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移 、奋斗终身 只为魂牵梦绕的祖国

——忆在祖国农业教育战线上耕耘了一辈子的爱国华侨杨珊珊

2019-09-20 14:32:34来源:海外网
字号:

2016年9月19日,原平市2016年“全国科普日”暨科普进教育基地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原平农校杨珊珊李志超微生物实验室楼前隆重举行。“全国科普日活动”是一项全国性的大型科普公益活动。能在以两位教师名字命名的实验楼举行,足以说明他们在科教界的影响力。

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参观了杨珊珊李志超微生物实验室。在二楼陈列室里,人们对他们的事迹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感动之余,讨论着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信念和理想,能让一位少女毅然辞别父母、独自远涉重洋回到祖国,一辈子无怨无悔地投身于艰苦的农业职业教育事业中?

作为女儿,母亲对我而言就像是一本人生教科书。虽然对她的丰富内心,我不敢说完全了解;对她所坚持的信念和所追求的理想,我也不敢说彻底领悟,但我一直在思索、在试着解读。当前,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这个伟大进程中,我觉得有必要再次翻开这本书,去品读、探寻一位爱国华侨的人生轨迹和信念所在。

远涉重洋  报效祖国

母亲杨珊珊,1933年8月16日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市。两岁时随其母漂洋过海到印度尼西亚泗水与在那儿做生意的父亲团聚。

母亲的整个童年几乎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中度过的,特别是日本南侵期间,对印尼人民和华侨进行了残酷镇压并强制推行奴化教育。母亲因此没有上学,而是聘请了蔡奠华先生来家教学。蔡奠华是一位爱国教育家,在致力于教育事业之余,还积极投身抗日事业。母亲的一生受其影响很大,正是从蔡先生那儿汲取了进步思想从而树立了远大理想,高中尚未毕业就决定回国,要为新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1954年7月1日,母亲和五百多名青年登上了回国的客船。心潮澎湃的母亲在船上写下了一首题为《奔赴祖国》的诗,诗中写道:当汽笛一声长鸣/我站到了船檐边/走了/见面的希望是多么渺茫啊!/十年、二十年……/原谅我,爸爸妈妈/离别是痛苦的/但丢弃了年青人的理想/将更可悲……

母亲渴望回国的迫切心情跃然纸上,当时一心报国的母亲未曾料到,这竟是她和父母的生离死别。1967年中印断交,母亲与父母失去联系,这一等就近30年。待1990年中印恢复外交关系时,外祖父母早已先后离世。无疑,这成了母亲心中永远的痛。

扎根原平  献身农业

回国后,母亲在北京华侨补校学习了一年,在了解到农业欠发达、农民较贫困的现状后,她报考了山西农学院农学专业,决心“为农而学、学而为农”。

母亲毕业后响应国家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的号召,自愿来到百废待兴的原平农校。在这里一干就是五十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原平农校当时刚成立,校舍是利用日本人遗留的一座营房改建的,校园被坟堆和蒿草包围着,条件相当艰苦,教师们只能是边工作边建设。干了没几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校被迫停课,母亲和许多教师一起迁址到偏僻荒凉的山沟——忻州洪水沟。在那个地方,母亲没学生可教了,却正好给了她搞科研的机会。

母亲搞科研的时候很艰难,称得上是艰苦奋斗。那时我才三岁,还在懵懂的年纪,有件事却记得清晰如昨。有一天,我随母亲到一个地窖里搞试验,忽然一阵簌簌响,接着尘土飞扬,地窖垮塌了。母亲急忙象母鸡护小鸡般地把我紧紧搂住,躲在角落里,侥幸逃过一劫。从此,为避免意外,母亲搞实验时,常把我锁在家里,现在母亲的老同事还常提及那时每次路过我家都能看到我在窗台上趴着朝外看的可怜模样。那时没有科研经费,在研究“5406” 菌肥时,需要做培养基。由于琼脂较贵,母亲就试验用石花菜代替,每隔两小时需观测一次,连续试验了几十天才成功。1975年秋季,母亲到农村去搞农业病虫害调查,发现不少高粮穗都染上了黑穗病,如果不及时控制,还会殃及到谷子、小麦等其他农作物。她临危受命,一头扎进了实验中。夜以继日奋战一个月,终于研制出防治黑穗病的特效微生物制剂“769”。后来她又陆续研制出十多种微生物农药。

母亲在农业微生物研究方面的成绩引起社会关注。当时全国的中专学校里没有农业微生物学专用教材,教育部指名让母亲主编,无资料可参考的母亲经过两年的潜心钻研、几近完善,于1980年出版了全国第一部中专统编教材,填补了国内空白。该教材在教学推广过程中深受好评,再版多次。

1979年开始,母亲着手进行食用菌研究,成功地进行了平菇、草菇等多种食用菌的栽培实验,特别是研究出用高梁壳、葵花籽皮等农业废料代替传统原料,大大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取得科研成果14项,获农业部科技进步奖1项;获省级、地区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她多次到五台山、管涔山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澄清了山西省266种野生食用菌,发现了5个全国新记录种,出版《病毒治虫》等专著25本,发表论文上百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母亲加强了同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合作,食用菌成果、技术得到快速推广。为帮助更多的人掌握食用菌技术,连续举办培训班数十期,培训学员数千人;为全国26个省市近千家单位,提供菌种40多种、5万多支;为边远地区无法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函授教学,函授对象达千余人。还常应邀登门指导,足迹遍布40多个县、市的近百个乡村,解决了成百个技术难题,有10万多户栽培食用菌成功,直接创收4亿多元。许多农民从中获益,走上了致富之路,他们称母亲是“活神仙”,是“农民致富的贴心人”。

实现了“造福农民”夙愿的母亲也获得了无数荣誉,从1978年开始她连续四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兼任省人大常委,省科协常委,省侨联副主席等职务,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中等农业学校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等多种称号。1995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及全国侨界十大新闻人物提名奖和爱国奉献奖。

精神永存  后世之范

在母亲半个多世纪的生命旅程中,她生活俭朴,待人谦和,只讲奉献,心系他人。

90年初朔州一户农民跟母亲学习了袋栽木耳后,回去大量栽培,没想到却污染了,焦急地给母亲打来电话,母亲不顾身体不适立刻动身去指导,当时正值暑假,我便陪母亲去了。母亲一到目的地,顶着高温就去菇房查看情况,指导他们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了污染。他们十分感激,要给母亲报酬,母亲分文未收,又匆匆赶回学校,记得那次母亲回来后就病倒了。

母亲外出讲课从不收讲课费。看到她辛苦奔波还无报酬,我既心疼又埋怨,有时忍不住用话刺激她:“人家名人出场费特别高,这体现他们的价值。你不收讲课费,说明你的讲课一文不值。”母亲听了只是笑笑。记得2003年母亲近70岁时我最后一次陪她外出是去安徽培训食用菌技术人员。她不顾路途劳累,一直备课到深夜。我不解地问,你都讲一辈子了,还准备什么呢?母亲说,每次培训内容不一样,对象不一样,教学要常教常新,培训也要常讲常新。这就是母亲,她一生都在学习,是学习支撑着一位教育者的生命,她创造的价值无法用金钱估算,她的讲课可能只培养了几万人,她的精神却激励着千千万万人。

长年的劳累和超负荷工作让母亲病倒了。从2004年开始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特别是在2005年父亲去世后,母亲更是日见衰弱,成了医院的常客。2009年6月母亲最后一次在太原住院,这时的她人已瘦得连输液都很困难,出院后行动不便的母亲住到了姐姐家。8月16日是母亲76岁生日,我们兄妹齐聚太原为她祝寿,当时感觉她比前阵子好了许多,肿消了,人精神了,也能正常进食了,我们顿时感觉轻松了不少,我心头甚至燃起了母亲会慢慢康复的希望。

怎能想到仅仅一个月之后,即2009年9月19日,病情渐趋稳定的母亲,一口气没喘上来,于下午十六时匆匆离开了人世。

9月26日在太原永安殡仪馆为母亲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省人大、省侨联领导及业内专家专程前来参加。仪式由校党委书记马骏主持,由省侨联秘书长黄成胜致辞,给予母亲很高的评价。

9月29日学校为母亲召开追悼会,母亲的亲朋好友、同事、学生及社会各届人士前来追思,校长贺雄致了悼词,并举办了学习母亲的事迹展览。

原山西省省委书记王谦为母亲题词:“为农业培育人才数十年桃李满三晋”。

母亲虽已离去,但我永远以她为傲。她以自己特有的人品、学品、师品,演绎了一名中职教师完美的一生。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不一般、教育教学的成果不一般、对农业教育的贡献不一般。

应该说,是一位海外赤子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爱,指引了她无悔的一生。她用朴实、平凡而执着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大爱的境界、信念的魅力、奉献的真谛。远涉重洋、报效祖国、扎根原平、终身从教,彰显出她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教育的大爱境界;爱岗敬业、奋发进取、淡泊名利、无怨无悔,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的信仰凯歌;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弘扬着以她为代表的职业教育者的精神、文化和品格。

这种精神,在全国人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中国梦”中,在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新篇章中,弥足珍贵,值得传承。(作者:山西省原平农校高级讲师兼忻州市侨联副主席  李冰冰)

责编:张荣耀、刘素素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