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精准施策 拔掉穷根

2019-09-09 09:19:00来源:海外网
字号: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扶贫办  

图①: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新庙村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搬迁住上了安全房。王 刚摄   

图②: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农民正在分拣苹果。马奇峰摄   

图③: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响水洞村幼儿园的学生在玩耍。龙元彬摄(人民视觉)

70年来,我国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扶贫开发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因人因地制宜,分户分类施策,开对了“药方子”,帮贫困群众拔掉了“穷根子”。

四川省通江县碗厂沟村

脱贫产业火  收入节节高

本报记者  顾仲阳

政策点击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

村庄故事

雨后初霁,群山环抱中的诺水河镇碗厂沟村,山路两旁的红叶冬桃与盛开的格桑花相映成趣。“这两年羊价真是不错,今年一只能挣1000元!”李芳明边放着自家的羊边说。74岁的他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村子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大的变化还是有事干了!”

村党支部书记文联科说,村里的火羊、银耳等远近有名。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公路通到村里。收购商来村里收购火羊,两小时后就摆上县城饭店的餐桌。“村里的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人寿通江县支公司驻碗厂沟村第一书记王锋说,在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村里的红叶冬桃、枳壳、青脆李都小有规模,银耳培植、魔芋种植、火羊养殖等林下经济随之跟进,2015年到2018年3年时间,全村人均纯收入从3500元增加到1.8万元,贫困发生率从52.79%下降到0.57%。去年,这个深度贫困村顺利脱贫。

脱贫产业效益逐步显现,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打了扶贫广告后,通江银耳现在可出名了。前两天我刚跟儿子通了视频,明年他准备回家跟我一起种银耳,这收入可不比打工差。”村民杨昌军说。

“我们马上要发展乡村旅游,让更多的人了解村里的千年文化和特色产品,让村民的腰包更鼓。”王锋信心满满地说,脱贫只是新的起点,下一步碗厂沟村要在产业振兴上多下功夫,让乡亲们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青海省格尔木市长江源村

生态好起来  口袋鼓起来

本报记者   姜  峰

政策点击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

村庄故事

扎西才仁有两个家,一个在唐古拉山镇,一个在格尔木市长江源村,相隔400多公里。

长江之源唐古拉,是他的故乡。“祖祖辈辈放牧为生,靠天吃饭。”可扎西才仁没想到,有一天“老天会不赏饭”。“就记得十几年前,牛羊越来越多,草越来越矮小稀疏,老鼠越来越多,河流湖泊的水越来越少。”

正是在本世纪初,国家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对“中华水塔”开展人工干预应急保护。唐古拉山镇6个村首批128户牧民搬下了山,长江源村成为扎西才仁的新家。

如今,扎西才仁每个月都会回到唐古拉,他的新身份是生态管护员。每月巡护期间,扎西才仁要对草原设施、环境卫生进行监管,清点核实牛羊数量,对采石挖沙等行为要制止上报。

以前靠天吃饭,现在每年有超过2万元的工资收入。“再加上我们家12万亩草场禁牧,每年还有生态奖补约8万元,全家年收入远远高于放牧时。”扎西才仁告诉记者。

在生态补偿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牧民选择搬迁下山,如今长江源村的规模已扩大到245户。“草原管护员、湿地管护员基本做到了每户覆盖一人,再加上草原生态奖补资金,2017年长江源村人均纯收入达22828元,顺利实现脱贫摘帽,搬迁牧民生活得到了充分保障。”村委会主任扎西达哇告诉记者。

放下牧鞭的长江源村民,正逐步从过去的草原利用者转变为今天的生态保护者与红利共享者,绿了生态,富了口袋。

甘肃省广河县黑山村

搬出穷窝窝  过上好生活

本报记者  王锦涛

政策点击

易地搬迁脱贫一批——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要实施易地搬迁,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村庄故事

楼房窗明几净,小区树绿花艳。马麻乃一个人的时候,看着眼前这一切,偶尔会恍惚:“这不会是在做梦吧?”

黑山村山大沟深,十年九旱,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

沿着山路进村,目力所及,多是黄褐色的山、沟、峁,以及残破的塬。村里人家,夯土为墙,和泥做顶,房子窗户小、光线暗。吃水要走几里山路,驴驮人挑。“去镇上看病或赶集,步行得两个多钟头才能到。”马麻乃说。

2018年,得益于整村易地搬迁项目,黑山村315户,从山窝窝里搬到了广通河边的三甲集社区,住上了敞亮的新楼房。“按规定,贫困户家庭,一口人交2500块钱,剩下的全由政府出。”马麻乃说,自来水、天然气等全入户,社区有医院,孩子上学步行不到10分钟。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马学华介绍,通过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和扶贫车间等,让“安居”与“乐业”同行。

“在山上,全家年收入超不过6000块钱。”马麻乃的妻子马二苏麦,自打嫁到黑山村,她就做好了过苦日子的准备。如今,她在小区里的扶贫车间做帽子,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

“这可不是做梦,加上我丈夫跑运输,卡上已经有几万块的存款了。”马二苏麦喜悦地说,“今年摘掉穷帽帽,好日子呀,还在后头哩。”

江西省万安县小溪村

扶贫先扶智  山村有希望

本报记者  朱  磊

政策点击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

村庄故事

“这个家越来越有希望了。”孩子今年考上了大学,江西省万安县涧田乡小溪村贫困户姚过留,心中高兴之余,难免忐忑。

高兴的是,如今儿子不用走自己小学没毕业就外出打工的老路了!忐忑的是,上学费用不低,自己负不负担得起?“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晚,我一宿没睡。”姚过留坦言。

“你家可以享受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5000元、高校新生入学路费500元、临时救助2000元,在读期间每年还能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8000元,而且没有利息。”帮扶干部邱哲讲解完教育扶贫政策,姚过留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教育扶贫政策给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送来了阳光雨露。贫困户姚尹其一只眼睛完全失明,妻子是个盲人。让两个子女接受教育改变命运,是他最大的心愿。

“要不是现在扶贫政策这么好,这两个孩子可能真要辍学了!”姚尹其感激地说,不仅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全免,还有生活补助、免费营养餐。家里负担轻了,姚尹其对生活充满信心。

村党支部书记林衡民感慨地告诉记者,过去村里没出过一个大学生。精准扶贫后,越来越多的贫困学子得以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今年,小溪村共有69户贫困家庭的86个孩子获得教育扶贫的精准帮扶,全村还出了11个大学生。“孩子们好了,小溪村的明天也会越来越好!”

河南省息县范楼村

织密保障网  脱贫更有底

本报记者  常  钦

政策点击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

村庄故事

走进范楼村,整洁的房舍、宽敞的便民路,村民脸上洋溢着笑容。“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哪还有啥愁模样!”53岁的贫困户范书月笑得开怀。

范书月要照顾体弱残疾的儿子,只能拴在地里刨食,种点水稻、玉米等传统作物,一年全家收入4000多元。2016年妻子又查出得了乳腺癌,沉重的生活负担一度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第一书记张学勇说,经过精准识别,村里对30户65人实施社会保障扶贫,其中10户纳入五保、20户享受低保。范书月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保户,同时还接受残疾人保障等政策帮扶。“妻子动手术获得五道医疗保障,报销了好大一笔费用。”范书月的眼里闪着泪花。

破旧的危房改造一新,一拧水龙头就流出汩汩的自来水,如今范书月的家里大变样。村里还给他安排了两个公益性岗位——做保洁每月收入355元,环境整治宣传员每年收入3000元。儿子范中林又在村里的产业扶贫基地找了份活儿,每月有2000多元的工资。

“有了越织越密的保障网,乡亲们加油干的心气可不低呢!”张学勇说,社会保障扶贫政策是最后一道防护栏,通过政策兜底解决贫困户的基本生活,持续稳定开展帮扶,才能让贫困户实现可持续脱贫。“如今村里的‘范书月’们有了稳定的收入,居住环境也大有改善。”

 《 人民日报 》( 2019年09月09日 10 版)

责编:夏夏、童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