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吉林市城市风光。
图②:在永吉县一拉溪镇,农民在运粮车上整理收割机收获的水稻。 新华社记者 许 畅摄
图③:长珲高铁。
图④:红旗轿车生产车间。李 洋摄(人民视觉)
图⑤:珲春口岸。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瞄准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为老工业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的吉林,正发生着新的巨变。
下好创新先手棋,“吉林一号”卫星上天、“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入地……装备制造、精密制造等新兴产业迅速成长;通江达海,长吉图开发开放不断取得新突破,大开放正带来大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托起金色粮仓,带来乡村振兴的希望;全面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各族群众日子过得更加殷实。
努力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吉林肥沃的黑土地上,呈现一片蓬勃生机。
科技创新 释放“乘数效应”
本报记者 岳富荣 祝大伟
从搞科研到闯市场,面临跨界的考验,张继真却觉得不过是水到渠成。
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光机所”)搞了9年科研,去年,张继真“华丽转身”,成了长光智欧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部部长。“吉林省沃野千里的黑土地,也是一片创新创业的沃土,我只是一粒种子,恰好成长在这片肥沃的土壤里。”张继真说。
近年来,吉林省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加速释放。目前,吉林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5%,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十四位。
激活创业“种子”
“这款我们自主研发设计的显微物镜的镜头长16厘米、重3公斤、造价接近百万元,而国外同类镜头长70多厘米、重40多公斤、造价要百万美元。”张继真说,“它是高端基因测序设备上的核心部件,是读取基因信息的‘眼睛’。”
这款显微物镜是如何诞生的呢?国内一家从事基因检测的大企业,收购了国外的基因测序仪器制造商,却没拿到显微物镜制造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高端基因测序设备依然面临“卡脖子”的问题。不得已,这家企业辗转联系上了长春光机所。
张继真和研发团队打破常规设计方案,2016年接手项目,2018年初完成显微物镜样机。2018年5月,这个研发团队走出实验室成立长光智欧科技有限公司,将显微物镜推向生产环节、推向市场。
“企业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根据吉林省对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进行奖励的有关政策,研发团队凭借科研成果获得20%的股份。加上现金入股,目前研发团队持股比例达55%。”长光智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管海军介绍。
张继真说,近年来,吉林省多措并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积极支持科技型创新创业,鼓励科技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的‘大气候’,激活了我们创业的‘种子’。”
走出“育种基地”
在张继真看来,长春光机所是创新创业的“育种基地”。建所近70年的长春光机所,曾经研制出我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第一台光栅刻划机,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输送了第一批精密光学仪器……
近年来,长春光机所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破了离轴三反光学系统、自由曲面光学系统、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制造技术等一大批高精尖技术,同时不断将高新技术投入应用、推向市场。
“打通实验室样品到市场产品、成果与资本结合的两个‘最后一公里’是其中的关键。”长春光机所所长助理孙守红说。
长春光机所组建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处负责全所技术转化,成立创业工作室解决技术到产品的转化问题,成立长光集团为企业发展提供资本运作,建立了支持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及产业发展全过程的基金体系。
对内发掘适合转化的科技成果,对外在市场上寻找技术需求。近年来,长春光机所通过成果转化成立企业、参股控股企业达89家,产业系统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5.4亿元。孙守红说,长春光机所既以创新带动创业,也借助创业牵引创新。
拥有60余所高校、120多个科研院所的吉林省,发挥科教资源大省的优势,制定一系列政策,搭建平台,强化服务,鼓励、支持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创业。目前,吉林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有899家,科技小巨人企业有747家。
释放“乘数效应”
张继真走出了实验室,却没离开以光机所为技术核心的“一公里”科技创业圈。他发现这个“小群落”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近年来,许多国内外顶尖人才进入光机所科技创业圈,创设了一批“高成长型”企业。圈子里诞生了一批高精尖科技成果和产品,包括实现高端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国产化、开发拉曼单细胞分选仪器设备等。
长春光机所的“小环境”,是吉林省产业发展“大环境”的产物。目前,吉林省依托长春光机所、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专业领域优势,正在精密仪器与装备产业等领域形成优势。
“吉林省大力培育的新动能产业,是近年来产业发展中的亮点,对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装备工业处处长张晓旭说。
“高新技术企业起步时产值看似不大,但是一个图像传感器芯片做成相机,价值能放大10倍,相机做成装备,价值再放大10倍。”孙守红说,随着产业链的延伸,高新技术企业将产生可观的“乘数效应”。
如今,星载一体化技术助推“吉林一号”卫星升空,开创我国民用商业卫星的先河;图像传感器、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等高端装备,在推动解决我国在集成电路、芯片、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汽车制造、高铁制造等优势产业借助高新科技再发力……
科技创新,正在吉林省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释放惊人的“乘数效应”。
产业脱贫 点亮致富路
本报记者 李家鼎
“这几年变化太大啦,看看这冲水马桶、热水器、浴霸,整得别提多干净了!”刚进屋门,记者就被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村民李龙植老人拉着参观,只见卫生间内干净整洁。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光东村。看到一些村民还在使用传统的旱厕,他提出“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为此,和龙市拿出332万元用于光东村的旱厕改造,几个月后,全村210户家庭全部用上了水冲式厕所。
走出屋门,4年前的水泥路如今成了沥青路,道路两旁花团锦簇,各家各户的民俗围墙被统一粉刷,整齐漂亮。人居环境改善,脱贫就有了更多门路。2016年,吉林省旅游发展委帮助光东村编制完成了旅游规划,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也陆续建成。光东村引入社会资本成立光东朝鲜族民俗旅游服务公司,目前已有100余家旅行社把光东村纳入长白山沿线行程,并签订了旅游用餐合同。旅游旺季,光东村日均接待游客近千人。“脱贫靠别人帮一把,致富就得靠自己了!”李龙植说,他也入了股,一年能多收入近万元。
2018年,和龙市4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6926户12435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2.9%下降至0.15%。
“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监管、脱贫不脱帮扶,在防止返贫的同时,也要为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基础。”和龙市委书记金烈说。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为增强贫困人口的“造血”能力,吉林省先后总结推广了20余种特色产业扶贫模式,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农村改革和生态建设,做到因人因户因村实施产业脱贫项目。
2015年末至2018年末,吉林省贫困村从1489个减少到223个,农村贫困人口从70万人减少到7.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9%下降至0.5%。
绿色耕耘 增收有盼头
本报记者 祝大伟
夏日,耀眼的阳光照在苞米地上,催促着苞米拔节抽穗,高温也让地里覆盖的秸秆加速腐烂。
“秸秆覆盖还田,大机械免耕播种,省力省钱还抗旱保墒。”农安县开安镇农民满文龙家里种了100多亩苞米,头一次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种田。
今年初,农安县将150万亩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任务落实到各乡镇。
产粮大县农安,农民种地的变化别有意味,成为全省农业发展的缩影。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吉林省今年保护性耕作突破1000万亩,同时着力绿色防控等增产增效新技术,坚定扛起粮食安全这个重任。
开安镇向北走50多公里,便是东北著名的“三辣”产地——哈拉海镇。毛葱、大蒜、辣椒是哈拉海镇的特色产业。
“三辣”离不开水。这两年,在“井井通电”之后,哈拉海的农民用上了喷灌机自动灌溉,省水、保土,还保肥。
近年来,吉林省加快高标准农田和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建设水平。去年,全省建成高标准农田200万亩,全省农业装备机械化率达到87.5%。
如今,农安县“三辣”产业已形成从生产、流通到加工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品畅销国内,甚至远销美国、俄罗斯和东南亚。
以农安为代表,吉林省近年来加快发展高效特色经济作物,绿色食品发展到1189个,有机农产品9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1个。
科技增产,绿色增收。“咱农民如今是在希望的田野上。”满文龙觉得种好地就有好日子。
开发开放 动力更澎湃
本报记者 李家鼎
盛夏时节,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处的小城珲春热闹非凡。禾合海鲜大市场内,两大车自俄罗斯进口的鲜蟹刚一运到,就被迅速送入零下60摄氏度的超低温冷库内保存起来。“堪察加经扎鲁比诺港到珲春的航线开通后,海产品运输稳定、顺畅多了!”市场经理王英旭说,经过5000平方米加工车间的“火线加工”,鲜活的海货会变成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出口到欧美、日韩等地区。
今年3月,珲春出口加工区正式升级为珲春综合保税区。保税区内大力推行“一站式”高效通关模式,进出口业务实现了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今年的通关时间将会更短,整体集装箱扫描将代替人工查验,过去1个小时的查验时间将缩短为3分钟!”珲春口岸办通关中心办事处副主任许珈玮说。
随着长珲高速公路、长珲城际铁路的开通及中俄珲马铁路的恢复运营,珲春也正在摆脱“近海不靠海”的尴尬,“借港出海”的发展思路让其成为吉林省面向东北亚开发开放的排头兵:2018年,珲春市对俄贸易主体进出口实现46.1亿元,同比增长90.1%。
不只是珲春,位于长春的兴隆保税区也因开放迸发出惊人活力。仅今年一季度,通过“长满欧”和“长珲欧”中欧国际班列进入长春兴隆保税区的货物共计2052标箱货值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8%。
“吉林省正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扎实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与‘一带一路’在战略规划、产业发展、通道建设、人文交流上的有机融合。”吉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珲春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和示范城市建设等正在稳步推进。2018年,吉林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1362.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02亿美元。
立足长吉图,面向东北亚,服务大东北。长吉图开发开放正成为拉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强劲动力。今年一季度,吉林省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9.9%,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实际投资额同比增长87%。
《 人民日报 》( 2019年08月23日 11 版)
责编:夏夏、张荣耀
赞
踩
路过