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界杰出人物——李效黎

2019-09-20 15:06:52来源:海外网
字号:

李效黎在北京寓所接受山西记者采访 .jpg

李效黎在北京寓所接受山西记者采访 

李效黎是山西离石人,1916年生于原籍一个大户人家。后随家人到太原,进入太原女子师范学校念书。1934年夏天因参加学潮被阎锡山当局通缉,化名逃亡北平,考入美国人办的燕京大学。与经济学导师、英国人迈克尔•林赛(中文名林迈可)相识相爱,共同从事地下抗日活动。1941年6月二人结为伉俪。

李效黎(中)在离石出席“乡情乡爱”座谈会.JPG

李效黎(中)在离石出席“乡情乡爱”座谈会

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和日本已处于交战状态。李效黎同丈夫林迈可撤离燕大进入游击区,从此夫妇俩一直转战在华北各抗日根据地之间。林迈可帮助八路军电台修理无线电收发报机;李效黎则作些调查研究,并在电讯学校负责教英文。1942年10月15日,李效黎在根据地一个小山村产下了第一个混血女婴,取名艾丽佳(林海文)。

李效黎和丈夫林迈可在抗日根据地 - 副本.jpg

李效黎和丈夫林迈可在抗日根据地 - 副本

1944年3月初,李效黎和丈夫林迈可接到动身赴延安的通知, 5月下旬终于抵达延安。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专门在杨家岭设晚宴招待林迈可夫妇。毛主席与林迈可亲切交谈,李效黎在现场充当翻译。毛主席说:“不管你是什么原因来中国的,你能帮助我们打日本人,我们是很高兴的。我们感谢你的努力。你还能和我们一起过艰苦的生活,这是很不简单的。”几天后,林迈可接到八路军总部的正式任命书,任命他为八路军总部通讯顾问,并兼任新华社对外广播顾问。林迈可极大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特长,克服种种困难,为八路军设计和装配新的收发报机。还在新华社对外广播部编发英文的每日新闻,还要翻译、编印一些重要文件、包括毛主席的讲演等等。李效黎则应聘担任英语学校的英文教师。同时担任党中央开展外事活动的辅助英语翻译。

李效黎和丈夫女儿在抗日根据地.jpeg

李效黎和丈夫女儿在抗日根据地

1945年元月底,林迈可夫妇第二个孩子混血男婴在延安诞生。起名詹姆斯(林建俉)。

李效黎全家福(摄于英国).JPG

李效黎全家福(摄于英国)

日寇投降后,经中共中央同意,林迈可、李效黎携子女于1945年11月7日乘坐美军观察组的飞机离开延安,先到重庆,后赴英国。临别前,毛主席亲自设宴饯行。

林迈可返回英国后,一直受到怀疑和冷遇,知识才华无法施展。1961年,林迈可和李效黎移居美国,并加入美国籍。林迈可、李效黎非常思念和向往中国,撰写大量文章,并通过报告、讲座等形式,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及共产党的方针政策。翻译成中文并在中国出版的著作有:林迈可的《八路军抗日根据地见闻录》,李效黎的《延安情》等。他们多次访华,受到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李效黎晚年在美国出版的英文著作封面 - 副本.jpg

李效黎晚年在美国出版的英文著作封面 - 副本

1994年2月13日,林迈可不幸于在美国病逝。李效黎返回中国,在北京方庄芳古园居住。1998年11月上旬,李效黎偕外孙女李淑珊回故乡访问。在省城举办的“抗战见闻座谈会”上,李效黎讲述投身革命的经历以及国际友人、爱国华侨对中国抗战的贡献。在故乡离石,李效黎参加了当地举办的“乡情乡爱座谈会”,畅谈几次访问山西的感受,并为东关小学和离石第一中学各捐资5OO0元人民币用于奖学助教。

李效黎晚年照.jpg

李效黎晚年照

晚年李效黎健康状况欠佳,听从亲友建议,返回美国治疗、休养。在美期间,出版了第二部著作《勇敢的李子》(英文版)。据媒体报道,李效黎于2010年4月25日在美国华盛顿逝世,享年94岁。(资料提供:山西省侨办原主任  林卫国)

责编:张荣耀、刘素素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