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合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蹄疾步稳

2019-09-17 14:29:56来源:合肥日报
字号:

这是一份凝聚着汗水的成绩单——5年多来,合肥市按照“承接、提升、倒逼、创新”的思路,累计部署了900多项改革任务,召开了25次深改组(委)会议,审议了100多件重要改革事项,形成了300多项制度性成果,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为合肥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9月10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委改革办发布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况。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巢湖、系统推进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2017年以来,合肥市每年都把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改革提拎出来,作为重中之重,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累计实施了17大项全局性牵动性改革。

在以点带面、攻坚克难的同时,合肥市持续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精准发力、靶向施策,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经济体制改革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5年来,合肥市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深化国资国企、民营经济、财税金融、土地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现代服务业发展等重点领域体制改革,共推出216项改革任务。

“合肥市出台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施意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大做优,市属国企资产总额突破6500亿元。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在信贷、土地、税收减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全市实有市场主体总数已经超过90万户。”市委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副主任程千宜介绍道。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合肥市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出台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条”和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10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等系列政策。数据显示,合肥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由2014年的828家增加到2018年的211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7.5%,发展的新动能持续增强、新空间不断拓展。

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城乡融合发展形成新格局

5年多来,合肥市围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开展新型城镇化、农业经营体系、农村综合配套、城乡公共资源要素均衡配置等重点领域改革,共推出84项改革任务。

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落户条件、服务人才引进、鼓励创业落户、优化人口结构,2018年末,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4.97%,5年来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5400多家,发展家庭农场近9000家,一幅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同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出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及战略规划(2018-2022年);扎实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在全省率先组建市、县乡村振兴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挥国有资本投资乡村振兴项目示范引领作用。

行政体制改革

营商环境得到新提升

5年多来,围绕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转变政府职能,共推出57项改革任务。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建立“3+2”清单制度,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加快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全程网办”“一件事”办理上线运行,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占比超99%,获评全国十大“办事不跑腿”城市、营商环境省会十佳城市。

在机构改革方面,合肥市高质量完成了市县机构改革任务,着力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符合省会城市特点的机构职能体系。并且,创新推进编制周转池建设,累计投放编制4800多个,有效解决“无编可用”与“有编不用”等突出问题。

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强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如今,合肥老百姓家门口的阅读空间越来越多。截至2019年8月,80个城市阅读空间已累计接待读者773万人次。合肥连续4次入围亚马逊中国发布的十大最爱阅读城市。

5年多来,围绕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共推出59项改革任务。不断完善文化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国有剧院运营体制改革,开创全省大型文化设施委托经营管理的先河;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成功蝉联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累计313人当选“中国好人”“安徽好人”,在全国省会城市位居前列。

社会体制改革

民生保障体现新水平

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5年多来,合肥市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共推出151项改革任务,以改革破解民生难题,不断提升百姓获得感。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出台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性文件,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大幅提高公办园比例,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职业教育品牌效应加速显现。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被确定为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试点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市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14年的460元提高到639元,完成三大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治等职能整合,实现了“七保合一”。

民主法制领域改革

法治合肥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中国政法大学发布的《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中,合肥连续五年位于第一方阵,连续三年名列中部32个城市第一。

5年多来,合肥市围绕巩固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共推出93项改革任务。不断健全人大立法工作机制,累计立改地方性法规26部,废止6部,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达44部;积极打造人民政协“双联双创”履职新载体,创新政协委员履职模式,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扎实推进新形势下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推动形成大统战工作格局。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美丽合肥书写新画卷

2019年1月24日,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进现场会在巢湖市召开。创新采用DBO(设计、建设和运营为一体)方式一次性建成了3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实现环巢湖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在全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史上创造了“合肥模式”。

5年多来,合肥市围绕建设美丽合肥,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共推出72项改革任务。从“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五方面协同治理大气污染, PM10、PM2.5平均浓度连续5年实现 “双下降”;全面落实河(湖)长、林长制责任,全市共设立河(湖)长4700余名、林长3400多名,一河一湖、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有专员专管;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完善。

党的建设制度和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进展

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合肥市相继出台“人才新政20条”“人才新政8条”,着力打造“养人之城”,连续2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前三强。

5年多来,围绕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合肥市共推出98项改革任务——深化党的组织制度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各级党委重大事项决策行为的意见等14项配套性制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重要岗位交流轮岗,累计交流干部4800多名;出台合肥市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超过90%。加强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创新与制度保障,出台衡量政治生态状况指标体系,探索建立评价、预警和处置“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创新建立“4+3”作风监管模式,加快推进监察职能向乡镇(街道)延伸,努力使群众身边的公职人员都受到严密监督。

全面深化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程千宜表示,“合肥将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抓落实,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为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肥篇章提供坚强保障。”(记者 代敏


责编:林佩瑶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