧洲、澳洲拓展建立三大区域中心,强化与世界级企业的合作,全面走向世界。

在以现代中药为核心,生物药、化学药协同发展的大生物医药格局下,我们满怀自信,与世界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携手,法国Pharnext、澳洲Mesoblast……在基因和生物信息网络研究、干细胞治疗等诸多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探索未来医学发展,将重大疾病领域更加先进的治疗手段和方案引入国内,满足人民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天士力开放共享国际化复方中药开发平台,助力其他中药企业产品进入国际申报。我们深切地希望,民族医药“走出去”能够形成“集团军”,共同开拓国际市场新蓝海。我们立足于创造“世界大药”的目标,不但要让现代中药产品通过国际化研究走向世界,而且要让我们创造的现代中药生产技术、标准体系、装备体系,达到更完善的智能制造水平,让中国独有原创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智能制造,走向世界。

未来——创新筑就健康中国梦

如今,天士力已经构建起以生物医药产业为核心,以健康保健产业和健康服务业为两翼的大健康产业集群,成为一家高科技、跨国企业集团。而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等的深入实施,我们面临着时代的挑战,也再迎来历史的机遇。

《论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作为天士力新一代的“掌舵人”,关于未来,我对自己和团队也常有三问:与父辈们相比,我们创新的地方在哪里?如何运用新的方法捕捉更多的创新思路和经验,在新的战略设计中,为企业的竞争力和差异化商业模式带来新的增长点?如何实现商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发扬利他精神,为民众创造健康快乐、幸福美好的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实现健康中国之梦。我发现,技术的演变为医疗行业带来了新发展机遇,也为天士力的创新指明了方向:患者的地位在逐渐演变,随着医疗数字化技术的普及,患者的话语权得到了提升。在不久的将来,所有人可以快速访问个人医疗数据,这些数据也将在个人健康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以患者健康需求为核心,各种服务主体与患者直接多元交互的网状新生态正在产生,我们正在迎来一场医药产业的深入变革与竞争格局的重构。

但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十分不易,一边是技术赋能的患者权利,一边是墨守成规的医疗界,这促使我们不断调整对创新的定义。事实上,一直以来,我们也正是沿着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两条主线推动天士力的发展。

回望过去,天士力已经走过25个年头,这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瞬,但天士力伴随着“春天的故事”旋律,在这片充满生机活力的沃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我更深刻地体悟到: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与社会的发展休戚与共。企业只有把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命运、民族复兴,才能基业长青。

展望未来,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力前行,推动天士力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广发展理念、体制机制、技术、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创新,释放更强增长动力。

九万里风鹏正举,大机会时代,更要有战略定力。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起到的引领作用也为整个大健康产业提供了一次全球化拓展的契机。肩负着推动新一代药企集体发展的重任,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时代慷慨赋予的历史性机遇,为共建中国社会更美好的大健康未来,一往无前。

责编:刘素素、张振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