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阔步迈向内陆开放新高地

——合肥水运70年巨变

2019-09-17 13:14:40来源:海外网
字号:

合肥地处江淮之间,自古便是水路运输要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积极构造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着力打造内陆地区重要的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和江淮航运中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形成发展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合肥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将发挥合肥水运优势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不断完善和创新港口布局、完善港口功能,实现合肥水运的飞跃式发展。回顾70年水运发展变迁史,合肥市水运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合肥市打造水铁、水陆等综合运输体系,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日趋完善,服务合肥经济发展能力全面提升

航道是水运的基础,其等级也显示了水运发展水平。新中国成立初期,合肥(不含巢县、庐江)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03公里,航道等级均为Ⅶ级及以下,航道滩多、水浅、行船难,季节性可通航50-80吨级船舶,枯水期,20吨级船舶皆须减载,使用耕牛拖船过滩,加之没有港口码头,船舶无固定锚泊地点,繁忙季节,船舶拥挤阻塞。新中国成立后,省、市政府按照Ⅵ级航道标准,多次对南淝河航道进行疏浚,从而使南淝河航道由新中国成立初期季节性通航50吨以下船舶,逐步提高到能常年通航100吨级轮驳船队,提升了航道的通航能力。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十一五”以后,省、市港航部门坚持水运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方针,实施了一系列航道整治工程,重点整治了合裕线航道,改善航道里程132公里,新建了裕溪复线船闸、巢湖复线船闸,解决了长期制约合肥水运发展的船闸“瓶颈”问题,使合裕线全线达到Ⅱ级标准,可常年通航2000吨级船舶,合肥及巢湖周边大宗物资通过水运可达沿江、沿海及世界各地,初步实现了“通江达海”。同时,围绕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建设,还实施了派河中下游航道综合治理工程和安徽省首个省市共建项目店埠河航道升级改造工程,全线达到Ⅲ级标准,可常年通航1000吨级船舶。

截至目前,我市航道总里程有706公里,其中通航里程472公里,Ⅳ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从无到有取得重大突破,达到176公里,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初具规模,全面提升了水运对经济发展的服务保障能力。

“十三五”以来,随着国家重点工程暨安徽1号重点工程——引江济淮工程的开工建设,航道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一次大发展:引江济淮工程将建设江淮沟通段Ⅱ级航道,打通合肥连接淮河通道;建设菜子湖线Ⅲ级航道,打通合肥入江第二通道。

另外,合肥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以及安徽省主要汽车生产基地和集装箱生成地,迫切需要一条通江Ⅰ级航道,可实现3000-5000吨级江海轮直达合肥港,实现河海直达运输,开辟合肥港——上海洋山港集装箱直达班轮,使合肥成为上海港的直接喂给港,减少中转环节,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区域发展竞争力,对促进合肥都市圈外向型经济、汽车产业和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及合肥交通运输结构调整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目前,已完成合肥港通江Ⅰ级航道工程研究论证和预可研编制工作,拟对兆西河航道实施升级改造,现正开展前期工作。预计到“十四五”后期,上述两项工程完工后,合肥航道将形成“一湖四射”主航道网格局,合肥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络将基本形成,届时,高等级航道总里程将突破400公里,合肥港也将一改以前“末端港”的地位,成为贯通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枢纽性港口,进而成就合肥“江淮航运中心”的地位,更好地服务合肥乃至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港口建设成效显著,货物吞吐量成倍增长

合肥港作为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国家二类开放口岸、皖中最大水路货运集散地,是合肥市建设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皖江城市带、合肥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已经成为合肥乃至安徽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平台。交通运输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于2009年11月批准实施第一部《合肥港总体规划》,规划的实施对于合肥港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形成了“一港五区”的布局体系,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合肥港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为合肥港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港口岸线资源,进一步科学合理确定合肥港各港区的功能定位及规划方案,从顶层设计对合肥港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目前,新修编的《合肥港总体规划》环评已获生态环境部审批,随着规划的实施以及引江济淮等工程的加快推进,未来,合肥港将形成“一湖六线、一港七区”的总体布局体系,规划泊位380个,利用岸线38470米,设计通过能力16195万吨、125万标箱,将逐步发展成为以大宗散货、件杂货、集装箱运输为主,兼有旅游客运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港口,规划中的美好愿景正逐渐变为现实。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码头69座、泊位125个(其中千吨级泊位61个),年综合通过能力5500万吨、50万标箱,生产用装卸机械271台,生产用仓库510783 平米。2018年合肥市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4787万吨、集装箱30.5万标箱,累计完成水运固定资产投资6.55亿元,其中港口工程3.34亿元。

进入新时代,合肥市水运发展始终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总基调,逐步清理规模小、设备设施落后且存在较大污染的小码头,大力整治无证码头,取缔关停无证码头68座,并且按照生态环保要求对拆除后的码头开展岸线复绿。随着《合肥港总体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效益,提高岸线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风险事故应急能力,并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既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构建起了山环水绕、绿廊穿梭、环境优美、生态优良的生态环境体系,共护一江清水永续东流。

船舶运力快速发展,落后船型逐步淘汰,船舶向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迈进

上世纪九十年代,按照“总量控制、确保专业、发展先进、优化组合”原则,航运管理部门加大运力调控,全市船舶钢质化程度逐年提高,先进船舶不断增加,船舶运力结构得到明显优化,至2000年,全市拥有营运船舶230艘、3.37万载重吨,虽然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船舶数量有所减少,但船舶吨位却得到较大提升。

至2018年底,全市在册营运货船1611艘、212万净载重吨,单船平均净载重吨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80倍,运输船舶正逐步向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迈进。

内河航运优势得到发挥,水路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内河航运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势。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和竞争趋于激烈,受运输速度慢、作业环节较多等因素影响,内河航运发展滞后,一度陷入困境。

进入新世纪以来,内河航运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其运能大、占地少、能耗小、污染轻、成本低等比较优势得以显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交通运输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合肥市交通水运行业加快以合裕线黄金水道为重点的内河航运建设,加快推进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建设、裕溪巢湖复线船闸等通航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改造,加快老旧船舶更新,使内河航运这一古老的运输方式焕发了新的活力。水运在健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提升,合裕线航道已成为长江支流最繁忙的通航河流。

构筑水运安全屏障,“智慧海事”初步实现

合肥市作为全国唯一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省会城市,水上交通安全之所以保持多年的平稳态势,与其良好的应急预警响应机制和强有力的支持保障系统是分不开的。

新中国成立后至合肥、巢湖海事机构整合前,巢湖水上交通安全分属两家管理。1952年至1983年底,合肥水上运输长期实行统一配载、统一调度、统一运价的“三统”管理,自1984年开始,合肥水运市场开放,行业管理逐步转为行业服务。

2013年合肥、巢湖海事机构整合为合肥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局,合肥水运发展步入新阶段,到2018年底,全市拥有海巡艇、海事指挥艇、海事多用途船共37艘,海事监督执法车31辆;2017年9月29日,全新的合肥市水上交通管理应急处置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按照“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的标准,该中心通过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甚高频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结合24小时值班的水上应急救助“12395”接警平台,实现了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信息显示及发布、视频管理、交通管理和应急处置等功能。

自2013年预警响应机制建立以来,在裕溪河口、白石天河口、南淝河口、大兴集危化品码头等重要航道和重点码头建立了视频监控点,合裕线和巢湖湖区监控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以电子巡航补充车艇巡航的不足,采用雷达扫描+视频监控+船舶甚高频+船载AIS+RFID识别的综合巡航模式,实现了远程监控通航秩序、收集违规数据、发现安全隐患,海事管理实现从“传统型”向“智慧型”的转变。

时代车轮滚滚,永不止息,合肥水运砥砺前行仍“路漫漫其修远兮”,70年来,合肥水运发展遇到过困难、遇到过挑战,但全系统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合肥水运发展进步的故事。立足当下,勇闯未来,合肥水运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建设“交通强国”战略,抢抓“一带一河”(长江经济带、江淮运河)建设契机,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平安水运、绿色水运、智慧港口,成为合肥市交通运输发展的强大动力,面对江淮航运中心战略机遇,合肥港必将趁势前行,在新时代再展身手。(合肥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方世文


责编:林佩瑶、纪爱玲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