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的奋斗精神——扶贫笔记37

2019-09-19 15:36:42来源:海外网
字号:

微信图片_20190919153659.jpg

周末,应承德网信办之邀,坐车近三个小时到达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参加自治县成立30周年大会。大会很隆重,而且颇具地方特色。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撤销围场县,建立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行政区域不变。

大会一结束,我就赶往塞罕坝的尚海纪念林参加滦平的重温入党誓词活动。王尚海纪念林是塞罕坝的第一片人工林,是塞罕坝万亩林海的精神象征,更是塞罕坝精神的结晶。

微信图片_20190919153705.jpg

气温很低,穿着白衬衣感到一些寒意,但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的声音从我和同志们的嘴里发出,在这高高的直插天际的松树笔直树干组成的“队伍”里回荡的时候,浑身“沸腾”了起来,回想从入党到今天的种种片段,不禁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微信图片_20190919161845.jpg

1962年,刚刚40岁的王尚海是承德地区农业局长,一家人住在承德市一栋舒适的小楼里。塞罕坝建林场,组织上动员他去任职。据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长姜长城介绍,这个抗战时期的游击队长,后来曾担任围场第一任县委书记。此时,听到组织的召唤,他像是要奔赴新的战场,交了房子,带着老婆孩子上了坝。于是,他成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经过王尚海、陈彦娴等老一代人的努力,塞罕坝旧貌换新颜。

微信图片_20190919153941.jpg

敬献完花圈后,我们前往塞罕坝纪念馆参观。刚才的热血沸腾,在纪念馆里得到了沉淀和升华,彷佛变成了一种有形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将在今后扶贫工作中显现。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它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县境内。历史上,这里就地域广袤,树木参天,辽金时期被称为“千里松林”。清朝后期由于国力衰退,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的森林荡然无存。到解放前夕,塞罕坝由“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

微信图片_20190919153715.jpg

新中国成立后,林业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科学的规划设计,1962年2月,决定建立林业部直属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确立了四项建场任务:(1)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径级用材;(2)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3)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4)研究积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

微信图片_20190919161853.jpg

60年代的塞罕坝,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五种极端环境于一体,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刚刚建场的塞罕坝,没有粮食,缺少房屋,交通闭塞,冬季大雪封山,人们处于半封闭、半隔绝的状态;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娱乐设施,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建设者们,除了简单的行李衣物,其他的几乎一无所有。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塞罕坝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

微信图片_20190919153637.jpg

看完了介绍,随着人流走到了馆外。馆外空气清新地让人兴奋,四围眼力可及之处,尽是绿色,薄薄的雨雾轻轻地环绕。上车,返回,回去的路上,每一个人都没有睡去,都在看着窗外,那是一片片绿色的草地,那是一朵朵盛开的花朵,那是一片片浓郁的松林,我们彷佛看到多年之前,荒原上孤零零的那棵落叶松,静观着周围人们辛勤的忙碌,在变幻的光影下,周围一棵棵松树拔地而起,一片片树林不断铺延,一片片草地不断铺延,一种精神不断铺延……

微信图片_20190919161850.jpg

(作者简介:杨一枫,人民日报主任编辑,海外版总编室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在河北省滦平县挂职任县委常委、副县长。)

责编:侯兴川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